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比高低 忐忑不安

面对自己的课堂,我困惑:新理念、好理论难以在我的课堂上派上真正的用场。更令人感慨的是,我的课堂与所观摩的课堂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将专家学者的先进理论用于指导我的课堂,照搬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与平行教学班拉开了距离。酸甘苦辛咸五味俱全,一起涌上心头。然而,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寻找原因,了解和分析广州地区英语教育现象和教学现状,翻阅报纸杂志,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同时我了解到,广州市内以及郊区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很高,有的学校上早读课时,讲台上放着双卡收录两用机,让学生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节目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英文节目。教师就所听内容用英语提问,学生用英语回答反馈,讨论之热烈,令人羡慕。他们开展的英语教学的确与世界同步、与生活接轨,而对比我校的生情,真是望尘莫及。目睹了这一切,我忧心忡忡:怎样搞教育?怎样搞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授课效率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呢?

后来我了解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等学校的教师教研底蕴深厚,他们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论文以及学生在竞赛中获得的奖项比比皆是。在英文报刊上,我也常常看到这些学校教师撰写的文章,佩服至极,深感他们非同一般。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从教,一位教师如果没有坚实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没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作基础,就难以立足于教育之林,或迟或早会被淘汰。

在调研和查阅资料时我也发现,我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状况与全国不少学校的英语教学状况大致相当。因英语师资的严重缺乏和没有统一的一条龙英语教材等原因,英语教学状况与国家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速度极不协调,不能同步,甚至滞后。面对这种现状,我没有停步,没有退缩,而是努力挖掘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语言学习的潜能。

我们常说,需要乃发明之母。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并非是他天赋的反映。许多人都很有天赋,但愿意接受艰巨挑战的人实际上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不会将自己置于严苛的环境下,即让自己心生恐惧与卑微的残酷环境。事实上,将自己置于有巨大压力的位置上,这种压力要么成就自己,要么摧毁自己。这是一种能够让身临其境者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弱点,开阔眼界的好方法。这一过程当然并不美好,但它却能改变自己,最终使自己崛起,成为一个全新的、更加美好的自己。要接受一些超越自己当下能力的艰巨挑战,就要背水一战,堵死退路,勇往直前。

随着中考自主择校政策的实施,优秀学生纷纷涌入广州各地的名校,而我校迎来的成绩优异者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英语学科低分者居多。他们不是英语启蒙时语音不过关,难以坚持学习;就是学习过程中受刺激,毅力不坚而放弃,得过且过混日子;还有的是受到成绩下降的打击就此一蹶不振;更多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种种因素阻碍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开展,造成众多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如果教学上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就会应付英语学习,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1.专家的调查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培训专家周文筑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课程的研究。他就高考模拟考试所涉及的考纲词汇对广州和深圳两市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进行了多项问卷调查。

2014年3月和4月,对广州、深圳6所高中共计1697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其中1171人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词汇不过关。其中一名学生在反思中写道:“这次模拟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许多单词我不认识,写作时我不会写单词。”

2015年4月,对广州几所中学1516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约68%的学生认为,英语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主因是词汇不过关。

2016年3月,对广东省云浮市某中学学生在广东省适应性考试中英语失分情况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全校697名学生,因词汇原因失分的411人,因语法失分的182人,因其他原因失分的104人,考试成绩不理想者,仍归咎于词汇。

2016年,就“你是否能根据读音规则记单词?”对广州、深圳几所高中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在高一和高二年级4105名学生中,有2786人(约68%)说“不能”;在省属示范性中学高三年级1017名学生中,有36人(约3.5%)说“不能”;在其他中学高三年级1493名学生中,有953人(约64%)说“不能”。

另外,对甘肃省武威市某省属示范性高中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一年级50%多的学生不会拼读单词,只是靠死记硬背、听录音或带读的方式记忆单词。

调查结果发人深思。高中学生不能按英语拼读规则科学地记忆单词,其主因是在小学、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未能解决单词读音及其拼读问题,使得这一问题延伸至高中,甚至大学阶段。

2.生情分析

我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带着初学英语时所形成的模糊的拼读意识认读单词。初中时,课本词汇激增,学生应接不暇,既不能独立拼读,又缺少构词法知识助解。他们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单词中的字母不是丢三落四,就是颠三倒四。到了高中,初学教材每单元就有五六十个生词,文本满眼尽是生词,词句难以整合,阅读受阻,词汇成为学习的障碍。常见的学生类型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类型:想学习但基础薄弱型。

学生1:小霞同学在英语读音上有很多问题,一开口读英语就读不准单词,读语句没有重音,我刚纠完错,她重新读还是读错,习惯难改。例如,我针对out纠错正音,说明道理,她明白错因,但遇到含有out的单词她仍旧读错;再纠正练习,误读仍难以改正。

