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江南的开发

东晋南朝是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时期,从此时开始,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开始南移。从先秦时期开始,江南地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是一直到西汉武帝时期,江南地区仍然无饥饿之民,亦无富足之家。孙吴政权在江南地区的稳定统治以及统治者注重发展经济,使得江南地区已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尤其是长期作为国都的长安、洛阳两地。然而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出现了长足的发展,到刘宋时期,江南的稻米产量已经超过了北方。在手工业、冶炼业、纺织业、造船业等方面南方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永嘉之乱导致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迁的人口一度占到了北方人口总数的1/8,大量的北人南迁给本不丰足的南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史料中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的负面影响,三吴沃野千里,却阖门饿殍,烟火不举。江州更是白骨涂地。面对如此困局,统治者的首要之务就是增加粮食产量。从东晋一直到陈,南朝政权都力图解决小农阶层的问题,从世族手中争夺劳动力,以便他们能够重新依附土地,恢复社会生产。

南移的世家大族在江南地区建立起了庄园。这些世家大族以其强大的实力不断吸引着佃客、部曲前来投奔,这些迁徙而来的流民也不得不寻求世族的庇护,虽然这些庄园与国夺利,但客观上,世族庄园把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了起来。

几十万的北人南迁,虽然给江南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客观上却带来了劳动力。经过发展,江南之国始盛,地广田丰,民勤于本,一岁熟稔,而数郡忘饥。会稽良田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虽鄠、杜而不能比。

北人带来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西汉时期,南方依然实行的是火耕水耨的原始耕种方式,用火焚烧地表上的草以做肥料。经过孙吴到南朝的发展,江南地区的人们已经能够精耕细作,而且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推广,并且开始用粪作为肥料。

江南地区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即使如此,东晋南朝统治者仍然注意兴修水利。比较著名的有,东晋修筑新丰塘、荻塘,受益田地分别达800余顷、1000余顷。修复汉朝的旧堰,灌溉面积也达到了200余顷。此外,刘宋的六门堰、吴兴塘,齐的赤山塘,梁的苍陵堰,至少灌溉面积达千余顷,多者达数千余顷。

经过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并且在某些方面开始超越北方,不仅粮食产量得以提高,而且鱼盐、丝棉都有很大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方面,经过孙吴时期的发展,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基础基本较好,永嘉南渡之后,南方地区又涌入大量的手工业者,促使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纺织业:这个时期的家庭纺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养蚕缫丝技术更加纯熟,蚕可一年四五熟,甚至一年八熟。刘裕灭后秦之后,把关中的锦工迁往江南,并在江南地区成立锦署,促进了江南的织锦业的发展。这个时期,亚麻织布技术同样得到提高,南朝末年,豫章一带还出现了鸡鸣布。江南绢布产量也不断激增,绢布价格也不断转贱,使得统治者不得收购大量的丝绵绫绢布。

盐铁业:西汉武帝盐铁官营以来,统治者历来注意把盐铁两项作为国家专营的项目。但在南朝宋、齐、梁是允许民间私盐的,到陈文帝时,政府开始征收煮海的盐赋,但可见,此时,盐仍可私营。由于政府允许私营,所以出现了像吴郡这样的产盐大区。

铁是官营的,但是出现了杂炼生[img alt="" src="../Images/image42-1.jpg" /]的技术,所谓“杂炼生[img alt="" src="../Images/image42-1.jpg" /]”就是把生铁和熟铁在熔炉里混杂起来冶炼,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冶铁成本,冶炼出的铁可以用来炼制刀剑、镰刀。这个时期,江南最有名的作坊是扬州的梅根冶和荆州的冶唐。

造纸术:元封六年(前105),蔡侯纸风行全国,从此,造纸业就在我国各地开展起来。到了东晋南朝,纸已经完全取代了简牍,其原因在于江南地区的人们不断地改进和提高造纸术。在原料方面,人们开始利用桑皮、藤皮来造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原料更容易获得,而造纸的成本也更加低廉。王羲之曾一次送给谢安存纸9万张,可见当时,纸张的数目非常可观。到梁时,又出现了四色、五色纸,显示出当时高超的造纸技术。

制瓷业:制瓷业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制造技术更加成熟。江南地区的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越窑的产地主要在浙江一带,其特点是质地细,耐高温,含有铁质,釉色灰青,透明而润泽。安徽亳州出土的曹操家属墓葬的随葬品中,就有很多青瓷碎片,这说明当时青瓷不仅产量多,而且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建康作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梁时约有人口百万,并且有4个市。山阴同样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是三吴的经济中心。东晋南朝时期,南北互市和海外贸易虽然掌握在官府手中,但是私人贸易也较为发达。交易的范围不仅涉及粮食、布帛、盐等,而且还包括明珠等奢侈品。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收,大致上要缴纳的税种有市税以及估税。

总之,经过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江南地区已经摆脱了无富足之家的落后面貌,到隋唐以后,江南地区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重心也在南宋时期完成了南移,江南地区彻底超过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