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是培养人才的好形式[1]
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最大成就莫过于“终身教育”的提出。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已经不是只局限于学校范围内了,它扩大到全社会,扩大到人的一生。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现代生产的不断变革使得人们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生产带来的职业的变更。学校教育所给予的知识已经不能使毕业生一生受用不尽,需要全社会的教育来补充,因此在20世纪中期就出现了开放大学等继续教育的形式,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学习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是这个世界大潮流的一部分,但是它又具有中国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经济建设、民主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可是“**”却耽误了一代人,他们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迫切要求学习。北京市创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为这一代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真是一举两得。当然,现在它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只是为“**”耽误的一代提供学习机会,它越来越变成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办10年来取得巨大成绩,培养了众多人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己没有学校、没有教师,单凭考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高校毕业水平,能否保证质量,这是社会上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不能存在的关键。北京市的10年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严格制度、有没有严格的管理。我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工作发现,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严肃认真的。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委员大都是北京市几所著名大学的专家,开会讨论的议题多是质量问题,他们严格审查各专业的考试计划,聘请该专业有权威的学校为主考学校,认真地聘任专家为课程考试委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中心环节是自学。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自学只是学生单方面的活动,缺乏教师的指导是困难的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却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学生对教材中心内容要靠自己思索、自己理解,不受教师讲授的框框的限制,因此可能会学得更扎实,理解得更深刻。考试是对自学成果的检验,由社会承认。考试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关键,只有严格地组织好考试才能真正检验考生自学的结果。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始终抓住了两个环节:为了考生更好地自学,组织了助学活动;为了严格考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编制题库,使考试更科学化、标准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竟是新生事物,有必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在庆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十周年之际,向在自学考试工作岗位辛勤耕耘的同志致敬,并祝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1] 原载《光明日报》,199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