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言古诗

长安古意①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②,青牛白马七香车③。玉辇纵横过主第④,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⑤。百尺游丝争绕树⑥,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⑦。复道交窗作合欢⑧,双阙连甍垂凤翼⑨。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⑩。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⑾,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⑿,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⒀。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⒁。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⒂。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⒃,遥遥翠幰没金堤⒄。挟弹飞鹰杜陵北⒅,探丸借客渭桥西⒆。俱邀侠客芙蓉剑⒇,共宿娼家桃李蹊(21)。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22),南陌朝朝骑似云(23)。南陌北堂连北里(24),五剧三条控三市(25)。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26),翡翠屠苏鹦鹉杯(27)。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28)。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29)。意气由来排灌夫(30),专权判不容萧相(31)。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32)。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33)。节物风光不相待(34),桑田碧海须臾改(35)。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36),年年岁岁一床书(37)。独有南山桂花发(38),飞来飞去袭人裾。

【注释】

①古意:是六朝以来诗歌中常见的标题,与“拟古”之意相仿。此诗借汉写唐,名为“古意”,实抒今情。

②狭斜:狭窄的小巷。斜:巷的别名。

③“青牛”句:古代驾车,牛马并用。《拾遗记》载,魏文帝曾以青牛文车迎接美人薛灵芸。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成的华美小车。

④玉辇:帝王的车。此泛指贵人所乘的车。主第:公主的府第。

⑤“龙衔”二句:车盖的支柱雕成龙形,龙口犹如衔着华美的车盖。车盖沿边雕凤,嘴端挂着的流苏,犹如从口中吐出。流苏:彩色绣球缀以下垂的丝缕。带:映带,辉映。

⑥游丝:虫类所吐在空中飘扬的丝。

⑦银台:白色的亭台。

⑧复道:楼阁之间的上层通道。交窗:木条交错成格的窗。合欢:又名马樱花,一个大叶由多个小叶成对排列组成,夜间小叶两两相合。此指窗格图案对称似合欢。

⑨甍(méng):屋脊。垂风翼:指望楼上所饰的凤凰,垂着双翅。

⑩梁家画阁:东汉顺帝时外戚梁冀在洛阳大造宅第,雕梁画栋,楼阁相通。此借指当时长安的豪贵之家。汉帝金茎:汉武帝好神仙,于建章宫内立二十丈高的铜柱,上置铜仙人,掌托承露盘,目的是收集露水,与玉屑同饮,以求长生。金茎:指铜柱。

⑾吹箫向紫烟:传说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从丈夫萧史学吹箫作凤鸣,后双双乘凤飞去。此借指怀春少女。紫烟:紫云。

⑿生憎:最讨厌。

⒀翠被:饰以翡翠鸟羽毛的锦被。郁金香:一种名贵的香。《本草纲目》:“郁金香生大秦国(罗马帝国),二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其花即香也。”

⒁蝉翼:把鬓发梳成蝉翼般的式样。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然。”鸦黄:嫩黄色,此指额黄,在额头涂上黄色图形,一般作弯月状,是六朝及唐代女子的一种装饰。

⒂妖童:指打扮妖艳的随从歌童。铁连钱:连钱式的青色斑纹。娼妇:指随从的歌伎舞女。盘龙:盘龙髻的省称,指妇女盘绕卷曲的发髻。屈膝:屈戌,古代女子盘头的物件,形如窗与窗相连处的铰链。

⒃朱城:指宫城。玉道:洁白的大道。

⒄翠幰(xiǎn):翠色车帏,此代指妇女所乘之车。金堤:形容坚固的石堤。幰:车前的帏幔。

⒅挟弹飞鹰:指豪门子弟尚武好猎的豪纵生活。《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汉宣帝葬此,改称杜陵。

⒆探丸:探取弹丸。《汉书·尹赏传》载,长安少年有专门谋杀官吏的组织,行动前,将赤、黑、白三色弹丸混在一起,探得赤丸者杀武官,探得黑丸者杀文官,探得白丸者为行动中死去的同伙办丧事。借客:替人,助人。《汉书·朱云传》有“借客报仇”之语,此为略文。渭桥:在长安西北,横跨渭水。

⒇芙蓉剑:春秋时越国铸造的宝剑,名“纯钧”。据《越绝书》卷十一载,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以纯钧示之,薛赞曰:“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此处泛指宝剑。

