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研究文献检索

一、教育文献检索的意义

教育文献检索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并以文献的形式保存下来。

在开展科学研究前,通过文献的搜集与分析,能够充分、全面地了解研究问题的现状,从而对研究问题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哪些是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而选定最有意义并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在科学研究的开展过程中,文献的查阅可以帮助有效地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涉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研究提供充实的数据和材料,从而能够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启发创新思维,开拓研究思路,同时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效益。

在科学研究的总结阶段,利用文献检索寻求支持研究结论的理论事实依据,可以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证明。同时,还可以为研究提供可以核查、比较、对照和鉴定的事实和数据资料,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二、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

教育文献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一)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的一种查找方法。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查全率高、漏检率低,但时间效率不高,费时费力。此方法多用于范围比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二)逆查法

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时间逆序,由近及远的查找方法。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出现文献的漏检。该方法多用于新兴课题研究的文献检索,因为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

(三)抽查法

抽查法是根据检索课题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发展特点,着重查找某一时期(几年或几十年)文献资料的方法。例如,要查找有关“精品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资料,就应查找近十年的有关索引,因为精品课程是2003年开始启动建设的。

(四)引文查找法

以已掌握的文献及其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从已有文献后附的参考文献目录入手,逐一扩检原始文献,再从原始文献后的参考文献中进一步扩检,如此反复地向前追溯检索,从而获得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5]例如,要查找“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论文,在没有工具书的情况下,利用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的文献《近五年来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新进展》,可以找到相关文献23条,根据这23条文献,逐一追溯其参考文献,可以找到相关文献79条。该查找方法的特点是文献涉及范围集中、文献获取方便迅速、易获得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以及主观随意性,易导致获得文献较杂乱,且文献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

(五)综合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达到检索目的。

无论使用哪种检索方法,正确的文献检索要求是:一是查找文献要准确,即查准率高;二是查找文献要全面,即查全率高;三是查找文献内容要专深、多样;四是查找文献要速度快。

不同的检索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的学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检索要求,其检索方法也不尽相同,切忌盲目使用。研究者应根据研究实际进行选用。为了获得更全面的检索结果,研究者也可以分期、分阶段交替使用各种方法,取长补短。

三、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

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包括检索要求的确定、检索工具的选择、检索关键词的确定、检索结果分析记录、文献的获取等。

(一)检索要求的确定

文献检索之前,首先要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确定课题涉及的学科、检索的年限、文献涉及的语种和文献类型等要求。例如,确定查找学科范围,是要取得有关某一问题的所有文献资料,还是只要一段时间内的文献资料;是要获取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对某一问题发表过的文献资料,还是只要某一学者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6]

(二)检索工具的选择

明确检索要求后,应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传统的手工检索方法主要包括图书馆目录索引的查阅、《全国报刊索引》等工具书的查阅、教育报刊和专著的查阅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也已经逐步数字化,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也逐步转换为电子数字型文献。

1.常用的检索工具

(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一种有关引文统计的国际性大型索引工具。

(2)《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收集著名国际会议、座谈会、研讨会和学术大会发表的会议论文。

(3)《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on the Web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网络版期刊引用报告,包括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

(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CSSCI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2.常用中文期刊论文数据库

(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中国知网建成的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及各类工具书、古籍(国学宝典),等等。

(2)万方—数字化期刊(http://www.wanfangdata.com.cn/),以科技类核心期刊为主线,收录国内自1998年起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5 600多种。

(3)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http://www.cqvip.com/)。收录期刊总数12 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 957种,文献总量3 000余万篇。

3.常用电子图书数据库

(1)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www.chaoxing.com/)。超星数字图书馆包含中文电子图书100万种,内容涉及计算机、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数学、工业技术、生物科学、医学等二十多个大类;提供检索功能及分类索引,可在线阅读全文。阅读时,可检索、识别、打印、下载所需的全文图书。

(2)书生之家(http://edu.21dmedia.com/)。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中国信息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的,集数据库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与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它集成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CD等,从载体上说囊括了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各种载体的资源。

(3)读秀中文搜索(http://www.duxiu.com/)。“读秀”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深入到图书章节和内容的全文检索,部分文献的原文试读,以及高效查找、获取各种类型学术文献资料的一站式检索。

(三)检索关键词的确定

检索关键词是根据检索要求概括而成的简洁词语。关键词的选择要能够准确反映研究主题的检索要求。为了提高检索的有效性,可以提炼出3~5个关键词。检索时为提高检索的查全率,除了检索关键词外,还应检索关键词的相似词,有时还需要检索与某些关键词相反的词语。

(四)检索结果分析记录

无论使用何种检索工具和数据库,文献检索均需检出结果。通过对检索结果的阅读,剔除无关文献,保存并记录有用的文献检索记录。

(五)文献的获取

最后根据需要获取文献原文,并按照文献类别,分门别类进行保存。

四、教育文献的鉴别和整理

通过文献检索获得大量文献资料后,需要对文献进行鉴别、整理归类。

(一)教育文献的鉴别

教育文献的鉴别主要指的是对搜集的教育文献真伪进行辨别。文献是开展文献研究的基础,因此,鉴别文献的真假非常重要。若研究的依据是伪文献,那整个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文献真伪的鉴别包括文献本身真实性的鉴别和文献内容真实性的鉴别。

研究者在利用文献时,首先应确定这些文献是真实的,还是伪造的,或者是经人修改过的。[7]主要是对文献的作者、版本的鉴别。

验证文献本身的真实性后,需要进一步鉴别的是文献内容的真实性。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鉴别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文字性文献互证,若不同文献中记载的同一事件时间、过程、有关人物记载不一致,则需进一步核实。

二是用实物来证实文字性文献。

三是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和文献形成时的具体环境来判断作者记述的客观性和倾向性。[8]

(二)教育文献的整理

教育文献的整理归类,指的是对文献检索获得的大量无序的文献资料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文献系统化,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文献的分析概括。

文献的整理归类可根据研究实际需要进行,如可按照时间、内容、主题、性质分类,也可根据文献的共同点或相似性进行归类。如为了研究《教育研究》杂志载文情况,将其2003年到2013年所载文章按年度进行划分,每类中的文章按其研究主题进一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