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拓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2-15 《梦想第三号》 斯特恩·格雷特 摄
在摄影艺术的创作中,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事实上,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整体思维中的想象性能。如果说定向性能是把思维向纵深方向推进,那么可以把想象性能理解为向广阔的横向领域开拓。想象包括联想和幻想两个方面,联想是想象的一般形态,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幻想则有天马行空、神游万仞、超然物外的意境(如图2-15)。德国的伟大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在真正的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似的自然界。”
图2-16 艾森斯塔特 摄
在诗歌、小说、戏剧中,创作者的想象力可以自由驰骋,在绘画中人们也不难认识想象的威力,但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就有迟疑。其实,当一个摄影师在某一瞬间端起相机来拍摄一幅好照片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在这一瞬间实际上是在起作用。如果不是想象到这一形象中蕴涵有某种价值观念,他是不会如此迅速地做出判断的(如图2-16)。这种想象在按快门时也许是下意识的行动,但本质则来源于经验的库存和认识的深度,而当最后在照片上写下照片的标题时,这种想象已展开得十分明确和清晰,已融入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了。
另外,还有这样的情况:想象中的画面形象可能早已在创作者心中形成,由于长期的生活积累,想象已在创作者心中凝聚,因此促使他到生活中去寻找合乎他想象的形象。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美国摄影家艾格纳拍摄爱因斯坦的过程中得到印证。他第一次构思如何拍摄爱因斯坦的时候,曾想象这样一个画面——爱因斯坦站在写满方程式的黑板前,向学生讲课。可是,当他找到这位科学家,并向他谈了自己的构思时,科学家苦笑了一下说:“我从来不给任何人讲课。”爱因斯坦不给人讲课的原因是没几个人听得懂他讲课,跟不上他的思维。但艾格纳的想象是来自平时对科学家、学者形象的某种观察和积累,但他没想到爱因斯坦是个例外。于是,艾格纳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另外的拍摄计划。但是,偶然的机会出现了。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助手们在办公室里进行学术讨论,办公室里有一块用来记事的黑板。那天,一位助手自信地在这块黑板上写下了一些方程式。助手的新见解引起了爱因斯坦的兴趣,于是他起身走到黑板跟前,看了看新的方程式,然后背向黑板沉思,眼睛炯炯有神。这时,艾格纳激动地跳起来,这不正是他想象中的画面吗!人物、黑板、方程式三位一体,他迅速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画面。后来,这幅作品也使爱因斯坦心服,因为它显示了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成为爱因斯坦最喜爱的一张照片(如图2-17)。
图2-17 艾格纳 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想象有可能超越具象,并在生活给予的机遇中触发灵感,摄影师不失时机地将想象转化为具象。大量的创作实践还说明,想象是模糊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它包含着某些非理智的成分,不确定的思维触角向各个方向伸展,在朦胧中去追求某种意境。那么我们应怎样去学会想象,开拓我们的创造力呢?
