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阿根廷
20世纪初,传统的阿根廷家庭普遍存在的思想之一,就是他们的孩子小学毕业后能够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懂得正确地读写,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计算方法,学会用打字机打字。
首先要进入商业岗位的大门,慢慢地坐上管理岗位,或者进入公共管理部门,从最底层做起,再慢慢晋升。
如果有了中等教育,就可以进入银行、谷物出口公司,或者到司法部门任职。如果没有受过教育,那就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获得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微乎其微。
图3-5 黄金时期的探戈艺术家
阿根廷人这种获得物质需求和社会地位的简单的理想到1930年9月6日才彻底被击碎,乌里布鲁将军发动军事政变[2],结束了阿根廷69年的宪政时期,阿根廷进入了一个恐慌的年代:持续的恐惧,抓进监狱,拷打。有一个词来概括当时的局势——人权暴力。
在当时的阿根廷社会里,所有伦理道德的价值被执政者的蛮横霸道清除得一干二净。在道德沦陷的同时,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丑闻,一旦执行了牛肉出口的贸易谈判,总会发生上百万的贸易纠纷,或者土地的销售或电力承包总会牵扯出一些政治丑闻。而在社会等级的另一端,则出现了许多的诈骗行为,如邮筒的销售,电车的租赁,开奖彩票等。
20世纪30年代是狡诈盗窃的年代,是黑社会猖獗的年代。这种道德低下的社会形势也对探戈诗词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有些反映当时状况的探戈作品流传至今。
20世纪30年代也是阿根廷开始受北美电影影响的年代,那时候的北美电影市场基本上被爵士音乐独占。但也有少数电影融入了探戈舞蹈的节奏和舞步,但却被大幅度的改编,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日常跳的探戈舞蹈差别很大。
20世纪30年代,不断增加的电台巩固了探戈的传播。几乎所有的电台均用来现场直播探戈乐队和歌手的声音,并且与乐团和歌手们签约,成为探戈唯一的传播推广渠道。通过合约,探戈音乐家们也获得了应有的报酬。根据每个播出时段的收听率,电台也被划分为三个等级。
20世纪30年代,探戈舞蹈在社会各个阶层广泛扩散。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中产阶级的舞者们主要集中在瑞士之家、阿根廷沙龙、意大利联合会等场所举办的舞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些人口较多的市区里,足球体育场在没有球赛时也会用来举办探戈舞会。参加这些舞会的大部分是市区内的工人和女子,但更像是家庭的聚会,因为这些少女的母亲或姨妈通常会出现在舞会现场。中产阶级去的舞会和低收入人群去的舞会并不一样,穷人所在的市区几乎没有代表性的建筑,也很少有体育设施。
女性**易较为集中的俱乐部主要集中在帕塞奥科隆(Paseo Colón)街或5月25日(25 de mayo)街区域,在贝尔格拉诺街和科尔多瓦街之间。经常去这些俱乐部的群体有:为内地妓院寻找女性性工作者的贩子,海军军人、工人、出狱的囚犯等。由这些人组成的客户群体,必然会导致刑事案件不断发生。
20世纪30年代,布宜诺斯艾利斯许多带有舞会的咖啡馆是女性性工作者们工作的场所。日本公园也是有名的红灯区。天黑后日本公园的游客减少了,女性性工作者们在显眼的位置出现。
20世纪30年代,探戈除了在道德层面上逐渐被转移注意力之外,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扬声器逐渐被话筒所取代。有了这种新的辅助工具,演唱者的声音和乐队演奏的音乐就可以传播得更远,更清晰,更少受损。话筒的出现也改进了广播技术,改善了人声和音乐的质量。在某些广播演播室内,当出现乐队组合人数较多,或者出现合唱时,使用两到三个话筒就可以同时将声音完整地收录进来。
20世纪30年代的探戈舞蹈,它的舞步并不复杂,简单地绕着舞场顺时针方向前行。舞伴间拥抱着,男士的右手放在女士的腰间,不能粗暴无礼。实际上,探戈舞步要基于三个根本的前提。
第一,男士拥抱并不是要抱紧女士,而是要给予女士引带。
第二,男士的身体要支撑女士的身体,让女士依赖于他,跟上他所引带的节奏。
第三,脚具有灵活创作的自由性。
这种自由性实际上是让男士在舞蹈时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舞步。这实际上是舞蹈大师们的秘密,如卡恰法斯或者瓦斯科·阿因。这些舞者在探戈舞台上是相互认可的,但他们各自涉及的舞步或者说舞蹈风格是不同的。有些舞步的设计是为了视觉演出,是观赏而不是演绎的。这是每个舞者自己的创造,可以模仿,但很难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