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指南

一、培训目标

本培训的适用对象为各级教育管理者、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摘选其中的部分章节(如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第七章),组织家长培训活动。通过本培训,参训者能够:

①掌握社会情感学习的基本概念、重要意义以及在学校中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具体做法。

②理解学生需要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能够解释社会情感能力六个维度的理想状态,分析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实状况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掌握帮助学生发展社会情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③掌握学校实施社会情感学习的主要步骤与途径、措施。

④理解校长需要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掌握校长提高自身社会情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⑤理解教师需要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掌握教师提高自身社会情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掌握教师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

⑥认识家庭环境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家长应具有的社会情感能力,掌握帮助家长提高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策略。

⑦识别、了解特殊需求儿童,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及其社会情感需求,掌握如何为特殊需求儿童提供额外的社会情感支持。

⑧理解监测与评估学校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掌握如何根据自评结果改进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共分为八章,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0-1所示。

第一章,社会情感学习与项目介绍。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几个方面整体、宏观地介绍社会情感学习。

第二章,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学生。主要描绘需要培养的理想学生的形象,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及实现的路径。

第三章,社会情感学习如何在学校实施。从描绘学校共享愿景、建立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支持性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校如何从整体层面实施推进社会情感学习项目。

第四章,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校长。从理想学生形象出发,探讨校长自身形象的设计,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明确校长努力的方向及实现的路径。

第五章,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教师。从理想学生形象出发,探讨教师自身形象的设计,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明确教师努力的方向,并结合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家长(监护人)的社会情感能力提升。说明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描绘儿童心中的家长形象,说明在家庭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家校合作推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路径。

第七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主要探讨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面临的问题,探讨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第八章,社会情感学习的监测与评估。对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理想学生形象的描绘、社会情感学习在学校的实施、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校长素质与能力建设、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教师素质与能力建设、家长的社会情感能力提升以及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进行监测与评估。

图0-1 《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体系

三、培训的时间安排

每期培训时间为4天,每天的培训时间建议为9小时(包含3小时的课间休息、午餐和午休时间)。培训者可以根据本地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及基础设施条件安排每天的起始时间及休息时间。建议培训时间安排表见表0-1,但具体时间安排可由培训管理者和培训者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

建议4天的培训连续进行。在每个时段的培训活动开始之前,培训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组织热身、游戏活动,此外,培训者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安排晚间讨论或预习/复习作业。

表0-1 培训时间安排表

四、培训者和培训准备

(一)确定培训者

由于培训内容较多,建议每期培训至少由4名有经验的、接受过培训的培训者合作承担完成。培训者需要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基本理念及《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的主要内容有清晰的把握,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教育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使得培训内容更贴近和联系当地的学校实际。此外,考虑到各章节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建议各位培训者分别承担不同章节的培训内容,在专业特长上互相补充和完善。

(二)准备培训材料

在每期培训班开始之前,培训者需要通读《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准确掌握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好充足准备承担各个章节的培训任务,并根据《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的内容要求,提前准备培训讲稿。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对照本培训手册中的内容要求,建议培训者提前准备每个章节培训所需的幻灯片演示文稿,分发材料、表格等。

幻灯片演示文稿和分发材料的准备,需要参照《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的内容要求。此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训者也可以适当增加体现当地情况和反映当地问题的内容,如本县、校的教育基本情况,有关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调研结果等。

关于幻灯片演示文稿的准备,建议遵循10—20—30原则,即每10张幻灯片适用于20分钟的培训,字体不小于30磅。为了让培训内容更具吸引力,建议在幻灯片中根据需要增加图片、表格、动画等。考虑到停电、技术故障等因素,建议除了幻灯片,培训者需要准备好备选方案,如提前打印纸质培训讲稿等。

(三)查看培训场地,准备培训文具

培训场地需要足够宽敞和舒适,以方便参训学员自由参加参与式的培训活动。建议在培训场地中,桌椅可以灵活调整和重新摆放,配备投影仪、屏幕、电脑等设施设备,并提前准备大白纸、白板笔、彩色笔、小型便笺纸等培训用文具。

本培训手册中的附录部分,就每一章节的培训内容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文具,附有详细说明,建议培训者在培训之前参照准备。

(四)了解参训者

在培训之前,建议培训者通过查看报名表、签到花名册等方式,提前了解参训者的基本信息,以及以往参与相关培训的经历。这些可以帮助培训者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活动,使得培训更有效果。

(五)安排培训助手

在培训之前,培训者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培训助手。培训助手需要承担的工作包括但不局限于:负责培训期间材料的发放和回收,电脑等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适,培训评估表格的发放和回收,参训者发言和讨论的记录及整理等。

五、培训实施建议

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者需要努力营造安全、舒适、社会情感支持的培训氛围,让每一位参训者能够安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①对于参训者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建设性的反馈。不嘲笑、批评参训者,鼓励参训者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完成培训任务,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在培训过程中,与各个参训者和小组保持眼神交流。关注到每一个小组和个体的学习情况,尽可能避免个体掉队或游离于小组之外的情况发生。

③在不同单元活动中,可以交换分组,让参训者有机会和不同的人在同一小组工作,分享和交流观点。

④尽可能向参训者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予参训者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

⑤在开始一个新的单元之前,建议说明该单元与整个培训活动及前一单元之间的关联,并尽可能结合实际举出具体实例,引出新的单元。

⑥在结束每一个单元的培训之前,总结本单元的要点,并提出本单元的思考问题,根据课堂剩余时间鼓励参训者在课上回答或课后思考。

⑦如果有参训者不愿意表达或分享自己的观点,不要强迫,鼓励他们尽可能地表达,培训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他们通常会因受到足够鼓励而愿意表达;如果有参训者经常抢答问题,培训者需要注意,尽量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⑧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在下午时段的培训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一些破冰、热身和游戏活动,帮助参训者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参与培训活动。

本手册的附录部分,列出了针对各个章节的具体培训指导建议,方便培训者参考以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

六、培训评估与反馈

在培训开始之前、培训实施过程中及培训结束后,培训者可以组织参训者填写评估表格,以及时了解参训者的需求和培训的效果,做出必要的调整。表0-2列出了建议使用的培训评估和反馈,具体工具参见本手册附录。

表0-2 培训评估与反馈常用工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