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

湖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省的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全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3位。著名土特产有湘莲、生姜、冬菇、苡米、黄花、辣椒等。

湖南省的畜牧业和养殖业位居全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滨湖水牛、湘西黄牛、湘东黑山羊、武冈铜鹅、临武鸭、浏阳三黄鸡、桃源凤凰鸡等著名。湖南大量出产青、草、鲤、鳙、鲢、鲫、鳊等淡水鱼类,还出产鲥鱼、银鱼、鳗鲡、黄鳝、鳖、龟等名贵水产。水生经济作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湖南省农业生产优势相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产品总量优势。湖南粮、棉、油、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粮食产量3006.5×104t,占全国的5.1%;其中稻谷产量2631.6×104t,棉花产量25.06×104t,油料产量207.82×104t,烤烟产量23.65×104t,柑橘产量467.59×104t,猪牛羊肉产量454.70×104t,淡水产品产量220.08×104t。二是农业科技优势。湖南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已形成了农林牧渔业和农机科研体系。以袁隆平、刘筠、官春云等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研领军人物享誉全国,杂交水稻、杂交棉花、“双低”油菜、鱼类多倍体等新品种选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三是生态环境优势。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热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57.34%,各种地形地貌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有利于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四是综合比较优势。湖南农产品在中部六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长期以来,粮食、蔬菜、生猪、家禽等农产品畅销粤港澳地区。长期以来,湖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湖南农业正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速迈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尽管不是湖南人,却把根深深地扎在湖南这片沃土上。1953年,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随后在湘西的深山里开始了他那艰辛的科研历程。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空前的政治劫难,这位“当代神农”也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1970年,他和他的助手在海南岛的一片荒凉的沼泽地上发现了珍贵的野生水稻。1973年,袁隆平以此为基础选配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这种世界首创的杂交水稻的单产要大大高于常见的水稻。1995年9月,袁隆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基本获得成功,2004年9月,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水稻获得重大突破,大面积亩产超过800kg。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阔步走向世界,在美国、墨西哥、巴西、意大利、尼日利亚、埃及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广泛种植。袁隆平的“东方魔稻”,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在湖湘大地上成长起来的这位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袁隆平创建了杂交水稻学,将水稻产量从亩产300kg提高到500kg、700kg、800kg甚至900kg,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超过56×108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