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职业素质测评

一、职业素质测评的起源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与事适”、“事与人配”是管理者渴望实现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管理者越来越重视职业素质测评手段的发展和运用。职业素质测评,主要是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取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晋升和培训等提供服务。

早期的职业素质测评主要体现为职业倾向测量,即测试个体适合从事何种职业。职业倾向测量的起步得益于心理测验运动的兴起,心理测验首先来源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的心理实验室。19世纪末,高尔顿、卡特尔等人尝试进行了多种大学生心理测验,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则对此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开创了现代心理测验的先河。真正的职业倾向测量最早源于西方社会20世纪20年代,当时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心理测验运动取得巨大发展。伴随着用于测量官兵智力的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在美国社会的迅速应用,为各个阶层、各类人群设计的智力测验不断出现。这时,有些心理学家根据工业部门对人才选拔和工作安置的需要,开始编制各种职业倾向测验,其中早期主要包括音乐、文书、机械和艺术等方面的特殊能力倾向测验,后来美国学者斯特朗(Strong E.K)在把职业选择与个人特点相结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于192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兴趣测验“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Strong Vocational Interest Blank,SVIB),该量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当前主要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

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研制,是职业素质测评的核心内容。自职业素质测评诞生以来,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研制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职业素质测评工作中,研究者普遍使用的是心理测验量表,最近几年又有一些研究者把测验量表改编为软件的形式,更好地促进了职业素质测评的发展。纵观当前国内外使用的职业素质测评量表,最有影响是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自1934年起花了10年时间编制而成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GATB)。该测验的技术路线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工作分析;二为因素分析。为了进行工作分析,当时动用了很多人力分析了美国2万个企业中7.5万个职务。结果发现可以分为20个职业能力模式,选出了不可缺失的10种能力倾向。同时,研究人员又对当时应用于士兵选择、招聘雇用等领域的50多种测验进行因素分析,分析归纳确定了10种与职业关系密切并有代表性的能力因素。于是,通过上述两类分析,确定测量与10种能力因素相应的测验为15种,其中11种为纸笔测验,4种为操作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自产生以来,不但在美国经过多次修订,而且也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修订。最新的一套《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是由美国就业服务处修订的。这套测验包括15个分测验,其中有11个纸笔测验,4个操作测验,评定9种不同的职业能力倾向。我国戴忠恒等人最早对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进行了修订,并初步建立了中国常模。修订后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仍然包括15个分测验,其中11个纸笔测验分别为圆内打点测验、记号记入测验、形状相配测验、名称比较测验、图案相配测验、平面图判断测验、计算测验、词义测验、立体图形判断测验、句子完成测验、算术应用测验,4个操作测验分别为插入测验、转动测验、组装测验、拆卸测验。评定的9种职业能力因素分别是智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书写知觉、空间判断能力、形状知觉、运动协调、手指灵巧度、手腕灵巧度。最近方俐洛、凌文辁等人又对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重新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中国城市版,并建立了常模。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主要是从能力方面评价一个人的职业倾向,而国际上流行的《霍兰职业兴趣量表》则从兴趣方面评价一个人的职业倾向。美国心理学家霍兰(Holland)提出了著名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人群分为现实型(Realistic,R)、探索型(Investigative,I)、艺术型(Artistic,A)、社会型(Social,S)、进取型(Eterprising,E)和常规型(Conventional,C)6种类型,简称RIASEC类型。根据这一理论,霍兰编制了职业兴趣量表,用以测量人们的职业兴趣,从而评价人们的职业倾向,为其职业选择提供指导。《霍兰职业兴趣量表》产生以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对这个量表进行了修订。

