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园长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念
(一)园长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1.样本分布情况
园长问卷最终进入分析的有效样本量是97份,具体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2。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园长群体绝大多数为女性(91.8%),平均年龄为40.35岁,平均拥有20年的教育经验;将近一半(49.5%)园长有事业编制;有81.3%的园长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其中拿到园长岗位培训证书的人占90.6%;大部分园长(73.2%)拥有职称;园长普遍(93.8%)能够获得外出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从学历来看,园长们的第一学历基本处于中师及以下水平(占81.3%),所学专业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68.4%);大多数园长通过函授(53.1%)等途径获取了本科及以上(54.6%)学历,但所学专业半数以上为非学前教育(52.6%)。园长们的平均年收入为5.6万元,但不同园长间差距较大(SD=2.59)。
表1-2 园长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2.园长基本信息
表1-3 园长基本信息表
续表
(二)园长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念
在高质量教育内涵上,园长们的总量表均值为4.79,标准差为0.31。子量表均值范围是4.67~4.90;以量表总分均值4.79为参照,可以看出在8个子量表中,园长们认为“保育”最为重要(M=4.90,SD=0.31),其次是“课程计划与实施”(M=4.85,SD=0.32)以及“家长与教师”(M=4.84,SD=0.28);相对而言,“空间与设施”(M=4.67,SD=0.40)与“游戏活动”(M=4.67,SD=0.43)得分偏低。为简化图表,在这里不再呈现项目上的得分,具体到51个项目层面上的均值均大于4,得分范围介于4.13~4.96;总体而言,园长们认为质量评价的每个项目都比较重要。但与均值相比,项目之间仍存在细微的差异:其中,达到4.90分以上的项目分别是“安全”(M=4.96)、“健康”(M=4.94)、“教师专业成长支持”(M=4.94)、“家园沟通与合作”(M=4.92)、“进餐”(M=4.91)以及“一周课程计划”(M=4.91);得分相对较低的项目分别是“安抚和独处空间与设施”(M=4.16)以及“音像设备和电脑的使用”(M=4.13)。
图1-1 园长教育质量观念在子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对比图
(三)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探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园所特征和园长自身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其中园所特征包括办园性质、园所等级和所在地性质三个变量。具体的划分如下:办园性质的划分包括公办园和民办园,其中公办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办园和小学附设园;办园等级是按照高、中、低等级进行划分,其中高等级幼儿园是指省一级/省示范,中等级幼儿园是指省二级/市示范,低等级是指省三级/县示范和准办园;所在地性质的划分包括城镇和乡村,其中城镇包括城市和县城,乡村包括乡镇中心/城郊和村。
1.园所层面
(1)办园性质
表1-4 不同性质幼儿园园长教育质量观念独立样本t检验
在公办园与民办园之间,园长的教育质量观念在8个子量表和总量表评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园所等级
表1-5 不同等级幼儿园园长教育质量观念的方差分析
续表
不同园所等级的园长教育质量观念在8个子量表和总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所在地性质
表1-6 不同所在地性质园长教育质量观念独立样本t检验
不同所在地性质的幼儿园园长教育质量观念在8个子量表和总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的办园性质、园所等级以及所在地性质(城乡)并没有成为显著影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质量观念的条件性要素。
2.园长特征
表1-7的相关矩阵结果显示,是否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是否有外出学习机会这两个变量与园长教育质量观念多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表1-7 园长特征与园长教育质量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
进一步以这两个变量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1-8 园长特征与园长教育质量观念的回归分析
表1-8显示,以是否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是否有外出学习机会两个变量为预测变量,以园长的教育质量观念得分为因变量,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是“是否有外出学习机会”(d=0.496,p<0.001),可解释园长教育质量观念24.6%的变异量。该结果表明,是否有外出学习机会是影响园长的教育质量观念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