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原因
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是教育行政组织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活动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和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下,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情况相当普遍。所谓效率,是指所完成的任务与时间、人力和物力消耗的相对量,或者说完成任务与所用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比例。效率是对完成任务的速度和成本的数量要求。效益是就所完成的任务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言的,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人力、物力的耗费同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对值,这是对所完成任务的质量要求。效率和效益是衡量行政机构工作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尺度。没有高的效率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效益,而缺乏好的效益,所谓高的效率也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因此,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保障。
一般说来,制约行政组织效率、效益的因素主要有:①行政组织结构合理与否;②行政工作程序安排设计因素;③行政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因素;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分析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原因,主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职能实现不力;②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组织的职权范围不很明确,从而导致机构层次多、部门林立、机构中人浮于事的现象;③教育行政组织的领导者及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较差,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干部结构不合理。
二、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精简机构和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改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低,效益小的主要措施。
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管理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又指教育行政组织为实现其任务而进行的职务活动。
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计划、组织、监督控制、指导服务等方面。计划职能是指确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和程序。组织职能是指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教育系统的机构及机构的管理。监督控制职能是指为了保证计划顺利进行而采取的适当措施,以免出现偏差,偏离目标。监督控制主要采用行政监督和法律监督。指导服务职能即教育行政组织为下一级行政组织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信息、协调、资助及专业性技术指导与建议等,在决策环境和管理条件上施加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要求教育行政组织改变以监督控制,特别是对下级教育行政组织和教育机构直接控制为主的职务活动,突出计划职能和指导服务职能的发挥,以调动下级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机构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也是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组织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
2.使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
教育行政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机构臃肿、重叠、人浮于事是助长官僚主义、影响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的客观原因。因此,要建设一个高效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关键在于进行精兵简政,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也就是说,所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数量、层次划分、规模大小都要有利于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的实现。不能因人而设,也不能因一时需要而随意乱设。从这种观点出发,管理现代教育事业的教育行政组织必须是精干的,为此,多余的可有可无的机构应该取消,重叠的应该合并调整,这是目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现代教育管理组织系统应该是一个由决策中心、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构成的有机管理整体。决策部门的领导人不能多,多必然政出多门,执行系统人员应较多些,且应是实干的。监督反馈系统规模可以比执行系统小些,从职能上讲,监督反馈关系应检查监督指令执行的情况,并将情况反馈到决策中心,以便决策中心修正和完善指令,进一步指挥执行系统。从中可见,监督反馈系统的强弱是教育行政组织活动能否有活力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上,决策、执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员冗多,而监督反馈系统则很不健全,机构少,人员不足,应该在实现教育行政组织的合理化过程中逐步加以改善。
3.提高教育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的另一个措施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这是因为制约行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指心理方面固有的特点和胜任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为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智能素质。建国以来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对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明确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在文化业务素质方面。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与其所从事的管理业务工作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国外一般都通过对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学历资格要求来加以明确规定。我国1993年10月正式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但其实施尚处于起始阶段。此外,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体制转化的深入推进,也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提高面临着许多问题。从总体上讲,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通过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务员制度,特别是大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去实现。
思考题:
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2.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行政组织的结构?
3.各级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是什么?
4.分析说明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5.分析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6.如何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1] [美]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等.管理学.黄砥石.陶文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
[2] 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33
[3] 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34
[4] 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劳动人事部干部教育局,天津人事局组织.行政管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 国家教委从4月1日起按新的机构设置运行.中国教育报,1989.3.25
[6] 苏梅凤,卓松星主编.中国公务员制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