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献县,我爱你

人人都热爱家乡,因为那里有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有自己的家园、童年和梦想。一说到我们的家乡献县,除了热爱,还会油然而生另外一份情感——敬爱。

献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水有水的灵动,地有地的魂魄,人有人的传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角落,都有让人感动不已、催人奋进的故事。

几千年来,献县这片神奇的土地积淀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说尽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只要说几个数字,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感觉到咱们的家乡有多么了不起!

图2-1 《中国文化世家·燕赵辽海卷》书影

献县历史上有许多家族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们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了许多了不起的文化精英,这样的家族被称为文化世家。根据《中国文化世家·燕赵辽海卷》的记述,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几百个县共有文化世家159家,而献县一个地方就占了4家,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清代全国共出了武状元109人,而献县一地就出了5人。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说说一座古城和五位名人,他们代表了献县古老的历史和两千多年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献县人永远的骄傲。

链接阅读

献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件,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珍贵文物?

北魏陶俑

汉代玉舞人

金代梅瓶

图2-2 乐城遗址古迹——渗水池

图2-3 汉献王刘德铜像

一座古城是指乐成(后写为乐城)。乐成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的遗址位于河城街镇魏村南面。它不仅是献县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就是在全国众多古城里,它的建城史也是名列前茅的。

献县历史上五位名人也都个个了不起:

第一位是让献县得名的献王刘德。

献王刘德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因为是王室宗亲,被封为河间王,都城就是乐成。

汉朝之前是秦朝。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曾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活动,还杀了许多儒生,历史上称为“焚书坑儒”。在秦朝末年的战乱中,有一个叫项羽的人,又焚烧了许多图书,中华文化典籍损失惨重。西汉时,刘德被封到河间国后,广泛征集散佚于民间的图书典籍,并组织文人学者进行整理,使大量的儒家文化典籍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献县也因此成为“儒家文化的再生地”。

第二位名人是农学家刘仲思。

1400多年前,我们的家乡就已经是著名的红枣产区。据民间传说,为了改良红枣品质,北齐时刘仲思跋山涉水到山西临猗,把当地的红枣树苗带回家乡,并尝试与家乡的红枣树苗嫁接。有志者,事竟成,历经很多年反复试验,刘仲思最终培育出了闻名中外的金丝小枣。枣树生命力强,耐盐碱,抗干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献县人。直到今天,献县还流传着许多刘仲思改良红枣品质的故事与传说。

第三位名人是清代大文学家纪晓岚。

实践探究

请同学们讲出你所知道的金丝小枣的故事。

图2-4 清代学者纪晓岚蜡像

纪晓岚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当过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与西汉河间献王刘德相比,他们既相似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他们都致力于整理图书典籍,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不同之处是刘德无书整理而要到处搜寻,纪晓岚则是要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进行鉴定与取舍。纪晓岚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独有的文化视野,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收录图书3500多种,总字数达到8亿。编纂《四库全书》,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

链接阅读

据传说,“金丝小枣”之父刘仲思是南北朝时献县陈家口人。当时家乡已是重要产枣地区,但品种不够好,刘仲思便到山西临猗移来优质品种秦椒枣和本地枣嫁接,历时七年,培育出优质小枣,这种小枣果皮纹细紫红,果肉温润甘美,人们称它叫“仲思枣”,又因为剖开金丝绵延,所以又称“金丝小枣”。隋代,地方官向朝廷进贡小枣,隋炀帝非常喜欢,遍赏群臣,献县金丝小枣从此名扬天下。

图2-5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张岱年

第四位名人是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张岱年。

1933年,献县学子张岱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仅仅三年工夫,张岱年便完成了中国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大纲》,那一年,他才二十七岁。当时中国有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先进,主张彻底消灭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还有一些人认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文化侵略,中国应该完全排斥西方文化,固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张岱年则提出一种“综合创新”的观点,他主张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批判与继承,同时还要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即使今天,它对我们如何科学认识中西方文化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第五位名人是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马本斋毅然组建了回民抗日义勇队,后改称回民支队。回民支队发起大小战斗870多次,歼灭日伪军36000多人,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并被毛主席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也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被称为“英雄母亲”。

这五位历史名人象征了“求实、奉献、创新、拼搏”的献县精神。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献县从古到今从来不乏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人。对这样的家乡咱们能不敬爱吗?

图2-6 横刀立马,保家卫国——《民族英雄马本斋》剧照

扩展学习

1.了解一点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及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秦代与汉初的历史。

2.参观献王纪念园、郭庄镇献王奉祀园,请刘德后人讲解有关献王刘德的故事。

3.观看电影《回民支队》。

4.参观乐成遗址,搜集有关乐成遗址的资料。

5.家乡文物古迹众多,比如古城遗址,除了乐成遗址之外,还有中水、阿武等好多座遗址,互联网上关于家乡文物古迹的介绍非常多,有的还流传着美丽的故事,试着查一查,看看你还能发现家乡的哪些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