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为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始终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师德素质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着力点,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意见》和《“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中小学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方案》等文件,在全省五十余万中小学教师中扎实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围绕践行师德,优化师德教育

(一)开展主题教育,进行“五比五看”

全省各地各校每年开展一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以“五比五看”为主,比爱岗敬业,看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教学的实绩;比关爱学生,看理解学生的态度和关心学生的行动;比教书育人,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实际水平和业绩成果;比为人师表,看文明守纪,无私奉献;比终身学习,看自学和教学研究的行为和实效。着力解决现行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主题教育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和实效,分为学习讨论、反思评议、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围绕“在学习基础上反思,在反思基础上践行”,抓实八个环节:学习环节分《规范》解读、自学、讨论三步;考核环节严格过程参与体验和终结全员测试;问卷调查环节主要面向学生和家长;反思自查环节必须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民主评议环节紧扣“五比五看”人人过关;师德承诺环节要向学校签订承诺书;整改方案制订环节要点是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举措;建章立制环节关键为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培训“第一模块”,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师德

将师德建设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推动教师的师德水平与业务水平同步提高。在全省第三轮“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五个专题全员培训中,每个专题的第一模块均为师德研修,注重将师德规范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引领教师,以学定教,服务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五个专题中师德培训模块分别是:备课与师德行为、教学中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等。将调整师生关系与改进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师德养成落到教学中,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师德,确保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发挥榜样作用,在学习先进中践行师德

坚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评选与表彰制度;每年教师节期间开展师德教育宣传周活动,借助板报、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的模范事迹;定期开展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活动和师德论坛;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促使广大教师在学习先进中“因感动而践行”。

二、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对辖区内师德建设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校长为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同时,实行责任追究。坚守底线要求,从现实环境和教师实际出发,将师德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师德行为,根据新《规范》要求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师德问题,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提出20条禁令性要求,使践行师德有刚性要求,落在实处。

三、落实三项机制,保障践行师德

(一)强化师德责任追究机制

对师德建设工作推动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对师德总体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同时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二)完善师德考核奖惩机制

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师德进行鉴定并存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校长任用、教师晋级、先进评定、绩效工资发放以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把师德作为新进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评选和教师职务评聘以及教师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三)健全师德监督制约机制

把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凡是师德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学校,一律不得获得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面向社会公开师德举报电话、设立师德举报箱、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向家长发放师德评议卡等,学校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议。

四、抓好三个结合,加强队伍管理

将师德建设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在绩效考核中,坚持把师德放在第一指标,注重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单列四条违反师德行为,居其一者,可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等次,促使教师严守师德规范。

将师德建设与办学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从招生行为、办校办班行为、教学行为、教师行为、收费行为、教材管理等方面提出25条规范性要求。在敏感区域约束规范师德行为。

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管理相结合,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诫勉,有效引导了教师从一言一行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