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你醉了

远远地,看到了丹霞山,一大片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红色的石崖,矗起于或墨黑或深绿或浅蓝的山脊上,而掩映于灰白色的天空之中。

莫非是火山在爆发,岩浆喷涌,然而不见滚滚烈烟,乱冲蓝天,将天空野蛮涂黑?

莫非是太阳在升起,金蛇乱舞,将天边涂抹成一片疯红,然而又不见霞光腾挪,瞬息万变?

莫非是大军在行进,旌旗猎猎,剑戟鲜亮,军旅整肃,然而又不闻战马嘶鸣,军号嘹亮?

莫非是王母在东行,仪仗森严,天女随行,衣裙翻飞,鲜花满空,然而又不闻奇香袭来,更不闻环佩叮当?

啊,丹霞山,你满脸的酡红,莫非是醉了!

丹霞,烈焰烧天,黛马奔驰。

丹霞,你醉了,醉得如此疯狂!

有怎样的醉态差可晓喻你醉意之深邃?

是著名京剧《宇宙锋》中赵氏女儿的醉态吗?

——羞耻全无,疯狂颠倒,春色烂漫,色艳如霞,然而洞若观火,堂堂正气,心赤如丹?

仰观阳元石,如此突兀;平视阴元石,如此张扬。我不能不说,丹霞,你真个是疯了,怎么能如此地一丝不挂,如此地昂然天地,如此地坦然呈现,如此地春光乍露,如此地天机全泄?

无数双眼光:或惊讶,或愕然,或羞涩,或忍俊,或不解,或疑惑……然而没有猥亵。因为这是赵氏女儿的醉态。

它本色,是人猿相揖别时人的那种本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君不见,史前的诸多遗存中,赫然在目就有各种祖物:光洁的陶祖、粗犷的石祖、精致的玉祖,足以让今日的人们瞠目结舌。

它庄严,是人类本真性的对生命的崇敬,对生育的膜拜。一切所谓的文明、所谓的道德、所谓的羞耻,在生命面前尽皆悄然散去,犹如呼吸散入空气,无语融入天籁。

君不见,甘肃伏羲神庙中的那始祖像,我们的先祖伏羲与女娲竟然是人首蛇身,交尾成麻花状。

它神圣,最高的智慧莫过于生命的智慧,最高的道德莫过于生命的道德,最高的创造莫过于生命的创造。

君不闻老子《道德经》如此歌颂阳元:“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矣。”又如此地歌颂阴元:“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阳元为生命之精,阴元为生命之门,生命的诞生就是阴与阳交战的产物。

君能想象宁馨儿诞生的壮丽吗?

——黑暗消退,晨曦初露,丹霞辉煌,大潮澎湃,天乐奏响。

中国哲学之真谛——“道”即源于此。

赵氏女儿是醉了,还是疯了?是醉了,也是疯了。然而这醉中有最高的精明,这疯中有最高的智慧。同样,丹霞山也是醉了,疯了,但这醉中有人类至真的本色,这疯中有人类至高的哲理。

我也是疯了,怎么能将赵氏女儿与丹霞山拉在一起?赵氏之醉,虽然聪明,只是弱女面对强敌,无可奈何地选取的一种战术;而丹霞,你的醉,却是上苍以其超迈的如椽大笔在大地书写的生命秘籍。

丹霞山,你是醉了,醉得神圣!

丹霞,珠光宝气,五彩缤纷。

丹霞,你是醉了,醉得如此艳丽!

有怎样的醉态差可比拟你醉姿之美妙?

是杨家小女的醉姿吗?

——明媚善睐,娇喘微微,舞姿如风,衣裙翻飞,香气氤氲,五光十色,满堂生辉?

少时读唐诗,最难忘白居易笔下的贵妃之美:“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梨花一枝春带雨”。

不要将安禄山的造反归之于杨贵妃,更不要将玄宗的失国归之于杨贵妃,美与误国,风马牛不相及,安氏与玄宗自有其责任,自有其宿命,与玉环何干?

美不容加诬!

美,凝天地之精华,臻生命之极致,是上帝特别赐给人类的宝物!

天地之中,万千生灵,唯有人能欣赏美,能拥有美,能珍爱美!

徜徉于丹霞山,丹山耸峙,碧水回环,奇峰簇天,云飘雾涌,绿碧蔽空,藤树交缠,鲜花争绽,鸟鸣谷应。真个是触目尽是山光水色,叩耳均为天籁之音,亲肤都是爽风清气,不禁让人想到了杨贵妃。一样的妩媚娇艳,一样的珠光宝气,一样的花枝招展,一样的芳香袭人。

不是清水出芙蓉那样的美,而是镂金错彩那样的美;不是寒梅孤鹤那样的美,而是姹紫嫣红那样的美,不是晴空万里一览无余那样的美,而是朝霞满天金碧辉煌那样的美;不是小家碧玉那样的美,而是大家闺秀那样的美;不是理性澄明头清脑醒那样的美,而是醉态可掬千娇百媚那样的美。

也许更多的游人更重视丹霞山的山峰,我却更喜爱那镶嵌在长老峰半腰的锦石岩寺。我觉得它更像贵妃醉酒,跌跌撞撞,花枝乱颤,谵语精出,无理而妙。

不是吗?谁能想象,顶天立地的一面巨崖,拦腰蚀出一道长长的走廊,崖下万丈深渊,一江碧水,蜿蜒绕过。坐在悠悠的小船上,仰望绝景,疑若天宫。登上巍峨的锦石岩,在长长的山腰走廊漫步,心宽神闲,无丝毫局促之感。然而,只要临近崖壁,俯瞰群峰簇拥,一江凝碧,仰望瀑布飞泻,如龙饮江,就顿时心花怒放,仿佛羽化而登仙。