(21)桃李蹊:古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谓往来人多。

(22)北堂:后堂。

(23)南陌:南街,代指门前。

(24)北里:指平康里,唐代娼妓多居于此,其地在长安城北,故称。

(25)“五剧”句:谓道路纵横,市面繁荣。剧:交错的道路。《尔雅·释宫》郭璞注:“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之为五剧乡。”条:通达的道路。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控:贯通。市:商业繁盛之大街。左思《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五剧、三条、三市均用成语,五、三、三并非实指。

(26)金吾:执金吾的简称,统率禁军,负责巡防京师。此泛指禁军军官。

(27)翡翠:玉石名,这里形容酒的颜色。屠苏:美酒名。鹦鹉杯:状似鹦鹉的酒杯。

(28)燕歌赵舞:古燕、赵地区以歌舞著称,此泛指美妙的歌舞。开:举行,引申为表演。

(29)转日回天:极言势力之大。东汉宦官左倌擅权,封上蔡侯,时号为左回天。

(30)灌夫:汉武帝时将军,勇猛任侠,好使酒骂座,为丞相武安侯田蚡所害。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1)判:同“拼”,拼死。萧相:指汉高祖丞相萧何。刘邦定天下后群臣争功,汉祖以萧何功劳最大,武臣皆不服。见《史记·萧丞相世家》。

(32)青虬、紫燕:均为骏马名。

(33)五公:指汉代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五个著名权贵,见班固《西京赋》“盖冠如云,七相五公”句李善注。

(34)节物:不同季节的景物。

(35)桑田碧海:谓世事变化。《神仙传》载,麻姑谓王方子曰:“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

(36)扬子:指汉代扬雄,仕途失意后闭门著书,以文章名世。其《解嘲》曰:“惟寂惟寞,守德之宅。”左思《咏史》四:“寂寂扬子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巷里,所讲在玄虚……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37)床:几案。

(38)南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多隐者。

【评析】

卢照邻(约630—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曾被横祸下狱,又服丹药中毒,以致手足残废。后因不胜病痛,投水自尽。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号为“初唐四杰”。

这首长篇七古是卢照邻的代表作。诗人借用历史题材,描述了唐代长安城的富丽繁华,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生活的**逸骄奢。全诗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极力铺陈长安豪门贵族竞相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交织,无数的香车宝马川流不息,玉辇纵横、金鞭络绎、龙衔宝盖、凤吐流苏,其中豪贵骄奢,狭邪艳冶,可谓无所不有。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夜幕笼罩下的长安是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有挟弹飞鹰的浪**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有仗剑行游的侠客,有大批执金吾的禁军军官等,在这里迷恋于歌舞,陶醉于氤氲的香氛,拜倒在紫罗裙下,夜以继日地享乐。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至“即今惟见青松在”,写长安文武百官除追逐富贵享乐以外,对权力的迷恋也驱使他们互相倾轧。末四句为第四部分,诗人以穷愁潦倒、老来著书的扬雄自况,与前文长篇铺叙的长安豪华场景形成鲜明对比,非常醒目地突出了现实的不公正,表达了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怀。

全诗用极大的篇幅,极力铺陈渲染上层社会生活的奢侈、出游排场的华丽、宫阁建筑的壮观、歌姬美女的众多、嫖娼宿妓的纵情、官场的专权倾轧,实际都是为后面的批判和否定作铺垫。作者仅用四句,就有力地讽刺和批判了前面所极力描写的上层社会生活的奢华糜烂,抒发时不我与的愤慨不平,也寄寓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讽喻之旨。全诗辞藻华美富赡,除首尾外,几乎每联对仗,韵味深厚。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句,广为世人传诵。

【辑评】

此篇铺叙长安帝都繁华,宫室之美,人物之盛,极于将相而止,然而盛衰相代,唯子云安贫乐道,乃久垂令名耳。但词语浮艳,骨力较轻,所以为初唐之音也。

——元·杨士弘《批点唐音》

建安以后,五言日盛。晋宋齐间,七言歌行寥寥无几,独《白纻歌》《行路难》时见文士集中,皆短章也。梁人颇尚此体,《燕歌行》《捣衣曲》诸作,实为初唐鼻祖。陈江总持、卢思道等,篇什浸盛,然音响时乖,节奏未协,正类当时五言律体。垂拱四子,一变而精华浏亮,抑扬起伏,悉协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七言长体,极于此矣!

