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亮的时候

玄革有点悬

玄革手插在裤兜里,报告也不喊一声,推开指导员的房门就走了进去。

连队干部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几个人住的单间宿舍也就算是办公室了,其余几个排长就伙在士兵们的宿舍里住。这时,见玄革进门,冉福诧异,“有事情?”

玄革不说话,凶巴巴地盯着冉福,将插在裤兜里的手抽出半截,露出一节木柄来!

冉福一惊,随即笑了,“这种把戏我见过了,你有什么事情就坐下说,咱们可以商量嘛!老兵退伍要回家了,有些个要求也是正常的嘛!搞这种吓唬人的把戏就没啥子意思啦!”

玄革见把戏被揭穿了,无奈地叹了口气,在冉福对面坐下来。说:“我要入党!”他口袋里装了颗训练用的假手榴弹,想用来恐吓一下冉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谁料,冉福见多识广毫不气恼也不惧怕!“当然喽,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你这个方式却不妥当,你说呢?这几年你在部队的表现是不错的,为连队的建设也作了一定的贡献,但从我个人的角度上看,你离党员的标准还是差了一些,连里一些党员和群众也有同样的看法,这就是支部没有发展你入党的原因吧。你自己想一想,也和连里那些优秀的同志比一比,是不是还有些个差距?而现在你到我这里来提出想入党,这也有困难,虽说我是支部书记,但在发展党员这件事情上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是要经过支部讨论全体党员在大会上举手表决的,还要经过上级党委申批,这就是原则。而过两天你就要退伍走了,咱们不能违背党的原则搞突击入党吧?我看你也不要冲动。老兵啦,支部也不会埋没你们在部队期间的贡献。这样吧,支部给你写一份鉴定,装到档案里,带到地方上去,让地方上的党支部来发展你入党吧,你看怎么样?在部队没有机会到地方去努力工作一样可以成为共产党员的嘛!”

一番劝慰,玄革点头,面露愧色,“指导员,那就谢谢你啦!我么……今天晚上这事儿也办得不咋的,就请你原谅吧!”

英志给玄革写鉴定书。

他很同情玄革的遭遇,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入党。冉福对他说的话里也有激词,“一些年轻人就是糊涂,总想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歪门邪道!你以为共产党是你家开的呀,想进就进了?入党是要作贡献的,是要广大群众和党员认可的,党员也是要起表率作用要时时准备为保卫祖国献出生命的!当兵几年,吊儿郎当,平时教育了多少次?苦口婆心就是不听!要退伍了要回家了,想起来要个名誉了,小娃儿!”

人们应该认真过好每一天,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免日后会有感叹,会有遗憾。

王征明的急症

突然间,气氛不对。

卫生员王征明得了急症,他这几天越发黑瘦,人总是软绵绵的,没气力。去团卫生队看,卫生队束手无策。刘德新立刻从团里要了辆车,亲自把他送到风城军医院。

没过几天,刘德新一个人回来了。

全连军人大会上,冉福含泪道:“怎么样,还乱吃不?这回不吃啦,人死啦,急性肝中毒,七天就完啦,打什么好药都来不及啦……要我们怎样向他的家人交代?医疗条件差是一个原因,但在老乡家乱吃东西就不是原因啦?军民关系是要搞好,可没叫你去到外边乱吃东西啊!有些人就是不听话,看都看不住,连队里大米白面不吃,非得到外面乱吃去,真是没得法子。教训啊!在这件事情上,我也有责任,我要代表党支部向团党委做检讨。但同时,你们大家也要给我听好喽,今后一定要管好你们自己的嘴巴,再私自去老乡家吃东西,纪律处分!”

王征明不知在老乡家吃了什么东西,终于没能救治过来。全连人为此沉默了好几天。他活着的时候为全连的人医病,可他却无法医好自己的病。

他留在了苍山脚下。

一个笑话

这几天,英志挺纳闷,指导员就不拿好眼光看他,脸嘴也不好。英志去问,他哼道:“哼,过几天就知道了,你干的好事情!”

英志大疑。

果然,这天,团保卫干事和指导员来到英志面前,脸嘴都不好。那保卫干事望着英志,惊诧半晌,问道:“这些天你真的哪里也没有去?也没去过风城?”

“没有哇,一直在连队啊?”英志诧异。

指导员哼道:“我没有说谎嘛,这么大的一个人到哪里去还不是要连队批准嘛,连队不批准哪个敢乱跑嘛!又不是会法术,晚上跑了去白天又飞回来?”

保卫干事二话没说,扭头就走!

背后,冉福哼了一声,有一种无奈和解脱的感觉。

英志大奇,禁不住问道:“指导员,到底出了啥事情?”

