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另辟蹊径 从“零”抓起
世间一切事业,一般都以零为起点。一个人,学业成就同他的学识基础始终是成正比的。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在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因生情所限,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阻力大、难度高。我带领学生从“零”起步,从构成单词的基础知识入手,使其通过读准音标、熟练拼读来掌握拼读规律,促进单词的“形音”融会;然后再引领学生从词汇识记走向阅读和听说。这样,英语学习之门自然会向学生敞开。
1.营造氛围 认识构词部件
英语26个字母,人人都会,但玩转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形成拼读思维链,用以拼读单词、认读词义却是另一回事。
课堂上,一提起熟诵26个字母,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小菜一碟”,还埋怨我把他们当成了小学生。人大概都是如此!让他做简单容易的事,他会觉得是在低估其能力,在面对现实要求时他会不甘示弱,勇于表现,发起挑战。教学中,我常常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故意挑逗,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进取心,围绕所设定的学习目标不断地“煽风点火”,烈火被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学生会特意展示其学识与本领,想消除我对他们的偏见。而我趁机欲擒故纵,出乎预料的课堂效果就产生了。
快背诵完26个字母的时候,忽然有一名男生哼起了《字母歌》。此刻正是激发学习情趣的好时机。当然,学生或许是在挑逗老师,或许是学习情趣的自然流露。无论如何,我不失时机地以掌声激励,用手势指挥全班一起跟唱,顿时歌声震天,飘出窗外,传遍校园。唱完《字母歌》,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课堂迎来所需要的那种氛围。
字母背得滚瓜烂熟,歌曲唱得好听动人。接着我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在笔记本上按字母表的顺序标注字母的音标,他们边写边又说是“小菜一碟”。最终,全班竟然没有学生能准确无误地标注字母的音标,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分不清字母与音标。初学英语,给字母标注音标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学生的字母“形音”转化思维得不到足够的融会。学生如果能及时有效地认读和分辨,就能避免日后单词拼读中的“形音”混淆问题。因此,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分清字母和音标,明白字母是单词书写或印刷的符号,并不能直接用于拼读单词。掌握拼音文字的关键环节在于活用单词“形音”的变化规则,唤醒拼读单词的意识要从拼读知识融会中开始。
2.任务引领 分辨词的特征
在分辨元音、半元音字母以及辅音字母时,很多学生竟然也做不到。我要求他们写出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学生一头雾水!
任务1:以字母a的音标/eI/为例,请写出字母a在单词拼读时的不同发音。
面对任务,学生感到有困难,不能顺利写出。
任务2:请拼读下列单词name、class、map、watch、village、cinema,并标注单词中字母a的读音。
在标注/eI/ /ɑ?/ /?/ /?/ /I/ /?/这些音标时,学生似乎概念模糊;我让他们将单词的“形音”对照时,他们才若有所悟。
任务3:根据字母c的音标/si?/,写出其在单词中的拼读音标。
当然,有的学生仍旧茫然。针对come、cinema、musician这些单词,当我引领学生对照读音/kΛm/ /`sIn?m?/ /mju?`zI?n/,分辨辅音字母c在这些单词中所对应的拼读音素/k/ /s/ /?/时,他们说:“英语单词的读音奥秘太多了。”
在从标注字母的音标到写出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再到学习48个音标,修复单词的“形音”变化规则的过程中,小琳同学说:“英语单词有这么多学问。以前听录音,学生词,我只是按照要求一个劲儿地读啊,背啊,写啊!小学时,生词少,单词旁边有插图,句子简单,一学就会,每次考试我都得满分。初中时,课文中的生词增多了,遇到生词我不会拼读,久而久之,就跟不上上课的节奏了,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3.“形音”融会 经活脉通
从诵读字母到写出音标,再到标注字母在单词中的拼读音,这一系列的语音修复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和分清字母、音标以及音标构成单词时的各种概念和转化关系,消除单词记忆所造成的恐惧心理,得心应手地拼读单词。
修复拼读技能,似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其实不然。看似复杂化的认知教学本该在初学英语时完成,当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突破拼读难关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生成的目的,但学生往往错失良机。在初中需要完善拼读技能时,学生接受的拼读技能的强化力度不够,导致拼读滞后;而靠录音听读或带读学单词,学生不能建立充分的拼读思维意识;如果没有单词的音频辅助,认读单词时拼读转化思维就不能同步,学生难以认读单词,记忆中的单词错误迭出。
然而,无论学生的语言天赋如何,一旦打通语音拼读的“经络”,就能经活脉通,一通百通。因为语言学习不需要靠很高的天赋,学生只要学习得法,练习得当,勤于动脑,就可以获得语言技能,实现语言的学习价值;进而再深入学习,修身养性,实现语言的育人价值。这样,学生越学,语言能力就越强,兴趣就越广,思维就越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