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国民教育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确立起来的。在欧洲国家,它代替封建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或者以资本主义关系逐步代替封建关系的结果。资本主义在欧洲国家的发展用了200年,从17世纪荷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始,并以19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结束。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没有发生人民群众用武装暴动的形式消灭封建关系的革命。德国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1905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关系,在这些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保存封建制度残余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在美利坚合众国,资本主义是随着第一批英国移民在北美建立新的国家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两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在没有封建制度的情况下确立起来的,因此资本主义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确立得最全面和彻底。

在各个国家,资本主义不仅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古典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长时期以掠夺广大的殖民地来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拥有无限的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垄断销售市场。其经济形势的表面稳定性并不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较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不得不在紧迫的历史时期内赶上自己竞争者的国家很快就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追上去,并要求在世界性掠夺中有自己的一份。如为了掠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前工业发展水平落后的日本和意大利,战后快速地赶上、超过自己的对手,并具有了高速度发展的工业生产。

各国资本主义关系形成的不平衡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教育政策和建立学校制度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影响。

机器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新的品质,掌权的资产阶级不得不给工人基本知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联系着的。但是,在建立小学网时,资产阶级关心的是教育制度如何为保存其阶级结构的基础服务。因此,在生产发展的需要和资产阶级企图保持教育的阶级性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弗·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指出了这个特点:“既然资产阶级所关心的只是工人的最起码的生活,那我们也就不必奇怪它给工人受的教育只有合乎它本身利益的那一点点。”[1]

19世纪下半叶,当帝国主义关系开始形成时,在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外,国立小学网建立,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在法律上实施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这个过程伴随着劳动人民为扩大受教育权和学校制度的民主化而做的顽强斗争。

在法律上规定小学义务教育的有:奥地利(7~14岁,1774年),普鲁士(6~12岁,1754年),法国(6~12岁,1882年),捷克(6~12岁,1774年),瑞典(7~12岁,1876年),英国(7~11岁,1870年),意大利(6~10岁,1877年),日本(6~14岁,1872年)。在美国,学校法律是由各州分别通过的(由于教育管理上的分权),从1852年开始(马萨诸塞州),持续到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也不同,一般从6~12岁,而在某些州到14岁。

有关小学义务教育的法律大多带有宣言性,绝不意味着所有学龄儿童都真正上学了。许多国家甚至到19世纪末小学教育还是收费的。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国立小学网所取得的一定发展并未动摇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垄断和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缺少少数民族的本族语学校、学校布局不均、私立学校的存在、中学和高等学校收费、义务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知识水平低、劳动人民子女的学校班级不全和死胡同[2]性质,这一切使劳动人民子女没有可能继续在完全中学和高等学校受教育。而为有产阶级的子女设有传统的学校(国立或私立的),授予他们完全的中等教育并培养他们升入高等学校。社会的不平等牢牢地固定在学校的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