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年领导力的自我管理

第一节 青年的特点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所在。

——[中国]邓小平

我们的人生可以按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特点。青年,活力迸发,仿佛永远都不知疲倦,这是青年们最让人羡慕之处,也是青年们最大的资本。

我对青年的看法,可以借用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一段话来表达,只是“少年”可作“全球青年”——“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对青年来说,这个世界有太多种高度可以企及。从智力发育角度上讲,青年的大脑机能正在不断增强。随着生活和社会活动范围的增大,青年们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开始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用独到的眼光审视世界。同时,青年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对自己内心世界和个性气质开始形成更深层的关注和追问。

热血的青年们期待着自己做些什么,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等待家长的吩咐。

“不用管我,我知道干什么;不用管我,我已经长大了。”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花儿乐队、五月天的这些歌词如同一句句独立宣言,向世界宣告着青年们迫不及待而又奋不顾身的突围、叛逆、骄傲和倔强。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无论多么热血沸腾、天赋异秉,无论多么志存高远、勤奋刻苦,都不能弥补青年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这无疑会给青年带来挫折和困扰。“少年不识愁滋味”,青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同时,这句话也展现出青年未曾经过生活艰辛的洗礼和磨炼。情感丰富而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尚不甚成熟,也会为青年们带来麻烦和痛苦。此外,初出茅庐(甚至还未出茅庐)的青年们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向往。生活从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注定充满荆棘和陷阱。当理想与现实相撞产生落差时,青年们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受挫感,情绪上有所波动。

但青年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和尝试,为成功奠定基础。“年轻没有失败”,青年有充足资本全力拼搏,不会因害怕失败而中止——因为每一次失败都不是终点,而会是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在那篇被转载过上万次的《全球富豪们三十岁时都在做什么》的文章中,我们发现每位成功人士30岁时都在马不停蹄地实践,即使失败了也绝不气馁,绝不放弃。30岁时,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坐在办公室里探索尚未成熟的网络使用情况;乔布斯与自己找来的行政总裁史考特不和,负气离开苹果创立另一个公司NEXT;彪马全球首席执行官约亨·蔡茨(John Zeitz)让亏损8年、欠债2.5亿美元的公司起死回生。回顾当初创业的故事,他总是微笑着说:“No magic,all you need is practice.(没有魔法,只需实践。)”[1]是的,没有魔法。一切成功都源于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的扎实实践。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从小有个外交梦,2005年考入了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与我的梦想相去甚远。每天在实验室,与数学、物理学科为伴,让我越发感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于是我选择退学回到家乡,再次参加2006年的高考(即使2005年辽宁高考是大综合,而2006年的高考政策是文综合,两年相去甚远!)。经过艰难的复读磨砺,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四年后,除了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外,还辅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双学位。在本科学习结束后,我没有继续单纯学习英语专业,而是转向了新的兴趣点——语言学和脑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专业。我不断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从不怕犯错,因为我始终相信人生会给青年充足的机会尝试错误和失败,以获得最宝贵的经验。

图2-1 张萌在第40届世界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发言并与中国著名语言学专家胡壮麟(左四)教授合影

青年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技能。2011年我在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挂职锻炼时,处长曾对我说,你们博士生来挂职时常让我们不知所措。虽然博士生学历高,可是却缺乏很多基本的工作技能。我在创办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许多在各自专业领域里数一数二的大学生们到工作室来工作,却连基本的办公设备都不会使用,每个都需要我手把手地教一遍。我的科研助理刚来时也不懂工作程序,有一次她还未向我申报心理实验经费,就已在网上发布信息招收“被试”了。他们这些青年人无不都通过广泛实践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现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我的成员们对工作都已得心应手。

针对青年们这些特点,我们的工作室有意为青年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按照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着力培养大三、大四那些已经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订制”人才。这样,当这些学生毕业时,便已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工作经验。我们都知道任何工作单位都对刚迈出校门、对工作一无所知的大学生非常头疼:他们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培训一个应届毕业生,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就连公务员招收考试也不例外,很多岗位都需要应聘者有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企业更是如此,在许多招聘岗位上,赫然写明需要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将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外,使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企业不愿承担培训新手的成本,而大学生们此时显得无助又无辜。现在,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愿意成为桥梁,承担起这个培养青年实践能力的责任。

图2-2 张萌当选2009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并接受颁奖

[1] 谭锐锋:《全球富豪们三十岁时都在做什么——给即将三十岁的人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200f60100k0z6.html,2010-07-20/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