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指引作用的卫星(Ⅰ)
如何了解你大脑中的“计算机”
生命之石
起指引作用的卫星指的是你大脑中的“计算机”。宇宙中,卫星围绕着行星转,确保该行星的稳定性,所以起指引作用的卫星就确保被分离的行星的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如果能让你大脑中的“计算机”运转良好,它就会给你的大脑带来稳定,让你更容易管理你的“黑猩猩”。
关于“计算机”的基本介绍
“计算机”有哪些功能
你大脑中的“计算机”有两个功能。
●你的“计算机”自动使用程序化的思想和行为来思考并采取行动。
●你可以用它来参考一些信息、信仰和价值观。
信息如何进入“计算机”
你出生的时候,你脑中的“计算机”实际上就是个空的硬盘。它的作用是储存“人”或者“黑猩猩”输入的行为和信念。它没有创新的思想或者阐释信息的功能,它只会加工已经储存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人”或者“黑猩猩”可能都没意识到它们已经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输进了“计算机”中。“计算机”运转是否顺畅取决于输入的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真实可信。
“计算机”可能比“黑猩猩”和“人”更强大,因为它是参考指标,“黑猩猩”和“人”都要从它这里寻求帮助和指导。
因此,了解“计算机”的运转方式以及如何去维持良好的运转是明智的,而且“计算机”的指导会给人带来成功和幸福。
男人和女人脑中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吗
最简单的回答是:“是。”它们的运转方式非常相似,但是还是有点不同的。就“计算机”对语言的敏感度而言,典型的女人脑中的“计算机”比男人的“计算机”更强。女人的大脑中有些区域男人是没有的,这些区域叫做联系中心,是和语言相关的。相反,男人的大脑中有个区域是和人的数学能力以及看地图的能力密切相关的,男人脑中的这个区域比女人脑中的几乎大四倍(男人脑中的这个区域是否会真的运转很好就另当别论了)。男人和女人的大脑确实有结构上的和生理上的不同,这就意味着,这两个大脑的运转截然不同,最好用它们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和学习。
人们经常为这个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因为人们觉得这种分类和定论把人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是对人的一种羞辱和不尊重。而事实上,科学家尽心尽力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当然,关于男女之间的不同还是有一些特例的,科学家将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研究。就结构和生理方面而言,男人和女人的“计算机”有很多不同之处。大脑中不同部分的神经传输器(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的反应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计算机”的速度如何
可以想象一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概是“黑猩猩”的四倍,是“人”的二十倍。所以,如果“计算机”运行良好,在“黑猩猩”和“人”还没来得及完成思考的时候,它就能迅速准确地执行命令。
反应的速度
这些观念反映了人脑的运行速度,人脑中有些区域的运行速度比其他区域要快得多。
“计算机”的构成是怎样的
●“自动驾驶仪”是指有益的信仰或者行为。
●“小精灵”是指毫无益处的或者有害的信仰或行为,但是它固若金汤,基本上很难移除。
●“小妖精”是指毫无益处的或者有害的信仰或行为,它是可以移除的。
●“生命之石”指的是你生活中信奉的价值观和信仰。
具体探讨“计算机”的功能
●自动功能。
●充当参考标准。
自动功能
自动功能,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建立在习得的行为、信仰和自动的程序基础上的。这是指我们按照已经有的行为或者思想行事,就算闭着眼睛也不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作为“人”这个角色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把一些行为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形成复杂的程序,比如,煮一杯咖啡或者骑自行车,这些事情做多了就熟能生巧了,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应该怎么做。
“黑猩猩”和“人”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编程。一旦“计算机”有了运行的程序,它就会取代“黑猩猩”和“人”,让它们暂时停止思维和阐释工作。给“计算机”编程是要让它为我们思考,为我们办事,但是,它只能使用我们要求它使用的信息。“黑猩猩”和“人”习得了储存的这些信仰和行为,然后把它们输入“计算机”中。这和“黑猩猩”的本能是相反的,“黑猩猩”天生就遗传这样的基因,这个基因导致“黑猩猩”的反应特别快。
