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时期民族问题的成因
我国民族及民族宗教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历史上的事实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只能靠时间和现实的努力去慢慢地化解和消除。但对于诱发和产生民族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另外一些原因,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些原因之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以下几个。
1.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影响
一些西方国家不仅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霸权、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而且还企图实现思想霸权、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企图运用西方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渗透、左右我们的思想。在他们对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各民族实行殖民时期,他们根本不讲民族自决,而当社会主义国家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各民族独立自主时,他们反对甚至用战争阻止民族自决;而现在,它们撇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企图通过鼓吹反动的“民族自决”“民族分离”,以分裂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其目的不是为了中国各民族的发展,而只是想借此干预中国内政、制造矛盾冲突、制约中国崛起。
2.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80%的少数民族人口都在西部落后地区,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使本来就因经济条件落后而存在的民族间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差别进一步加大,影响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也造成了东西部客观上的不公平竞争,而且造成了少数民族乃至整个东西部地区之间人民心理上很大的不平衡。这些失衡往往与现实中存在着的许多矛盾有关,例如,汉族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中央所属企业与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之间矛盾;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统之间不适应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在人才、技术、资金的竞争上处于劣势造成的矛盾;国家或东部发达地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资源开发的矛盾,等等。
3.经济转轨期部分人价值观的失范、失衡,为宗教问题复杂化创造了新的诱因
一方面,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样化,使人们的观念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个人经济的承受力差,加之一些经济政治领域的消极丑陋现象,使许多人产生了信仰、信念和信任危机。面对社会急剧变迁中的社会现象束手无策,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因竞争而产生挫折感、无依感使他们本能地更将命运归结于神秘的力量,渴望得到超人间力量的帮助和慰藉。曾经因对生老病死的无能为力而依赖宗教,现在又加上了因市场和社会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而祈求于宗教。
4.腐败和官僚主义成为引发民族、宗教矛盾的重要因素
腐败分子和官僚主义者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不仅容易引起群众与干部的对立,而且会使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使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转化,使个别事件向群众与政府及国家对抗转化。当政治腐败、正义不昌,群众意见无法表达时,他们就会到宗教世界中寻求安慰,甚至会变成社会的对抗分子。
5.民族及民族宗教工作中的人治色彩、“左”的思想、政策不稳定等影响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权威
改革开放之前,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力度太大,方式、方法简单生硬;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中,也存在少数民族工作方法粗糙及简单等缺点,造成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思想的混乱。民族分离主义思想乘虚而入,致使民族意识、宗教情绪强烈反弹。其根本原因是对民族地区社会、政治、文化的特殊性、复杂性了解不够,把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简单照搬、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