又:李杜歌行,扩汉魏而大之,而古质不及;卢骆歌行,仿齐梁而畅之,而富丽有余。

——明·胡应麟《诗薮》

初唐如《帝京》《畴昔》《长安》《汾阴》等作,非巨匠不办。非徒博丽,即气概充硕……唐人无赋,此调可以上敌班、张。盖风神流动,词旨宕逸,即文章属第二义。

——明·毛先舒《诗辩坻》

是将西京诸赋改入七言者。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卢之音节颇类于杨,《长安古意》一篇则杨所无。写豪狞之态,如“意气由来排灌夫”,尚不足奇,“专权判不容萧相”,虽萧无此事,俨然见霍氏凌蔑车千秋,赵广汉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至摹写游冶,“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亦为酷肖。自寄托曰:“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不唯视《帝京篇》结语酝藉,即高达夫“有才不肯学干谒”,亦逊其温柔敦厚也。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不如读书自守者之为得也。借言子云,聊以自况云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相关资料】

林家英:《颠狂中有战栗——浅谈〈长安古意〉的批判精神》,《名作欣赏》1982年第4期。

闻一多:《四杰》,《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春江花月夜①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②,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③,月照花林皆似霰④。空里流霜不觉飞⑤,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⑦。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⑧。昨夜闲潭梦落花⑨,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⑩。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⑾。

【注释】

①《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事见《旧唐书·音乐志》。这首诗虽用的是乐府旧题,但实为七古。

②滟滟:微波**漾的样子,这里指月光随波**漾。

③芳甸:散发着芬芳的郊野。

④霰:小雪珠,这里形容洁白月光照耀下的花朵。

⑤空里流霜:月光皎洁如霜,在空中流**。

⑥清枫浦:又名双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境内。此处泛指水边送别之地。浦:水口,古人常用来指分别之地。

⑦捣衣砧:古代缝制衣服前,须先将衣料捣过。砧为垫石。因妇女为赶制寒衣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表达怀念之情。

⑧鸿雁二句:上句仰望长空,下句俯视江面,都是写夜景寂寞、望月怀人的心情。说“鸿雁”,说“鱼”,取鱼雁传书之意。

⑨闲潭:幽静的潭水。

⑩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潇湘:湘水和潇水。二水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合流,称为潇湘,北入洞庭。这里以碣石潇湘表示一南一北,相距遥远。

⑾落月句:落月的余晖洒落在江边的树林中,树影和着离人的情思一起摇漾。

【评析】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今存诗仅二首,而其中之一的《春江花月夜》已足以让他享誉千古。

这首诗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描绘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

诗人入手擒题,从起句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海上春潮涨起,波澜无边,一轮明月冉冉而生,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一切都消融在水光月色之中,天地一体,无边无际。这是一个纯净而缥缈的世界,饱满而充实。澄明而颤动着的空气,细密得若有若无的花林,还有朦朦胧胧隐约着的沙滩……它们都在月光的照耀下绽放出各自的光彩,整个世界显得轻灵而自由。

这美妙的月色,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高悬空中的明月,亘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只能如流水匆匆而逝,一去无返。面对着这轮永恒的明月,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一种忧伤的感受深深地浸染了这片月色。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歌转入抒写别情。月光洒落在思妇的梳妆台上,痴迷地徘徊在她的左右。她想随月光飞到游子身边,然而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遥远。远方的游子也在梦中见落花成尘,悲伤年华渐逝,归期难料。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东去的长江水。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路途无限,相会无期,游子的心坠入了茫茫迷雾当中。这样静谧安闲的月夜,谁能有幸戴月归乡呢?他只有望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以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开篇,在悠悠的喟叹中收尾,抒发了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无奈哀叹。全诗融情入景,景、理、情水乳交融,诗情**漾,意蕴无限。

【辑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之上。

——明·胡应麟《诗薮》

钟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谭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钟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张若虚春江潮水篇,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蕴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

——明·毛先舒《诗辩坻》

此篇是逐解转韵法。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虽其词有连有不连,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只二见。于“江”则有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潇湘、碣石等以为陪,于“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楼上宜“月”,扁舟在“江”,此两种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独关情。故知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前半见人有变易,明月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王闿运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

——清·陈兆奎《王志》卷二《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引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相关资料】

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周振甫:《〈春江花月夜〉的再认识》,《学林漫录》第七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吴小如:《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

王瑶:《论齐梁诗》,《王瑶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过常宝:《温情:作为生命的证明》,《文史知识》2001年第5期。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思考题

1.试说明“比兴”手法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是如何体现的。

2.试分析《诗经·小雅·采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

3.屈原的《湘君》《湘夫人》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上有什么样的特色?

4.《孔雀东南飞》在诗歌叙事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5.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将进酒》体现了李白诗歌怎样的特色?

6.在《琵琶行》中,为什么诗人会对琵琶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7.试分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所体现的情感及其表现方式。

8.为什么《春江花月夜》能够成为享誉千古的名篇?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