这个“计算机”的运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每天过得怎么样取决于“计算机”里输入了什么样的信息。如果我们花时间维护“计算机”,当然能补充或者删除“计算机”里的东西。但问题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
自动驾驶仪
自动驾驶仪
“自动驾驶仪”指的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信仰、行为和自动功能,它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把“自动驾驶仪”装进“计算机”中。“自动驾驶仪”包括:骑自行车;出现问题时保持冷静;出现问题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关注问题本身;系鞋带;有组织性、有纪律性;积极向上,个人形象良好。
“小精灵”和“小妖精”
“小精灵”和“小妖精”可以说是“自动驾驶仪”的反面。它们指的是毫无益处或有害的行为和信仰,或者是储存在“计算机”中的自动化的编程。
在你很小的时候,“小精灵”就被植入“计算机”中了。在你童年的早期,你的“计算机”就试图把它接收到的任何信息永久性地储存下来。所以,“小精灵”已经被放进“计算机”的永久性系统里,很难移除,你需要学会包容它们。一般而言,“小精灵”在我们八岁之前就出现了,“小妖精”在八岁以后才出现。因为“小妖精”是由软件连接到“计算机”中的,你发现它们的时候可以将它们删除掉。给“小精灵”和“小妖精”做出区分,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哪个是可以移除的,那样的话你就不会想着做不可能的事情了。一旦发现这些毫无益处的东西,你就可以处理它们了。
关于“小精灵”的一个例子
我们来看一个“小精灵”的例子。“冰箱门症状”描述了一个最典型的“小精灵”的例子,它对很多西方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开学第一天,小孩子们都很激动。老师对孩子说:“我们来给爸爸妈妈画幅画吧。”画完画之后,孩子就跑回家给父母看他们的作品。孩子跑到爸爸或者妈妈身边,他们就会问:“你拿的是什么?”孩子就把画递过去。爸爸或者妈妈会回答:“这幅画真是画得太棒了,我儿子(女儿)真聪明,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女儿)。”然后他们把那幅画贴到冰箱门上,让整个世界都知道这孩子有多聪明。
而事实上,孩子现在有个很大的“精灵”陪伴着他(她)。
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看待上文中的场景。孩子放学回来,拿着画跑到爸爸或者妈妈身边。爸爸或者妈妈的反应是这样的:“等一下”,把画放到一边,然后拥抱了孩子。接着他(她)这样说:“爸爸(妈妈)真为你骄傲,我儿子(女儿)多聪明、多优秀啊,爸爸(妈妈)太为你自豪了,太骄傲了。”“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啊?”爸爸或者妈妈会听孩子说这幅画的缘由,然后他们会赞美这幅画,赞美他们的孩子,然后问孩子喜不喜欢把这幅画贴到冰箱门上,因为这幅画真的很漂亮。
在第一个场景中,父母告诉孩子他(她)很聪明,父母为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这只是因为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换句话说,孩子的价值只是体现在他(她)画的那幅画上。然后父母告诉孩子,他们想把这幅画贴在冰箱门上,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样做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否有价值是由你在生活中取得的成绩决定的。因为你做的这件事,别人才会对你另眼相看。
第二个场景中的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这样的:你本身就很有价值,你本身就得到了爱和尊重,你不需要通过获得成就才能得到这些。父母会告诉孩子,取得成就是很棒的,但是不要把成就和你自身的价值混淆。当然,如果孩子表现非常优秀,不管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经常去赞美孩子是件好事。
当然,现实中,事情不会这么极端,在这两个场景中,为了把我的观点说明白,我是从非常极端的两个方面来阐释的。但是,很多人总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都变得紧张焦虑,担心考试结果。假设考试结果是保密的,而且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要是考得不好,他们还可以秘密地重考,直到他们通过考试,那么如果你问他们对考试的感觉,他们可能会说,“我一点也不担心”。所以,对这些学生来说,考试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他们害怕别人知道考试结果,还有考试对他们的意义。
如果我们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都还不错,失败对我们而言只是小烦恼,我们就不会担忧害怕,会正确对待失败的后果。我们也不会用一次考试的结果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冰箱门小精灵”处于最佳状态!
