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价中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评价中心方法的日益流行,对评价中心的误用和误解也随之而生。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评价中心的技术,但是对上述提到的评价中心的其他核心要素却缺乏必要的重视。在缺乏程序完备性保证的条件下对评价中心技术的滥用往往会严重影响测评的信度和效度。这里,我们对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不具备评价中心特点但却自称为评价中心的活动进行列举。

第一,缺乏工作分析的过程,或者使用已有岗位的胜任特征但缺乏对已有岗位和目标岗位之间可比性的论证,这样的过程不属于评价中心。缺乏工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使用评价中心的技术,无异于无的放矢。

第二,如果评价的程序中没有要求考生展示外显的行为反应,那么这个程序就不是情境模拟。因此,任何评价的项目中,如果只包含这类程序,那么该项目就不是我们所定义的评价中心。例如,某个测评项目只要求考生进行多项选择反应的计算机化文件筐练习以及纸笔测验,这类项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价中心。同样,只使用评委组面试进行评价的过程也不属于评价中心。在评价中心中,那些不要求考生展示外显行为反应的活动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些活动必须至少与一个要求展示外显行为的情境模拟活动相搭配使用。

第三,以单一的技术作为评估的基础,不管这种技术是否属于情境模拟,都不符合评价中心的要求。但是包含明显的多个工作相关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技术不受这一要求的限制。这种综合性的技术虽然只有一个,但它设计了多种复杂的情境,界定了多方面的因素,并且为评价者提供了在不同情境下进行行为观察的机会。

第四,使用一系列测验,该系列中包含多个纸笔测验;或者是只使用一系列连续面试对考生进行评价的过程都不属于评价中心。

第五,整个评价过程中只有一个评价者进行评估,即使该评价者使用了多种技术,包括纸笔测验、面试和情境模拟的方法,也不能被算作评价中心。

第六,评价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多种情境模拟技术,而且评价者也不止一人,但是,如果缺乏评价数据的整合过程,也不能算作评价中心。例如,每个评价者就被评价者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提交了报告,如果组织者以这种未经过整合的、个人的报告作为评价中心的最终成果提供给考生或用人单位的话,那么这个过程不满足评价中心的基本要求。

此外,在评价中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本身都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标准,所使用的测验本身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且需要标准化施测和评分;所使用的面试需要具备详细的评分规则并使用行为锚定量表进行评价。对文件筐测验的评分应该是基于对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拟定参考答案标准,再由经过培训的评价者进行评定。评价中心本身是一种有效的人事选拔工具,但是工具自身的有效性仅仅是前提,实践中只有按照正确的程序和方法使用,工具才可能发挥出其本身具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