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沙市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科技和商贸中心,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现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6个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和浏阳市,土地面积1.18×104km2,其中城区面积1938.0km2,建成区面积282.46km2;2012年末常住总人口714.66×104,城市化率69.38%。

长沙市区处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台地,形成了南高北低、江河交错的地貌特征。距长沙约30km有黑糜峰,海拔591m,相传为道家福地。长沙地下水资源丰富,古时长沙城中水井比比皆是,清澈甘洌,四时不竭,白沙井、鸳鸯井、水风井等遐迩闻名。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104hm2。

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属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除麓山景区外,还包括橘子洲头景区。主要景点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等。岳麓山海拔300.8m,登山远眺,湘江如练,橘洲似带,长沙古城尽收眼底。岳麓山名贵树木甚多,深秋红枫尽染。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古麓山寺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山顶有道家福地云麓宫;爱晚亭为风景绝佳之地。岳麓山拥有许多名人墓葬,黄兴、蔡锷、陈天华等革命先驱长眠于此。岳麓山下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长沙年平均气温17.2℃。1月最冷,平均4.7℃;7月最热,平均29.4℃。无霜期275d,积雪日为6d。年降水量1360mm,年平均雨日152d,但3~5月降雨较多。湘江由南向北贯穿长沙全境,境内长75km,把长沙城区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

长沙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距今7000年前已有先民定居,距今4500年前已有原始农业和渔猎业。长沙名胜古迹众多,如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开福寺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更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长沙商业繁荣兴旺,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交易兴旺,清末即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湘绣、铜官陶瓷、浏阳花炮、**石雕、中国红瓷等工艺产品久负盛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长沙地理位置优越,现已形成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长沙黄花机场是国际航空港,已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和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2012年黄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1475×104人次。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107、319等国道,京珠高速、长沙—常德高速等公路均交会于市区。长沙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有京广、石长、武广高铁、杭长高铁(杭州—南昌—长沙,拟建)等铁路。长沙霞凝港区可通行2000吨级轮船。

2012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99.91×108元,人均生产总值89903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3∶56.1∶39.6。地方财政收入796.58×108元。同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51.94×108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09.62×108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11.96×108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7元。长沙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8.9%,人均GDP为全省的2.7倍。

2012年长沙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32.00×108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526.93×104m2,商品房销售额931.56×108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76.13×108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71×108元。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989.18×104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41.13×108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05.19×104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65×108美元。

长沙教育科技发达,创新能力突出。现有50所普通高校、2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7个科研机构,各类科技人员28×104人,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为国家985重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国家211大学。拥有两院院士43人和一批国际上知名的科学家,在杂交水稻、材料工程、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长沙产业支撑强大,发展后劲十足,现已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科技食品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长沙软件园、新材料基地、传感技术基地、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等。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亦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三一重工、远大空调、长丰猎豹等一大批重点企业。长沙拥有一大批高档酒店和购物中心,黄兴路、芙蓉路、五一路、东塘等皆为繁华商业街区。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达,湖南卫视为我国收视率和年收入最高的地方电视台,长沙广电在省会级广电中排名第一。湖南卫视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娱乐品牌,连续两年入主“中国品牌500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确定长沙为永久举办地。长沙晚报、潇湘晨报、体坛周报、今日女报等,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长沙动漫产量名列国内第一,宏梦、三辰两家企业原创动画年生产量达2.5×104min。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规划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下,长沙市系统提出“建设大河西,打造先导区”的战略决策,拟将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大河西先导区四大片区建设工程(梅溪湖、洋湖、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滨江新城)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已经全面展开。近年来,先导区启动了115个项目,投资总计430×108元。根据长沙市的有关发展规划,2020年先导区常住人口将达150×104,地区生产总值将达3000×108元。

长沙市区轨道交通规划

根据长沙市现有交通状况,拟规划建设“一心六射”放射形轨道交通网。

近期规划拟建线路:1号线浏阳河站—万家丽站,长20.61km。2号线主线高新路站—黎托站,长22.78km;2号线支线高岭路站—星远路站,长12.15km。3号线湖南大学站—大禾场站,长13.78km。这3条线路总长度69.33km,其中地下线60.93km,地上线8.40km,共设站48座,总投资337.9×108元。

远景规划线网规划:1号线湘捞路站—万家丽路站,长32.1km;1A号线湘绣城站—湘江路站,长21km。2号线雷锋镇站—黎托站,长26.9km;2A号线高岭路站—星远路站,长12.2km;2B号线财经学院站—谷山站,长4.9km。3号线含浦站—黄梨路站,长37.1km;4号线大托镇站—张公塘站,长37.9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