上述症状极其普遍,大部分人都有过这种症状。不过,我们可以管理它,操控它,不让这种症状影响我们。有一部分原因是“黑猩猩”帮助了“小精灵”。“黑猩猩”有很强的群体欲望,要成为群体的一部分,这种欲望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存。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被别人接受。被接受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很强大,而且有能力。所以,受“黑猩猩”的原始本能影响,我们想影响他人。当然,如果我们把这种欲望和“小精灵”联系起来,“小精灵”肯定会变得很强大。所以,很多人精神上饱受痛苦,是因为他们总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其实,他们想要过自己的生活,不受困扰,但是“黑猩猩”和“小精灵”让他们不得安生。
关于“小妖精”的一个例子
下面来看这样一个例子,讲的是两个非常普通的“小妖精”。大多数人脑中的“计算机”里都有这种“小妖精”,这对双胞胎经常给人带来不切实际、毫无益处的期望。
双胞胎“小妖精”
检查一下你的期望是否都很现实、很理性,这样做很有益处。如果你的期望非常不现实,而且毫无益处,它肯定会引发强烈的负面情绪。通常情况下,沮丧、生气或者失望的情绪就会涌入。
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小妖精”,它说:“我觉得我应该一直都准时。”如果你迟到了,不管什么原因,你都可能会变得紧张,因为你的信仰是你应该一直都准时。你可以用“自动驾驶仪”替代这个“小妖精”,“自动驾驶仪”会这么说:“我想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时,但是有时候无法做到,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我要正确对待。”这个想法会更现实可行,这样你就会放松,当事情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发生的时候,你也会像个大人一样面对,而不会像个孩子似的!
关于不现实的期望,还有另外一个例子,那就是你总是想通过赢来证明自己。如果你只是把打球看成运动,不在乎结果,那么,打一场羽毛球是非常有趣的。这并不是说你没有尽力打球,这说明你能客观对待它。但是,如果你觉得你一定要赢,因为赢球能证明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那么气氛就变得很紧张,可能这场球就打得很不愉快。你的信念肯定会影响你对事情结果的看法和对结果的反应,不管你的看法和反应是怎样的。最好不要有不现实的期望,在某些情况下,最好不要有期望。
其他“小妖精”的例子包括:
●对事情反应过激。
●想吃就吃,不饿的时候也吃。
●跟自己过不去。
●优柔寡断,做不了决定。
●脾气暴躁,不能自控。
“计算机”充当参考标准
“计算机”充当参考标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动驾驶仪”和“小妖精”—一般参考。
●“生命之石”—生活的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
●思维模式。
“自动驾驶仪”和“小妖精”—一般参考
“人”和“黑猩猩”都把“计算机”当成决策的记忆库。有事发生的时候,“人”和“黑猩猩”就会阐释发生的事情,然后去“计算机”里寻找之前已经储存的经历、信仰或者记忆。已经储存的这些信息影响人的决定和行为。
举个例子解释一下上一段内容。亚当给一个非常严苛的老板干活,老板每次找他都批评他,警告说他随时会被解雇。亚当的“人”被他老板的行为弄得很不安,“人”向“计算机”输入这样的信息:“你见到你老板的时候,批评在所难免,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这种信念是对的,而且事实就是如此。对事情的这种阐释是有用的,这种阐释输入“计算机”以后就会变成“自动驾驶仪”(以事实为依据的、有益的信念,你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
亚当去见老板的时候,他的“黑猩猩”肯定很烦,“黑猩猩”可能会向“计算机”输入这样的信息:“不管什么时候去见老板,都要做好准备接受烦心的事,接受不好的消息。”这只是个一般性推理,不是每个老板都是这样的;就算是同一个老板,他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黑猩猩”向“计算机”输入的信息不是很准确,那就是“所有的老板都很严苛,让你烦恼”。
“黑猩猩”对事情的阐释毫无建设性可言,而且以后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这种阐释不符合事实,所以它就是个“小妖精”(“小妖精”是指毫无益处的信念,它会引发之后的不当行为)。