谁料这时,那冉福竟然大笑起来!笑过,又小声道:“师部的纠察在风城抓到一个搞姑娘的兵,一审问,那个人竟说他是三团四连文书刘英志……哈哈!”

“哈哈……”英志听罢,也不由大笑起来。

笑罢,心中不由暗骂,哪个狗日的干的好事!

有人冒充自己作案,却又无从查起,让人恼火又无奈。英志通过熟人打听许久,均无下文,成一悬案又成一大笑话。

甭问,熟人干的,冒名顶替,骚鸡公!

委屈

江文祥率一个班进驻弯弯窝,到那里去给连队砍柴。

弯弯窝在永城东边的山里,那儿山高林密,坡陡路险。山窝里有一座小村庄,十几户人家,很是僻静。因村边不远处的公路弯多,十曲八曲且又是坡路,上山下山就像铁丝一样盘绕,故称此处“弯弯窝”。久而久之,倒把小村庄的真名忘却了。

那弯弯窝坡多路险,事故也多,常有汽车摔到路边的山沟里去,故来往的司机都捏着一把汗,上山下坡精神格外集中,不敢小觑。不成想,江文祥竟差一点摔在这里!

几个月过去,山上的生活也是安逸,白天上山砍柴捡菌,晚上回来吹牛打牌,不用出操不用军训,充满乐趣。江文祥入伍也是四年多了,有传闻说要提排长了……他暗里很是高兴。

不想有一天,山下连队突然派人前来传信,让他立即回连队报到,山上负责砍柴的工作另有人接替。

莫非提干的事情有了眉目?江文祥心中激动,风风火火地赶回了连队。谁料一到连队,立即就被看管起来,就被勒令交代问题!

江文祥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近日弯弯窝村有个老农领着姑娘来连队告状,他姑娘和在山上砍柴的一个大兵相了好,还怀上了孩子,问连队能否让那个兵和他姑娘结婚。连里问其姓名,回说:江文祥!

江文祥大怒,却又分辩不清。连队干部也觉难办,欲叫姑娘指认其人,却又要照顾影响及双方情面,只有劝回老乡稳住山上人员又派人上山去暗中调查。

消息在连队传开,众人议论纷纷,拿其取笑指其无德,连队也是扬言要严惩。江文祥连呼冤枉却又拿不出事实辩解,那排长自然也是当不成了。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山上砍柴的任务完成,全部人员撤离,事情调查仍无结果。江文祥也被免去班长职务,调到另外一个班里当战士。

直到几个月后,连队里从士兵们的闲谈之中得知有人暗暗往山上去探望姑娘才调查出是某人所为。于是,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又是为江文祥平反,并在年底劝那人退伍回了家。

而江文祥的心里也深受其伤,再无在部队奋斗之意,也愤而申请退伍,回了故乡春城。

他的家在唐山

突然间,报纸上传来大地震的消息。

开始说是河北省的迁安丰润地区,最后目标就直指唐山,月日凌晨,震级为七点八级!

连队里一下乱了套,几十个河北兵拥挤在连部里,纷纷要求回家探望。大家心急火燎,议论纷纷,报纸上没有更多的报道与照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张解放军抢险救灾的照片和中央领导关怀灾区的报道,那么灾区的现场和伤亡的情况呢?士兵们的亲人和家属呢?他们还活着吗?

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冉福高声劝慰道:“你们要安心在部队服役,你们要相信毛主席和党中央,要相信国家和政府,他们一定会派人抢险救灾,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高玉平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他没事就往连部跑,不是看报纸就是打听消息。从照片上的场面和大规模救灾行动的程度上来分析,地震的损失是惨重的。唐山,父母,兄妹,你们都还健在吗?

地震前的几个月,高玉平的父亲得了病,脑溢血。经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却偏瘫在床。高玉平急得四处托人打探偏方,从云南腾冲那个地方买来不少“人参再造丸”给家里寄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父亲的病情总算好转了一些,能够下床走路了。可是现在……高玉平的头上已经急出了几根白发!

半个月过去,一个月过去,军训仍在进行,生活仍在继续,只是河北兵们的情绪不高。三个多月过去以后,连队才得到通知,才放了几个河北兵回家探视。

待那几个人回来后,众人便围着问长问短。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兵,大家都很关心哪!那几个人的家都在河北农村,家里都无大事,只是一提起唐山,便都摇头落泪,不多说话。“平了……”“没了,什么都没了……”“不说啦……”

高玉平是班长,因军训紧张,他更是无法回去。几个月来,他瘦了,黑了,再不多说话,更无玩笑,只是一头忙于军训。看得出来,他想家想得很厉害。而他的家中也再无信件寄来。

一天,部队放电影,纪录片,讲的就是唐山大地震的惨状和军民抢险救灾的情况。看到那片片瓦砾,看到那军民救灾的感人事迹,人们谁也不说话,都落泪了。现场一片叹息声,“没了……”“平了……”