人的想象力是通过大脑抽象思维产生画面影像,并将感觉经验组织起来。想象是在大脑中确立形象,每人都具有想象力并时常用之,但仍存在着进一步提高想象力的精神途径。
图2-18 《基斯·哈林,纽约市》 安妮·莱布维茨 摄
大脑思维中的影像都源于以往亲眼见过的图案和模式,因此想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记忆。感性经验越多,供想象的材料越丰富。能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精心辨认事物细节的摄影者可以丰富他的想象力(如图2-18)。
在婴儿阶段,人只模糊地知道两件事:即自己和感觉。很快所感受到的感觉开始形成模式——触动一下便能滚动的大而轻、圆而滑的黄色东西是个塑料球;不久,便学会“球”这一名称。但在这之前,你也能认出小而重、圆而滑的红色东西也是球。正是由于对红球的感知以及形成的回忆,你能认识出黄球也是个球体。相同的感受表明你已具备派生概念的初步能力。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的所有概念都基于感觉,即感觉器官所感知的物体。当你能理解无感觉的概念时,换句话说,能进行抽象思维时,也时常要用到感觉。人的大脑的这种从无主见发展到有条理的思维活动,是每个思维正常的人从事的创造活动。要想提高摄影水平,获得更有效的表达手段,无疑也得同样从事这样的创造活动。
不过,有时概念派生会影响感知,从而进一步影响想象与创造力。例如,文字定义是观察和想象的一大障碍,而文字定义就是一种概念派生。当我们看到杯子时,只意识到它是“杯子”,而未看到杯子耀眼的杯边、曲线形的手柄以及在杯子上的景物倒影。这样,文字定义就限制了进入人脑思维的影像总量。又如,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画一栋房子,绝大部分学生会画出大体相同的房子——有正面、侧面和房顶的房子。他们所描画的只是他们接受到的对房子的定义和在学校学到的对房子的一般概念。剩下的学生稍有改变,有个别学生甚至会画出自己居住的房子,这说明他相当仔细地观察了细节,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细节。但是,却没有一位学生画出想象中的房子或他理想中建造和居住的房子,文字概念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2-19 《天堂鸟》 保罗·罗维西 摄
我们目前接受的教育,使我们很容易放弃感觉经验,这表明我们的想象只得到部分发展,而且受损害的那一部分正是我们进行想象所十分需要的。思维对图像的依赖不亚于对文字的依赖,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同等对待。
当人们的感觉经验丰富了,就需要想象的另一种形式,即抽象思维。照片的表现质量取决于摄影者的抽象能力,即从整个画面中抽象出所需部分的能力。抽象是摄影创作的重要因素,这种功底有助于你捕获住十分平常的视觉要素,如形状、质感、线条、透视和颜色等,也有助于你理解这些要素在构图中的作用。虽然画面给人的感觉有些捉摸不定,但会留下许多想象空间(如图2-19)。
抽象并不一定要专门去学,因为你日常总是不自觉地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也许你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提高抽象能力就需要练习——在摄影和不摄影的条件下都要练习,无论何地、何时。一旦你抽象认识出某一场景或事件的最重要的视觉要素,这就需要进行选择了。选择就是挑选出最能表现出该场景或该事件的特色和意义的要素。比如一锅炖肉,抽象过程就是认知基本配料或要素,即肉、蔬菜、作料和酒等,然后选择什么样的肉类、什么蔬菜、什么作料、什么酒。像做菜一样,摄影也要认知这些基本要素,知道如何将它们组合成各种表现图像。如果不知炖菜和基本配料,那么菜肴必定糟透了。同样,视觉抽象能力低,选择的题材便不能很好地再现你的思想。
图2-20 《国魂》 鲍昆 摄
在摄影创作中,想象有时还可以超越具体的题材,先在作者头脑中形成某种意象,然后摄影者才运用各种手段去创造崭新的人人心中所有、而个个眼中所没有的形象。以我国著名摄影评论家鲍昆等人创作的《国魂》为例(如图2-20)。鲍昆说,八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拍摄长城之夜,后来受国外闪光摄影的启发,于是想到要用不同颜色的灯光连续闪射来拍长城,使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他做了试验,后来,又把想法告诉了其他朋友。于是大家振奋起想象的翅膀,出主意,想办法,决定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序列,近暖远冷进行闪光。在他们的想象中,是要创造一幅划破长空的彩虹。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成功了,他们利用想象创造了“第二自然”。
艺术与自然的比较是很有意思的。大自然要遵守简要的法则,以表明是为了某一特定的作用,自然界中的事物不会为完成这一特定的作用而变得复杂。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受到简要法则的约束,但人眼观察自然时,既承认自然的排列,又不排斥不自然的排列或下意识地夸大某些因素,从而创造出不一样的自然。
美国著名摄影家亚当斯说:“所谓‘想象’就是在未正式拍摄某一物体以前,在脑海里有意识地形成的最后所要得到的摄影形象。我们不但要接触被摄体本身,同时,还要洞察被摄体所能表现的潜在影像。我深信所有各方面的最优秀的艺术摄影家,都在未拍摄以前,就能以某种方式‘看出’他最后所要得到的摄影形象,不管他是通过有意识的‘想象’,还是通过某种直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