第5章 陶潜潜逃

唐朝的韩愈一定读过《桃花源记》,因为他写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传世,那就是《桃源图》诗。《桃源图》从诗艺上来说并不算很惊艳,但开头两句却因为过于耿直而让人印象深刻: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中间也有一联,堪称金句: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以上四句完全可以概括为两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两句再概括,可以浓缩为一句:人间不值得。

像许多唐朝人一样,李白也读过陶渊明,而且他比韩愈读得早。韩愈一辈子都没见过比自己大六十多岁的李白。等到韩愈出生的时候,李白已经辞世快十年了。

韩愈的“愈”,读起来多像“遇”,可就是遇不上。造化弄人,残暴如斯。

这种与天才擦肩而过的故事,算不算憾事?我觉得起码这件事不算,因为我敢肯定,李白绝对不可能喜欢韩愈。事实上,李白也不需要再遇见韩愈——他已经遇到了只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小老弟杜甫。

这位杜甫先生哪都好,就一个问题:偶尔会暴露自己的键盘侠属性,比如他为解闷而作的《遣兴五首》,其中一首就写到了陶渊明,大家看他的评价多么令人讨厌: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第一句翻译过来是:陶潜老师,您的人生选择未必靠谱。

第二句翻译过来是:陶潜老师,您的诗歌创作也很普通。

很多人替杜甫老师辩解说,杜甫其实是自嘲:正因为自己不够洒脱不够旷达,才故意写诗嘲讽史上最旷达的诗人小家子气,因为大家都默认陶渊明境界是最高的,没有之一,所以都应该能看懂杜老师反话里的自嘲,根本没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

这种解释没有用。

尽管我愿意原谅杜老师一万次,但我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看到这诗的第一眼已经被烦到了,神烦的那种。杜老师,下次再皮,记得加狗头。

至于李白自己,他自然也写过陶渊明。

李白至少在两首诗里提到陶渊明,都是酬赠之作,一首叫《戏赠郑溧阳》,另一首叫《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前一首,李白把对方比作陶潜,玩命夸了一通,然后表达了抽空想跟对方喝酒的心情。后一首,李白表达了相思之情,然后表示,抽空想在陶潜门前跟对方好好唱唱歌。

陶潜在李白两首诗里,都是虚闪而过的背景。我甚至由此怀疑,李白并不真的喜欢陶潜。

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陶潜”这个名字上,因为反过来读跟“潜逃”一模一样。此外,陶渊明姓“陶”、写“桃”不说,还叫“五柳先生”,柳者,溜也。更致命的是,这位陶先生不仅仅各种暗示自己想溜,而且真的“潜逃”了一辈子。

而潜逃这件事,正是整个李白家族的常规操作。

李白的父亲是一个剑客,他的名字叫李客。我非常确信,李客名字里的“客”不是剑客的“客”,更有可能是客官的“客”。客官的意思,是游客,是路人,是漂泊在外的人,是来自远方的人,是潜逃的人。

李白生于一个名副其实的“犯罪家族”,关于李白的身世,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说法正与犯罪有关:

据说李白的祖上因为犯罪,被流放到今中亚一带的碎叶城。而在李白出生后,他的剑客父亲李客行侠仗义,一个不小心,又杀了人。为躲避仇家,李白的父亲白马长剑,辗转万里,最终落脚在四川隐僻之处。

李白本人自然也继承了家族的大侠风范:十五好剑术。更猛的是,据当时好友回忆,李白年轻的时候因为任侠,曾亲自“手刃数人”。手刃,数人,非常暴力。字典里,“任侠”的意思就是信仰暴力。

李白不能不承认自己有一些暴力倾向,因为他的确有一些杀气很重的诗句,比如“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寥寥几个字,杀气扑面。再比如《侠客行》里的句子:“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怎么看,都像是在讲述自己父亲当年杀人跑路的往事。

在任何有着世俗法律的地方,“犯罪”与“潜逃”都是一对孪生兄弟。

然而,不知何故,李白杀人居然不用像父亲一样跑路。仿佛历史的进程突然出了个小小bug,家族颠沛流离的命运已经终结,平静的生活已经来临。风沙扑面陡然转为春光明媚,李白战胜了宿命,第一次尝到生命的甜味: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李白根本没时间思考生死成败、悲欢离合。

假如人生分四季,李白的一生,在三十岁之前都是春天。

二十岁之前,李白跟着“侠客”父亲读书学剑,疯狂迷恋着司马相如。“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殷实的家境,平静的院落,早慧的儿童只想好好度过眼前这一生。

二十岁之后,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李白不想停在原地,于是开启旅游模式:从附近的成都、峨眉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出三峡、登庐山、游洞庭、下金陵、往扬州。峨眉山月,荆门浮舟,庐山瀑布,金陵酒肆,触目皆是新鲜。

道士、大侠、贩夫走卒、风尘歌女乃至公务人员,见面就是通宵大醉,相见恨晚。离别并不真的让李白忧愁,人生的种种奇遇,前面的路上还多着呢。这有趣的人间,每个年轻人都会迷恋。

从四川的隐居之地,冲入大唐的人间烟火,并不能使李白满足,他想走得更远。

《大猎赋》,据专家考证,写于李白二十岁上下的年纪,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昆仓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

河汉为之却流,川岳为之生风。

倚天剑,落月弓;昆仑倒,宇宙雄。

这是盛世的气象,少年人的气魄:关于未来一无所知,把能吹的牛先吹出来。酒酣耳热,拔剑四顾,少年们最爱说的话,普遍都是这种感觉:教练,我要学万人敌。吹牛谁不会,难的是坚持——

几年之后,一场恋爱让李白把吹过的牛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