高玉平终于可以回家了……他匆匆踏上了归程。可没多久,他就回来了,眼睛是红肿的,神情是悲伤的,他的胳膊上戴着黑纱。战友们围着他,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没有多说话。过了好些天,他才悄悄地对英志说:爸妈被压在废墟下,死了。统一挖沟埋的,尸体都没有找到。小妹在车间加班,车间倒了,她躲在一角,活了下来。大哥胳膊断了,去大连养伤。唐山整座城市毁了,地震有八级以上,相当于三颗原子弹的能量,什么也没有剩下……高玉平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从此成了孤儿。他再也没有看天算命。

他重新背起了班长的冲锋枪。

光辉的时刻

晚上,连队里停电。

在指导员的小屋里,坐着九个人,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司务长和三个排长。烛光下,他们在开支部委员会,议题只有一个,讨论英志和连里几个士兵入党。英志是文书,要做会议记录,故列席参加。

老兵退伍走了,连队里只剩下十几个党员,为了连队的建设和为战争需要,要发展优秀的士兵来充实党员队伍,三个月左右就要发展一批。军队是特殊单位,连队里的党员要保持在编人员的百分之七十上下,才能确保连队的战斗力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步调。

屋子里,每个人发言的声音都不大,从连长到指导员到各个支部委员,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英志几个士兵参军几年来在连队里的表现及成绩给予了肯定,工作积极、埋头苦干、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军训,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同志,终于获得了领导的信任、同志们的肯定当上了文书和班长,成为了连队里的骨干。同时也指出了他们要改正和注意的一些缺点,如“说话不注意”“耍小聪明”“不注意学习”“对政治不大关心”等等。最后,几个人庄严举手,一致同意英志和几个士兵加入中国共产党,没有反对意见。

烛光闪烁,英志在烛光下做着笔录,脸在发烧,心在激**,听大家的发言,想自己在部队里这几年的生活,不仅感慨万千。有些人当兵后的第一年就入团、入党,而他却苦苦表现了几年,终于在第四年的春天入了团,接着,又在秋天里入了党,这让他感到很是欣慰。尽管他感觉到考验的时间有些过长,但他仍无怨言,他确实感觉到自己已经从刚当兵时的那个自以为是孤高自傲爱耍小聪明且目中无人的家伙,成长为今天一个坚强的士兵,这期间无不充满了自己的奋斗和领导的培养,他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从十六岁参加工作起,为这一天,他争取了八年,他觉得走完了人生的一个里程。人活着总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为了祖国,为了大众,能加入到前辈们创下的无数人为之奋斗过的组织里,他愿意,他感到无上荣光!

中国有个共产党,他领导人民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国家。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多少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其献身,人们前仆后继,能成为其中一员很是荣幸。如今,英志从军几年,为保卫祖国贡献青春,为连队工作尽心尽力,刻苦军训吃苦耐劳,他们终于承认了他,接纳了他,他终于荣幸地成为了那光辉组织里的一员。

英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天亮的时候

天亮的时候,英志站在哨位上。

太阳升起来了,灿烂的光辉洒满大地,英志望着眼前的瑰丽山河,心中浮想联翩。

那天,毛泽东主席去世,指导员哭了。他十几岁就来到了军队上,十几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他从一个无知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个连队的指导员。他很悲伤。

许多人都落下了眼泪,他们悲伤,他们彷徨,祖国的未来在哪里?

开追悼会那天,英志和许多人向天空鸣枪,向他们的伟大统帅告别。

这一年中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

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和毛泽东主席先后离世,使共和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四人帮”祸国殃民,篡党夺权,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国家动**不安。军中也不稳定,一些人煽动闹事,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影响极坏。人们不解、苦闷、忧郁,惶惶不安,中国究竟要往何处去?

连队里每次学习的时候,士兵们都会向连长投去疑问的目光。

田光铿锵道:“我们要相信党中央,相信中央军委,相信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他们一定会带领我们在正确的革命道路上走下去的!”

十月的一天。

黎明时分,党员和干部紧急到营部集合,传达中央文件:以老一辈革命家为首的党中央打倒了“四人帮”,粉碎了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

现在,就在十月的这个早晨,那些老革命家们终于力挽狂澜,扭转局势,一举打倒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开创了新的局面,将国家和人民带到了改革开放的正确的道路上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天亮的时候,士兵们看到了连长的笑脸。他喜艳艳地对大家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我们的国家又有希望了!”

远处的操场上传来了士兵们整齐洪亮的口号声,齐整的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抖动。

英志身心激**,在阳光的辉映下,向训练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