不知哪个朝代,也许是汉唐,也许是明清,此地建起了一座尼姑庵,说建,其实无须任何建筑,只需拉上帐幔,在龛深处将佛像依次敬列就可以了。寺院中,各种年龄的尼姑都有,偶尔也能见到年轻俏丽者,见到游人,羞涩地低头而过。锦石岩寺的上方还有一座寺,那是和尚寺,名为别传禅寺,曾是著名高僧本焕大师的道场。锦石岩寺奉行的是净土宗,别传禅寺奉行的则是禅宗。两座不同宗派的佛寺虽比邻而居,却不相往来,唯有暮鼓晨钟,依次应和,久久地在山谷中震**。一副关于锦石岩寺的对联写得好:“赤壁红霞,苍山碧水现奇秀;锦岩净域,清磬梵音涤灵台。”在这锦石岩久久徘徊,我觉得,如果不是上苍醉了或是尼姑醉了,怎能有如此的绝妙之作?

堪与锦石岩相媲美的景观还有名之为通泰桥的天然石拱桥。同类的石桥见过不少,还没有见过如此完美的杰作。弯月似的巨石稳稳地立在悬崖的两边,桥洞底部有几道大气的黑色横线,那是流水与青石共同的创作,却似哪位画家的天才之笔。自石桥面走过,下到桥脚,仰望石桥,不由得惊叹,如此规整,如此大气,疑是人作,实是天工。任何桥梁大师都不能不拜倒在它的面前。

天生丽质,精彩绝伦,美不胜收,叹为观止。杨贵妃是这样的人间尤物,而丹霞山则是这样的自然尤物。

丹霞山,你是醉了,醉得绝美!

丹霞山,晴雨风云,瞬息万变。

丹霞,你是醉了,醉得如此奇幻!

有什么样的醉情差可表述你醉情之才华?

是天才诗人李白的醉情吗?

——金龟换酒,一饮三百,才情如海,笔落如雨,珠玑满纸,鬼神皆惊。

李白的好诗简直就是酒变出来的!唐代有太多的关于酒的神话: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八仙均是当时著名诗人。何止诗是酒变的,画、书、乐也是如此。唐代大画家吴道子醉写嘉陵江三百里,喷墨如雨,挥毫如风。书法家张旭也是,《旧唐书》说“旭(张旭)善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为何好诗、好画均是酒醉的产物?自由啊!酒醉之后,什么章法,什么原则,什么顾忌全没有了。李白醉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文人之心本为神第鬼府、锦库玉藏,此门大开,风起云走,霞飞烟幻,则美轮美奂,灿然满目矣!

难怪啊,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回味《蜀道难》,高歌《将进酒》,总觉得酒泉清泠,酒香氤氲,满室生辉。

丹霞美景真有些像李白醉后写的诗,那样的奇思妙想,那样的气势磅礴,那样的字字珠玑、灿然生辉,那样的韵律天成、天音嘹亮。

整个丹霞山,就是李白狂醉后写的一篇长诗,华彩乐章当属丹霞山东部景区的韶音亭。站在此亭,环顾四周,层峦叠嶂,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一华盖状的山峰,高出诸峰,风正起,松涛澎湃,万山摇撼。是舜皇出行,旌旗飘飘,韶乐嘹亮?是盘古行猎,奔龙走虺,虎啸狮吼?有朋友说,那华盖像是僧帽,如是,则佛自西来,祥云缭绕,梵音悠扬。

丹霞山名之为卧龙谷的景观差可媲美于韶音亭,但又是别一种风采。绵延的群山推远成为背景,硕大的奇峰拉前突兀呈现。这孤立相邻的三峰,不就像三座城堡吗?晚霞中金辉闪耀,更见神秘;那擎天一柱式的石峰,让人顿时想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莫非是老孙西游归来,特意将武器遗留在此,以旌他万古不朽之美名?

欣赏韶音亭的景观直如欣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是一个瑰奇怪异的梦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轰然中开。青冥浩**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为车,仙之人兮乱如麻……”而游览卧龙谷景区,在原始森林中涉水,登攀,穿行,那真有读《蜀道难》的感觉。“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卧龙谷给人的恐怖感,仿佛穿游于林间地狱!

李白的醉酒有狂醉,有微醺,狂醉草就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这样的泼墨画式的鸿篇;而微醺,吟出的则是《长干行》《峨眉山月歌》《早发白帝城》这样清丽的工笔小品。

醉意朦胧的丹霞山也有这样两种醉态,狂醉,不仅有韶音亭,还有卧龙谷、点将台;而微醺,则有锦江秀、翔龙湖、玉峰细语、一帘幽梦。

如果说韶音亭是狂醉态的代表,那么锦江秀则是微醺态的标志。一如“丹霞”,这“锦江”,只要一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美了。锦江一边依着丹崖,一边傍着绿畴。浓浓的墨绿、款款的流动、微微的波浪,锦江就这样悠悠然向人们讲述着自远古女娲炼五彩石补天以来无数动人的故事:或苍茫,或清丽,或凄婉,或潇洒,或浪漫,或欢快……

江山代谢,人事全新。尚沉浸在远古之中,忽听一声浪语,一渔舟悠然划过水面,桨声欸乃。渔网撒向天空,落入水中,溅起银珠翠玉。又一欢快的笑语伴着优美的山歌正从上游悠悠飘来。

何需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自流”,只要唱“锦江万古开天地,一江碧水一江诗”。

丹霞,你是醉了,醉得如此动人!

2012年6月2日

收入《丹霞论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