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争论
关于自我指导学习理论(Self-directed Learning,SDL)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40年。但是直到1960年以后,它才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而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该研究领域都是热而不精,表现为“概念化程度不高、定义不明确、研究不充分、理解具有尝试性”[1]。霍利(Houle)、诺尔斯等做了先导性的奠基工作,后续的研究则主要围绕目的、过程和评价等展开。
霍利是该理论的奠基者。他采用访谈法,根据参与的原因把成人学习者分为三类:(1)目标导向者,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些最终目标而学习;(2)活动导向者,他们为了交际和友谊而参加学习;(3)学习导向者,以学习本身为目的而学习。这种分类方式对后续研究有很大影响。他的学生诺尔斯和塔福(Tough)等都是在其基础上展开研究的。
诺尔斯在其专著《自我指导学习》中对自我指导学习作了概念界定,并谈到如何通过学习契约来开展学习。诺尔斯将自我指导学习视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依靠自己或者他人的帮助,主动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学习目标,识别学习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并评价学习结果”[2]。他在成人教育学的第一条假设中也提及自我概念和自我指导的思想。
然而,塔福才是第一位对自我指导学习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学者。他在《成人学习计划》(The Adult's Learning Projects)一书中把自我指导学习看作一种学习方式并做了全面的、详细的阐释。通过对66个加拿大人的自我学习计划的研究和叙述,他认为学习普遍存在,是成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人学习具有系统性,但是不一定要依赖教师或教室[3]。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成人学习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他们三人的研究还停留在基础性、先导性和经验性的状态,即使是塔福的研究也没有真正揭示成人自我指导学习的过程。
早期的研究者对自我指导学习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这些研究旨在证实自我指导学习在成人学习中的普遍存在性及其过程。关于揭示自我指导学习的本质、模型建构、评价学习效果的研究直至今日都仍在探索之中。下面从目的、过程、评价和研究现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加以述评。
梅里亚姆(Merriam)等把研究SDL的目的分为三种:第一种目的是发展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诺尔斯和塔福等都是出自这一目的,布鲁科特(Brokett)等也抱有同样目的,他们建构了自我指导学习的个人责任导向模型,该模型的前提就是人类的本性基本上都是好的,成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第二种目的是培养质变学习。梅茨罗(Mezirow)认为质变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批判性反思。批判性反思即是“通过(个人所处的)历史、文化和个人生活史去理解自己的需要、欲望和兴趣等”[4],这正是获取自我指导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需要帮助成人获取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第三种目的是促进解放学习和社会运动。布鲁克菲尔德和科林斯(Collins)都提倡对自我指导学习进行更具批判性的、政治性的分析。
自我指导学习的过程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多过程模型。最早是塔福和诺尔斯提出的模型,该线性模型包括诊断需要、确认资源和学习计划、结果评估等环节,但是都只考虑了学习者。在20世纪末期出现的模型中,研究者不仅考虑到学习者,也考虑到学习策略、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自身的性质等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格罗(Grow)建构的“自我导向的阶段模型”。这是一种旨在研究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和学习控制能力的“指导性”过程模型。格罗把学习者区分为依赖、自我指导等阶段,并提供了一个用于区分学习者所处学习阶段的参考矩阵,以便一方面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进而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自我指导学习;另一方面使教师可以针对学习者所处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评估也是SDL研究的一个重点。学习者自我指导学习能力的测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测量学习者的准备度,一种是测量学习者的人格特征。这两种测评工具都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凯蒂(Candy)研究了自治力和自我指导能力的关系,他发现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治力可能会有所变化。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学习,并不意味其“在新的领域中也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自我指导学习;在学习计划的新阶段,定位、支持和指导对任何人都是必要的”[5]。
[1] Philip C.Candy.(1991)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San Francisco & Oxford: Jossey-Bass Publishers.2.
[2] Knowles.(1975) Self 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Chicago: Follett Publishing Co.18.
[3] Tough, A.M.(1979) The Adult's Learning Projects: A Fresh Approach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dult Learning (2nd ed.).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7.
[4] Mezirow, J.(1981) A Critical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32(1): 4.
[5] Philip C.Candy.(1991) 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San Francisco & Oxford: Jossey-Bass Publishers.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