要是亚当还是跟着原先的老板干活,老板找他谈话的时候,“计算机”中的两种信息可能都是对的,因为他的老板很可能又会很不讲理。但是,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亚当换了工作,有了新的老板。新老板跟之前的老板完全不一样,他非常理解员工,喜欢赞赏和支持员工。亚当得知新老板要见他,他的“黑猩猩”立刻嗅到了潜在的危险,马上去“计算机”中寻找参照物。“黑猩猩”找到“小妖精”,“小妖精”说:“所有的老板都很严苛,让你烦恼。”“黑猩猩”就会发出信号:“这下糟了,每个老板都很严苛,让人烦恼,你肯定会被解雇的。”“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说话,因为“黑猩猩”和“小妖精”比它强大。所以,亚当胆战心惊地去了老板的办公室,他很担心,知道自己可能被解雇,所以他不大可能跟老板进行一次愉快的交谈。另一种结果是,亚当的“人”找到“自动驾驶仪”,然后安慰“黑猩猩”,对它说:“我要给这个老板一次机会,他可能跟之前的那个不太一样。”
这就是“小妖精”和“自动驾驶仪”出现的两种方式。“黑猩猩”或者“人”把它们输入“计算机”中,作为以后的参考。这个同时也表明“黑猩猩”和“小妖精”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另外,进行教育活动或者和别人交流各自的经验时,“小妖精”和“自动驾驶仪”也会出现。
“黑猩猩”和“人”以“计算机”中储存的信息为参照点来帮助它们做决定。如果“计算机”中有很多“自动驾驶仪”,它就会让“黑猩猩”减速或者阻止它运转,让它冷静下来。这样“人”就有机会使用“自动驾驶仪”,稳定整个系统,让人冷静下来。在大脑扫描仪上能看到这个系统的运转,因为当它们在运转的时候,血液就会流到大脑中的不同部位。对“人”和“黑猩猩”而言,“计算机”中的“小妖精”越多,不稳定性就越强。
“生命之石”—生活的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
“生命之石”是你最终的参照点。“生命之石”镌刻的是你生活的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黑猩猩”和“人”以“生命之石”来评价世事万物,所以我们需要细致探讨这三个方面。
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指的是你的世界观,你可以用例子和经验来“证明”你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世界观要么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要么是间接获得的(例如父母的影响、教育、经验等)。
每个人对事实真相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人对某些事实真相都是持统一认可态度的。这些事实可能跟某些“自动驾驶仪”甚至一些“小妖精”是一样的,但是你对这些事实深信不疑。你相信,这些事实都是真实的,这是你的信仰。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人生信条是“生活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生活的真相”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事实”。如果我们认为这就是事实,而且信奉它,那么如果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我们就不会感到很难过,或者根本就不会难过,因为我们知道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公平。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想要公平,这说明,我们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而且面对它。
如果有人相信“生活是公平的”,而且信奉这个“事实”,那么当不公平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经常烦恼、难过。举个例子,如果某人信奉这个信条,他从商店买了一副牌,回家发现牌少了一张,他就会大喊大叫:“这太不公平了。”他会跑到商店去和店主理论,想要重新换一副牌。他想要换牌,可以理解。但是,售货员说,很抱歉,他们店卖出的东西一概不退换,顾客应该在离开商店之前检查牌是否少了。可想而知,这个顾客就会抗议。他抗议这事太不公平,结果是什么呢?除了自己生气,其实什么也没得到。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感叹一声:“生活中处处有不公平,既然发生了不公平的事,我就接受吧,因为我也不能改变什么。”选择权在你手上;要么选择一直抗议,说不定会赢呢;要么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忽视它,免得惹上麻烦,受到羞辱,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信奉三个生活的真相:
