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会情感学习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它强调社会情感能力是儿童成长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应有的学习内容。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正深度融入这种综合改革的大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整体系统地来思考和破解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促进基础教育自身完善和健康发展。在基础教育发展综合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解决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只注重学生智力提升而忽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重教学、轻育人”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小学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通过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教育内涵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西部的重庆、广西、贵州、云南和新疆五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五个县合作开展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项目以校长培训为抓手,通过提升校长的领导能力,围绕建设学校制度、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校本课程和建设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改进学校管理,旨在使学校内外形成“儿童为本,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要有效地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首先应该形成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基本认识,即了解社会情感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社会情感学习、如何在学校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相关活动,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培训让一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掌握的重要内容。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直接领导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国家级专家团队结合过去几年来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和积累的案例,组织编写了这本培训手册,通过各个有机串联的培训活动,整体介绍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基础,如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的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如何在学校中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如何支持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以及如何监测与评估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学校中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在手册编写和使用的过程中,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专家团队成员调集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邀请来自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的人员、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校长和一线教师一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培训手册的内容更是经各级培训活动试用后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其中,培训指南、第一章,毛亚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章,龙登丽(云南师范大学);第三章,李泽林(西北师范大学)、闻待(广西师范学院);第四章,陈静(云南师范大学);第五章,江净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第六章、第八章,谢笠(贵州师范学院)、陈恬(贵州师范学院);第七章,左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这本培训手册面世之际,我对大家的辛苦付出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这本手册在编写和审定过程中,受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原调研员黄贵珍女士的关心与重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处处长苏丽文(Margo O'Sullivan)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处原处长拉塔·孟宁(Lata Menon)女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项目专家郭晓平博士及教育项目官员王超女士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与学校管理改进(71373028)”对本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给予的资助。
这本培训手册主要面向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也可以供校长和中小学教师自读、自学,还适用于社会情感学习和学校管理改进领域的研究专家、学者。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刚刚起步,由于研究小组的水平有限,书中展现的内容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在学校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所需解决的全部问题,在此敬请读者理解。同时,也希望您及时提出宝贵建议,以便我们今后将研究工作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