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的蜕变

20世纪初期,中产阶级的总体生活条件得到提高,能够让很多青年人完成中等教育的学习,同时也能继续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也出现了一些阿根廷人通过获得奖学金或家庭的支持到欧洲继续音乐的深造。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均让阿根廷人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古典音乐和大众音乐的素养上已经超越了此前的直接感官阶段。有一批经过了系统音乐学习的音乐家最后投身于探戈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音乐家有胡安·科比安、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奥斯瓦尔多·普格列瑟、胡里奥和弗朗西斯科·德卡罗兄弟以及皮亚佐拉等。他们尽管走不同的路线,演奏不同的乐器,甚至对一些音乐概念也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探戈音乐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进步与提升,而且他们的作品都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这些音乐家以及其他同时期的没有提到名字的探戈音乐人,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根除了直观感性的音乐属性,或者说此后的探戈人都有音乐学院的科班文凭,而是用他们的音乐文化去激发直观感性的探戈人的音乐潜能,指引他们完善作品结构,告诉他们一些乐器的小秘密,让他们改善演奏质量。同时,科班文化有利于消除探戈在一些社会领域中产生的阻力。这批科班的音乐人将探戈音乐进行了等级划分,这就便于对探戈音乐作曲进行技术性的评估和定位。

探戈在由内而外的蜕变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26年11月8日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使用唱片的电子录制系统,此次技术变革超越了此前一直统治录音体系的机械录制。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超越,而且通过电子技术大幅度改善了录音作品的声音质量,同时也简化了录制系统,降低了录制成本,增加了录制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听探戈和跳探戈的音乐市场。科技的进步也打开了探戈其他领域的视野,促进了新的乐器组合的产生,也催生了大量新的词曲作品,同时也让探戈更加接近民众,让更多人走进探戈世界。

探戈的另一个进步体现在俱乐部的大众化上。

1910年,受法国人的影响,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出现俱乐部。这也是欣赏音乐和举办舞会的场所,它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女性加入,她们舞技超群,也很奔放,在俱乐部里除了乐团之外也是一道风景线。好的探戈乐团都是俱乐部争相抢夺的对象,因为乐团是俱乐部吸引客人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探戈乐团助阵,俱乐部哪怕有再漂亮的女子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些俱乐部一直保持较高的消费水平,将酒水价格定在低收入者无法接受的水平。所以俱乐部的顾客通常都是有较强购买力的人群。

随着探戈在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兴起,阿根廷内陆地区也不断地涌现出探戈舞会。内地很多地方的舞会只对男性收门票,女性全部免费。在这些舞会场所门口的醒目位置会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保留准许进入的权利”,实际上为了禁止某些捣乱的舞者进入。舞会里的饮料、水的价格比较适合中下阶层的年轻人。

这类舞会根据音乐提供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录制的唱片播放,另一种是签约的乐队现场演奏。

此外,广播也是探戈推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1920年,探戈首次通过广播渠道进行传播,一群试验者在克里塞奥剧院通过电波系统将探戈声音传播出去。从那时起,广播在大量听众的支持下得到了多元化地发展,一些音乐场所购买了广播设备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制作节目。

最后,还应该提到的是探戈被电影工业所需求,早期的一些无声电影为了取悦公众开始融入探戈的元素,之后的有声电影制作中也加入了探戈作品和舞蹈。这个时期,探戈在电影里的作用和早先在戏剧作品中相似。甚至越来越多的电影情节以探戈为基础,一些优秀的乐团、舞者和歌手也被带入电影中。在电影院的发展初期,有些电影作品成了一些新的探戈词曲作品面向公众的载体。

阿根廷第一部有声电影在1932年上映,而此时有声电影在美国已经经过了发展初期,所以探戈音乐家们也将自己的工作范围扩大到电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