学生2:小恩同学不能正确读出/au/ /ei/ /e/ /?/等元音。朗读单词时,他发音模糊,并在单词旁用汉字标注谐音字。例如,在outdoor、gratefully、elevator、transport等包含这些元音的单词旁写着密密麻麻的谐音汉字,我让他拼读这些单词时,他混淆了字母在相应单词中的读音。

学生3:“老师,我要像读汉语一样读英语,可是我怎么朗读都做不到,我读出的英语跟录音相比差别很大。老师,我究竟该怎样学才能学好英语?”小赖这样对我说。

听到小赖说出学习英语的这些苦恼,我倒高兴起来。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转变很快,有了思考,有了想学好这门语言的信念。尤其是她认识到了学习英语跟学习汉语一样,要张开口、发出声才行。但是,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让她翻开单元中的文本进行朗读。她读得很吃力,每个单词都有发音,但发音不全。接着我让她听文本的音频,指导她跟读,但音频的语速快,很多单词她只能跟读一半的音,并且发音模糊。

其实,学生在读英语时会遇到较多的读音问题,一是拼读技能障碍,二是方言因素。例如,粤语方言区的学生在读包含/n/和/l/的单词时,容易把二者的发音混淆,将/n/误读成/l/,如将单词kindness/`kaindn?s/读成/`kaindl?s/;英语中的/n/和/?/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前鼻音和后鼻音,而粤语方言中没有这一区分,这就导致学生经常分不清/n/和/?/;粤语方言中没有/r/音,很多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就用类似的音代替,如在读“rose”“sorry”等诸多单词时,他们会把/r/误读成/l/。可见,学生最初的语音模仿不过关,拼读思维不同步,就会导致误读音迁移,误读音和方言阻碍着学生的正确拼读与发音。

上述案例的共同特点体现在,学生拼读失误,导致英语学习中困难重重,对遇到的困难颇为发愁。焦虑、怅惘中令人欣喜的是,他们渴望学好英语的劲头很足,如果引导得当,再加上其自身的努力,他们日后大都能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中坚力量。

第二种类型: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型。

一些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仍不会拼读单词,张不开口,发不准音,读不出声,词汇量小,句法知识欠缺,因而读不懂语句;普遍一接触英语就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渐失,得过且过。如果学习上不做根本性的努力,教法不得当,他们就容易成为学习中的落伍者。

第三种类型:自暴自弃、被动型。

这类学生被迫读高中,对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主观上不努力,上课睡觉,下课活跃。上课时,他们找不到课本和学习资料,即使书本在眼前也懒得翻阅,即使翻开书本也找不到全班同学朗读文本的出处。记得2012年,我们首次为学校赢得了“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此后,我本该轮回高一教学,但周丽红校长把我安排到高二把关。起初,一贯一上课就趴课桌的小富同学,在我上课时直起了腰,抬起了头。轮到他读英语时,他读得很吃力,跟读时我发现他音质好,就称赞他有学好英语的潜质。可几天后,轮到他展示学习内容时他却发起了脾气,说我跟他过不去,故意刁难他。从此,他一上课就又像以前一样趴课桌了。经过调查我发现,他从小受溺爱娇惯,不努力学习,自信心受挫,而自尊心很强,不服约束和管教。经过我耐心引导,他终于拿起了课本,高考英语成绩有很大进步。毕业后他参军入伍,服役后受母校邀请当起了高一新生的军训教官。校园中我们相遇,他侃侃而谈,谈起往事,十分悔恨以前在校时的表现,他说要弥补丢失的一切。

3.学生是“教学资源”

面对这样的生情,20多年间,我不断探索适合校情和生情的英语学习途径和教学方法。无论学生属于哪一类型,他们能来校就读,就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的问题“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状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如果从有效教学生成性资源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那么学生的所有问题与困惑、情感与体验等都是课程资源”[1]。教师如果能凭借智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生成性教学资源,挖掘问题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努力创造条件,就能让学生在与问题的对话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必须先从语言学习的源头找“兴趣”。我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语言潜能,从思想认识上加以引导,并从思维训练方式上加以跟进。此外,开导和说服学生常常是比较好的办法,这能让他们懂得:我们为什么学英语,学英语究竟学什么,学英语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如果不学英语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同时,我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使学生清除思想上的顾虑和障碍,厘清学习思路,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投入学习。

在教学中,我运用“促思融会”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就是促进自己思维发展的过程,从而促使自己多维思考,迫使自己通过学习多掌握一种思考方式;并且强调英语学习中必须运用所学知识融会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这样才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