三、职业素质测评工具

总体上看,当前编制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综合型职业素质测评工具,如《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和《霍兰职业兴趣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多种职业的素质评定,这类量表适用面广,更适合当前职业素质测评与人员选拔的需要,因此,我国目前关于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编制,也主要集中在对这类综合性的职业素质测评量表的修订和编制上。除了对《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和《霍兰职业兴趣量表》等国际上通用的职业倾向测量量表进行修订外,还有不少人根据这类综合性职业量表的编制思路,进一步改造和扩充而编制了类似的综合性职业量表,目前许多人才市场使用的职业量表或测评工具,基本上就属于这类综合性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目前还有人把很多著名的人格测验量表(如ItPF、EPQ等)转变为职业倾向测量,并编制出测量软件,根据受测者的人格特点确定其适合的职业类型。这类也属于综合型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

第二类是单项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如国内编制的《一般行政能力倾向测验》(GAAT)》和《企业管理倾向测验》(MAT),就是属于这一类型。《一般行政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用于国家公务员的选拔,《企业管理倾向测验》主要用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它们主要考察受测者是否具备了从事某类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称为胜任特质)。《一般行政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量行政人员4种职业素质: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企业管理倾向测验》(MAT)主要测量企业管理人员5种职业素质: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推理、资料分析和思维策略。除了这两种职业素质量表之外,还有一些职业素质量表也属于此列。

四、职业素质测评示例

1.案例1——你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吗?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看起来无关紧要,可往往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请做下列试题,自测一下(假如题中所出现的情况对你来说尚未发生过,则按你将来会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方法去选择):

(1)生日、结婚纪念日等,这些日子让你不可避免地要花钱,你会:

A.告诉对方不要通知自己这些事,这样便可以不买礼物了。

B.只送礼物给那些被你认为是重要的人。

C.经常收集一些小的或比较奇特的礼物来应付这些情况。

(2)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或纠纷,不得不去法庭诉讼时:

A.对去法庭的焦虑和不安使你失眠了。

B.暂时把它忘却,到出庭时再设法去应付。

C.这是人生中难免要发生的事件之一,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3)水管漏水把你房间里的家具损坏了,这时你会:

A.非常不快,口口声声地抱怨着。

B.想借此不交房租,并写了投诉信。

C.自己擦洗、修理,使家具复原。

(4)你和邻居发生了争执,而毫无结果时:

A.靠喝酒解闷,来把它忘了。

B.请来律师,讨论怎样诉讼。

C.出外散步来平息你的愤怒。

(5)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你和爱人变得易怒时:

A.尽量不钻牛角尖,设法避免引起争吵。

B.设法向第三者倾诉自己的感情。

C.坚持和爱人一起讨论,研究解脱的办法。

(6)一位好友将要结婚,依你看,他们的结合将会是痛苦的,这时你会:

A.设法使自己认为还有时间会使其改变计划的。

B.不必着急,因为还有时间会使其改变计划的。

C.认真地给那位朋友进行解释,耐心地阐述你的观点。

(7)当你的能力被承认,老板派给了你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时:

A.想放弃这个机会,因为这种工作的要求太高了。

B.怀疑自己能否承担起这项工作。

C.仔细分析这项工作的要求,做好准备设法把它干好。

(8)你的亲友在事故中受了重伤,当你得知这个消息时:

A.叫来医生,要求服镇静药来度过以后的几小时。

B.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因为你还要告诉其他亲友。

C.听到消息便失声痛哭。

(9)每逢节假日,你和爱人总要为去看望谁的父母而发生口角时:

A.认为最公证的办法是,根本不搞庆祝,不和家人共聚,以减少麻烦。

B.订个生硬的计划,不分情况,平分秋色。

C.决定在重要的节假日里,和你的家人团聚,而在其他节假日里则与爱人的家人共度。

(10)当你感觉身体不舒服时:

A.拖延着不去就诊,认为慢慢会好的。

B.自己诊断一下便知道得了什么病。

C.鼓足勇气,把这种情况及时告诉家人,然后去医院检查。

自测说明:A计1分;B计2分;C计3分。

分数为15分以下: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太强,建议你面临问题时,不要让想象力冲昏头脑。

