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要学点教育理论[1]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批评,教育理论工作者脱离实际,或者说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实践。这里恐怕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教育理论工作者没有去研究教育实践中的理论,而是关在屋子里研究纯粹的空洞理论;二是说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特别是缺乏科学实验,因而对教育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只能作空泛的议论,缺少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内容。这两种问题都存在,确实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注意认真解决的。
什么叫理论?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了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因此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这是很明白的道理。但是,理论又是有层次的。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大类。应用理论较贴近于实际,是具体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理论有时表面上看来与实际缺乏联系,但实质上它对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重大的基础理论的产生往往会改变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和方向。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人体基因的发现,社会科学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等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衡量理论是否脱离实际,不能用眼前它能否指导实际活动为唯一标准,而要看它是否贴近真理。当然,它必须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但是这种检验不是一时一事的,往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阶段。
教育理论也可以分为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两大类。教育哲学就属于基础理论一类。它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作哲学思考和解释。它不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问题,而是解决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认识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因此,教育哲学虽然不能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但它却指导着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例如,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就会影响到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影响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又如,对人才观的认识就会影响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
我认为,当前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理论远远落后于我国丰富的教育实践,表现在教育实践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得不到理论的解释,表现在教育实际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总结,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理论还不能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改型中指导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教育实践也有脱离教育理论的现象,表现在许多教育实际工作者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修养,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理论确有落后于教育实践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的),但是经过几千年来教育理论家、教育思想家的总结概括,已经有较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有些教育理论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接近真理的。但是,不少教育实际工作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没有学过教育理论;有些同志甚至轻视教育理论,似乎教育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认为教育理论讲的一套都是脱离实际的,有时甚至听都不想听。一方面不学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又批评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际,这种现象正说明某些领导缺乏理论修养之可悲。
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之一,它和其他社会实践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工作者要想透彻地认识教育规律,就只有投身到教育实践中去,同时注意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只有边实践,边学习,才能创造出能够指导教育实践的新理论,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可能的。
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领导干部学习教育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有学习了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教育理论修养对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其所以重要,不在于他们是否能用教育学教科书上的条条去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在于他们的头脑中有无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否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处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那样艰苦繁忙的年代里还抽出时间来撰写《矛盾论》和《实践论》等哲学著作,目的就是提高干部的理论修养,培养干部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干部,使全党干部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处理当时国内国际的矛盾,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学习教育理论,除了一般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外,还要有教育理论的修养,才能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才能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另外,如果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则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就会比较容易地上升为理论,比较容易做到教育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实践丰富多彩,我们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但是,由于许多教师缺乏理论修养,要把他们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就十分困难。所以,要丰富我们的教育理论宝库,要让教育理论真正能够指导实践,就需要从两方面努力。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深入教育实际,向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学习,同时亲身参加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从而把自己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光提倡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结合是不够的。如果教育理论工作者自己不参加教育实践,他不可能真正体会到优秀教师的经验的实质和丰富多彩,所以,许多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帮助总结的教育经验,总让人读起来感到枯涩和苍白;而许多优秀教师因为平时缺乏理论训练,他们自己总结的经验又让人感到缺乏理论的味道。因此只有两者真正融合,两者都把理论和实践融于一身,才能总结出内容充实、思想丰富的教育理论。
[1] 原载《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