1.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2.人生有很多变化。
3.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打包票的。
如果我能坚定地信奉这些“事实”或者说“原则”,那么我就很少会对生活沮丧失望;如果我不信奉这些“事实”,碰到我之前说的情况,我也不会不知所措,我会提醒自己什么是现实。当然了,遵循这些事实并不是说我对生活没有热情,这只是说明如果我必须要接受不公平的事情,我就会接受它,然后继续我的生活,不会因为不公平受到伤害。
这种想法—生活是公平的或者应该是公平的,是从哪来的?最大的可能是童年早期的时候你就接受了这种观念,那个时候你就被洗脑了!小的时候,大人会给你读或者带你看童话故事,王子会娶公主,邪恶的巫婆会死掉,每个人都会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除了那个巫婆,因为她活该)。换句话说,正义最后总是会战胜邪恶。但是,这只是童话故事,可是你却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认为这种事真的会发生。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也许我们应该为了孩子改一下故事结局,让巫婆杀死公主,然后嫁给王子。过了好几年恐怖的生活之后,他们离婚了,王子的余生都在痛苦中度过,而巫婆却每天都开心地偷笑。这样的结局才更真实一点。但是要谨慎,要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已经在孩子脑中扎根了,你告诉他这个结局的话,他可能会反驳你,所以要小心。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让正义战胜邪恶,去追求公平的事情,这是值得尝试的;但是笃信正义,认为公平应该要存在,而且一旦没有正义和公平就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的。所以,我自己的信奉的第一个生活真相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价值观
在你的“计算机”中,有一些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未成文的价值理念。就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总结出你自己的价值观念很有益处,这些价值理念能给“人”和“黑猩猩”提供指引。这些价值观会时时刻刻提醒你要弄清楚自己的心在想什么,在痛苦的时候,它还可以让“人”和“黑猩猩”镇定下来。价值观是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反映出你想要遵循的一些伦理道德准则。打个比方,你的价值观是“人不应该说谎”,这不属于生活的事实,因为你无法证明它,但是它是一种价值评判。大家的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念可能有如下这些:
●做人要忠实可靠。
●家庭比事业重要。
●无私是一种美德。
“真相”和“价值观”的区别是,“真相”是有事实依据的,而“价值观”是个人的看法和评判。
生命力
想要在“生命之石”上找到生命力,你就要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已经一百岁了,躺在病**,再过一分钟就断气了。你的重重孙子问你:“在您去世之前能告诉我该怎么对待生活吗?”
现在暂停一下,下一分钟就立刻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你只有一分钟,现在开始,时间到了你就已经想到自己该怎么回答他们,继续读下去。
回答这个问题就能说明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你的宇宙中,太阳代表的是什么。这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看法,这是你的“生命力”。
大多数人回答“我该怎么对待生活”的时候会这样说:“做什么都无所谓”,“要开心幸福”,“不要忧心忡忡”,“尽力就好”。
你对你的重重孙子的建议其实就是你对自己的建议。如果你不信奉这个建议(也就是你生命的本质所在),你的一生就只是个谎言。不要在谎言里活一辈子,谎言会毁了你。
关于“生命之石”的总结
●生活的真相指的是你所相信的和事实相符合的一些看法。
●价值观指的是你信奉的原则和理想。
●生命力指的是你所信仰的生活以及该如何生活。
思维模式
“计算机”充当参考标准的最后一个方面是思维模式。以下三个特殊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去了解思维模式。
●你怎么看自己?
●你怎么看他人?
●你怎么看这个世界?