分数为15~25分:你处理问题稍有点迟疑,建议你要面对现实,以免做出那些会让你以后为难的决定。

分数为25分以上:你处理问题有很强的能力,做出的决定大多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

2.案例2——你善于化解与上司的冲突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付冲突的方式和风格,阅读下面的题目,选择符合你的答案,请尽快回答,不要做过多考虑:

(1)我不敢和上司提出会引起争议的问题: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2)当我和上司的意见不一致时,我会把双方的意见结合起来,设法想出另一个全新的点子来解决问题: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3)当我不同意上司的看法时,我会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4)为了避免争议,我会保持沉默: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5)我所提出的办法,都能融合各种不同的意见: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6)当我想让上司接受我的看法时,我会提高我的音量: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7)我会婉转地把争议的激烈程度减弱下来: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8)我和上司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会以折中的方式解决: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9)我会据理力争,直到上司了解我的立场: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10)我会设法使双方的分歧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11)我认为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才能解决彼此的分歧: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12)当我和上司发生争执时,我会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意见:

从不如此。大多不如此。偶尔不如此。说不准。偶然如此。大多如此。总是如此。

自测说明:从不如此计7分;大多不如此计6分;偶尔不如此计5分;说不准计4分;偶然如此计3分;大多如此计2分;总是如此计l分。

1~4题表现为非抗争型方面;5~8题表现为解决问题方面;9~12题表现为控制方面。

这三方面你的哪个得分最高,表明你会更经常地采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冲突(结果仅为参考)。

我们在工作中免不了会和上司发生一些分歧和冲突,良好的冲突应付方式可以使你的建议被采纳,化解与上司的矛盾,获得上司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可能会导致和上司关系紧张,产生焦虑、压抑和无助感。个体处理冲突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倾向:非抗争型、解决问题型和控制型。

(1)非抗争型的个体会尽量避免和上司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为了维持和上司的关系,会牺牲自己的观点以减少和上司的分歧,或者主观认为自己是对的,采取退缩或压抑的方式,对冲突漠不关心或希望逃避和上司的争论;

(2)解决问题型的个体面对冲突会在澄清彼此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使双方都满意的办法,或者使双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让双方的利益得到部分的满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3)控制型的个体面对冲突会更关注自己目标的实现和获得的利益,而不顾虑冲突对方的影响。

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应付冲突的方式,个体就会觉得自己优秀的建议常常不被采纳和接受,或者不能获得上司的指导和帮助,或者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计划而感到痛苦。如果你感觉原有的应付冲突的方式不太适合自己的个性或导致与上司关系不和,那么不妨尝试一下其他方式。

3.案例3——你是个求安稳的人吗?

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回答,不要过多考虑:

(1)我择业时,非常看重有无医疗保障: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2)我希望住在居民素质较高的地区: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3)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安稳的住宿,才能完全投入事业的发展: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4)我希望自己的工作非常稳定: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5)我非常在意饮用水是否达到很高的卫生标准: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6)我认为家庭一定要安装防盗门: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7)我希望能拥有更便利的交通工具: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8)我认为人身保险很重要: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9)我希望平时能有比较多的休闲时间: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10)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敲门,我会很仔细地询问,不会贸然开门:

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稍有不同意。无所谓。稍有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

自测说明:评分标谁:完全不同意计1分;非常不同意计2分;稍有不同意计3分;无所谓计4分;稍有同意计5分;非常同意计6分;完全同意计7分。

1~5题为生存需要方面;6~10题为安全需要方面。

生存需要:5~24分为较低,25~29分为中等,30~35分为较高;

安全需要:5~19分为较低,20~25分为中等,26~35分为较高。

分数越高,表明你对该需要越在意,这方面需要的满足就越可能牵扯你大量精力,成为你生活的核心焦点。

以上问题测试一个人的两种基本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生存需要是各种用于满足生存的需要,如饮食、睡眠、住房等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个体对安全、稳定、依赖的需要,希望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