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

2012年,湖南实现工业增加值9140×108元。在全省规模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发展较快的有专用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湖南工业曾创造过许多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台磁悬浮实验列车,第一个双足步行机器人,第一架“蜂王”飞行器,第一台智能工具机,第一个电子U盘,中国最早的“银河”Ⅰ、Ⅱ型巨型高速电子计算机,“天河”巨型超级计算机,第一副国产飞机刹车片等。目前,湖南支柱工业地位突出,以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石油加工行业十大行业为龙头,培育了中烟集团、华菱钢铁、巴陵石化、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空调、山河智能、南方机车、泰格林纸、特变电工、长丰猎豹等一系列特大型企业集团。

2012年,湖南省生产原煤8823.0×104t,发电量1260.1×108kW·h,平板玻璃1804.5×104重量箱,水泥1.04×108t,钢材1847.5×104t,十种有色金属276.2×104t,汽车25.8万辆。

在湖南工业中,有色金属、烟草、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电气设备、食品、竹木加工等行业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表3.1)。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部门包括卷烟、有色、苎麻纺织、造纸、日用陶瓷、铅锌冶炼、锑冶炼、铁路机车、工程机械、制冷设备、新材料等。目前,湖南基本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工程机械产业群,以株洲、湘潭为中心的轨道车辆产业群,以长沙、常德为中心的卷烟产业群,以衡阳为中心的输变电设备产业群,以湘潭、娄底为中心的钢铁工业产业群,以株洲、衡阳、郴州为中心的有色金属产业群,以岳阳为中心的造纸工业产业群和石化工业产业群,以益阳、岳阳为中心的苎麻纺织产业群,以醴陵为中心的陶瓷工业产业群,以浏阳、醴陵为中心的烟花鞭炮产业群。

表3.1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湖南现已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和以长株潭为代表的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湖南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园。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湖南的劳务成本、地价房租、水电成本都要低出许多。总体来看,湖南加工制造业的运营成本只有广东的3/4左右。

目前,湖南省有7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包括9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霞凝物流保税区、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宁乡经济开发区、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70个省级开发区。作为湖南的开放窗口、改革试验区和城镇化拓展区,开发区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四千工程”建设

壮大一批千亿产业 包括工程机械、精品钢材、电工电器、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光伏产品、轨道交通、风电装备、有色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发展一批千亿集群 包括长沙工程机械、长沙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岳阳石油化工、长沙汽车及零部件、株洲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株洲与湘潭轨道交通装备、湘潭宽厚板加工、娄底薄板加工、郴州稀有金属冶炼加工等产业集群。

培育一批千亿企业 着力扶持发展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力争华菱集团过千亿元,2015年新增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湖南有色等3个以上过千亿元企业。

打造一批千亿园区 以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为重点,在2008年长沙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过千亿元的基础上,力争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过千亿元。

以华菱集团为核心,走精品、高端、特色化和差异化道路,重点建设汽车板、硅钢板和无缝钢管等一批重大项目,按规定淘汰300m3以下高炉和20t以下转炉和电炉。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将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软件产业、消费类整机产品和新型显示器件四个产业集群,抓紧培育长沙、星沙和九华3个规模超过100×108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重点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5大新材料产业。支持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上游的矿山开采、冶炼和粗加工企业,建立战略资源和重要产品的收储制度。

规划建设九大专业化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长株潭城际轻轨、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对新材料产业的带动作用。

重点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和航空航天,立足长远发展,突出湖南特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湖南特色,规划到2015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5000×108元。第一,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努力提高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依托长株潭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等行业。第二,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强新能源的技术创新,推进新能源工程建设,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第三,新材料领域以新电池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为重点,重点研发先进储能材料和新型超硬材料,加强深加工能力建设。第四,重点发展环境污染监测控制设备、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和清洁生产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和洁净产品制造业。第五,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现代中药、现代种苗、新品种选育等行业。第六,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微电子和网络信息产品,培育壮大IT产业体系。第七,重点推进航空工业园和飞机起落架、卫星应用系统等项目,加强航空航天产业与地方产业链的融合(表3.2)。

表3.2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产业发展导向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