我们对自己、他人和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三个方面代表我们的思维模式。所以,思维模式是我们和自己、他人以及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时候参考的基础。
思维模式建立在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看法的基础上
这些信念一起涌来(关于“自动驾驶仪”和“小妖精”的),它们一起形成一个个性展示。要知道,这不是你的个性,虽然你的个性会影响它,这点很重要。这只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通道,它建立在变化多端的信念基础上。
举个例子,假设你认为自己很聪明,大家都喜欢你,你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乐趣和机会,那么你的思维模式就昭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你每天早上起来都是好心情,期待着新的体验。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你碰到不喜欢你的人,你可能会认为,他们自己肯定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时候,他们就会喜欢你了。如你所想,大多数时候,这种思维模式对你而言都是很有益处的,但可能偶尔给你带来麻烦。因为有了这种思维模式,你肯定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
现在来假设一种反面的情形。假设你觉得自己不聪明,你想方设法隐瞒自己不聪明这个事实,不想被别人发现。同时你认为别人都比你棒,而且他们总是想揭你的短。最后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你不得不挣扎着生存下去。不难想象,这种精神状态会给你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啊。你肯定不想尝试新的东西,因为害怕自己表现得很愚蠢,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很笨,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个白痴。你对别人都会留个心眼儿,总是愤世嫉俗,对别人吹毛求疵,因为你感觉别人都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你。你可能就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朋友,你要么感觉很压抑,想逃离这个不属于你的世界;要么你就会变得很好斗,总想着向别人证明你自己,对别人的防御心很强。
这两种思维模式是两种极端,但是它们代表的是我们都可能会遇到的极端的情况。我们有必要花时间思考自己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因为它会扭曲我们对所发生的事件的看法,进而影响“黑猩猩”、“人”和输入“计算机”中的信息。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把我们的观点说清楚。想象一下,你觉得自己是世界小姐或者宇宙先生,你准备去夜总会。你可能会自信满满,昂首挺胸,大步走进去,希望别人都注意到你。现在再来想象一下,把自己想象成类似猫豆乐队里的人。你可能就没什么自信,可能会偷偷溜进去,害怕被别人看见。所以你的思维模式影响了你的行为方式,以及你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
总结
●“计算机”有两个主要的功能:运行自动化的程序;充当“人”和“黑猩猩”的参考标准。
●可以这么说,“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人”快二十倍,比“黑猩猩”快四倍。
●“自动驾驶仪”指的是正面的、有益的、自动化的行为和信念。
●“小妖精”指的是负面的、毫无益处的、自动化的行为和信念,而且它们能被移除。
●“小精灵”指的是负面的、毫无益处的、自动化的行为和信念,但是它们根深蒂固。
●“生命之石”包括你信奉的生活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
●你的思维模式建立在你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上,因此影响你的处事方式。
推荐练习
回顾一下你的“计算机”和“生命之石”
检查一下你的“计算机”是不是有“小妖精”
因为“计算机”对“人”和“黑猩猩”的影响是长久稳定的,我们需要定期检查一下“计算机”里的东西。找找“小妖精”姐妹,它们是你的日常生活中不切实际的、毫无益处的期望。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很多不愉快的情绪都是它们导致的。如果因为某事不开心,这就提示你去思考,把此时此刻的情形和人物考虑进来,看看你的期望是否符合现实,是否正确。你的“黑猩猩”可能会对别人有很高的期望值。你要意识到这点,用“人”的期望取代它。举个例子,期望朋友能一直赞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想法是“黑猩猩”的想法;而“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期望朋友有自己的观点,希望他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能达成一致。
打磨“生命之石”
想想自己的“生命之石”,花时间想想它上面镌刻的究竟是什么。要确保你相信的事情是有事实依据的,确保自己拥有明确的价值观。写下你的生命力宣言。然后,把关于“生命之石”的理念都写在海报上,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你所信奉的人生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