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的第二标签
不论是在幼儿、家长面前,还是在教职工面前,后勤工作人员既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应立足本职,改变观念意识,变“幼儿园要我服务”为“我要为幼儿园服务”,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抓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全面提高后勤保障部门的服务水平,促进后勤与教育同步发展的工作关键。
(一)明确服务对象
如何做好服务?首先应该明确幼儿园后勤的服务对象是谁。毋庸置疑,幼儿园中的每个人——幼儿、家长、教师都是后勤的服务对象。除此以外,幼儿园在现代化管理中还应该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1.服务幼儿——有爱心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开展一切工作的原则,所以在后勤服务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服务对象就是幼儿。实际上,幼儿园里每一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着为幼儿服务的事情。从幼儿来园那一刻开始,保安师傅负责幼儿的安全,保健医保障幼儿的健康,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锻炼身体,保育老师给幼儿分餐……这些行为都是为幼儿服务。同样是服务,但服务的质量却不尽相同,这也就会给幼儿和家长留下不同的印象。
如何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呢?在服务里面要体现一个“爱”字。幼儿园是充满爱的地方,是爱的教育场所,幼儿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爱心满满,包括后勤工作人员。用爱心服务幼儿,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蹲下来”,用幼儿的视角来感受世界,真正读懂幼儿内心的需求,把幼儿园中的每一个幼儿都看作自家的宝贝,呵护幼儿的成长,保护幼儿的心灵。带着爱心去工作,带着爱心去服务,效果就会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没有爱,服务就不存在。
案例 旋转木马永远不下雪
“下雪了,下雪了!”
“我最喜欢下雪了。”
“咱们堆雪人吧!”
“你们堆雪人吧,我要去玩旋转木马!”
“你怎么变傻了,地上都这么多雪了木马上肯定都是雪,还玩什么玩!”
“那我得去看看白木马什么样了!”
下雪后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几个孩子的谈论吸引了老师的注意,于是老师跟着这几个孩子来到后院的旋转木马处。
“你看,旋转木马上根本就没有雪,还说我傻呢,是你傻吧!”
“不对呀,为什么这儿没有雪呢?”
这时,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对孩子们说:“看看还有哪里没有雪?”孩子们开始环顾小院。“看,小滑梯上没有雪。”“小**桥上也没有雪。”“真奇怪,怎么有地方有雪,有地方没有雪?”
“老师,这儿真的不下雪吗?”
“你们仔细看一看,有没有下雪的痕迹?”孩子们觉得有道理,都离玩具很近,仔细地观察。“老师,我发现了,小滑梯这儿还真的有点儿小雪粒!”“小木马的缝里也有雪。”
“这儿肯定下雪了!”
“那雪去了哪儿呢?”
“我觉得有一个人肯定知道。”老师刚一开口,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问:“谁呀,谁呀?”老师说:“你们去问问高老师吧!”
高老师是幼儿园的保洁员,每天都会打扫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卫生。孩子们剁剁小脚上的雪,飞快地跑地去找高老师了。
“高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旋转木马上没有雪吗?”“还有小滑梯和**桥上也没有雪!”
高老师对孩子们笑笑说:“可能是雪爷爷怕你们玩时摔倒,所以这些地方就不下雪了。”一个孩子说:“真的吗?以后那里也不下雪吗?”高老师说:“我想你们要是想到那里玩儿,那里就一定不下雪。”
孩子们天真的眼神中有相信,也有疑惑。旋转木马永远不下雪的秘密只有高老师最清楚。高老师对工作积极、负责,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幼儿园,把园里的户外玩具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早上天气凉,刚用湿布擦过玩具,玩具表面就会冻一层薄薄的冰,为了避免孩子们玩玩具时打滑,每次她都会准备一块干布,用湿布擦后马上再用干布擦干净。其实,这雪天玩具上的雪也是高老师给变没的。高老师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旋转木马等这几个小玩具,心想如果玩具上堆了厚厚的雪,孩子们就少了选择的余地,所以雪停后她早早地就把玩具上的雪都扫到了桶里,又用干布把雪粒都擦干净了。
这个案例很真切地诠释了后勤如何为幼儿服务的理念。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做?后勤工作人员应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工作,让“自己成为孩子”,感受幼儿的喜爱,感受幼儿的兴奋,感受幼儿的悲伤。一定要具备“爱心”服务意识,但是又不能盲目,不管是后勤管理人员,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要逐渐增强教育意识,时常与保教管理人员交流,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留给孩子们,让后勤的服务与教育同时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2.服务家长——用真心
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还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而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后勤工作人员应该行使对家长的服务功能。针对家长的服务如何来做?这里面要体现一个“真”字。真心体现在聆听家长的意见,关注家长的需求,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心甘情愿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让家长感受到一种家的归属感。是否用真心为家长服务,是否能想家长所想,体现的是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案例 一席之地
民族分园在一个小区里,园门外是一个不太宽的胡同,本来地方就狭窄,小路旁边还停放了一排汽车。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开始实行园门外手递手接园制度,因此每天接园时,园门口的地方就显得极为拥挤。幼儿园想了很多办法,如错开时间接孩子,家长志愿者帮忙接孩子,创设地面标识接孩子等。这些办法都是为了保证接孩子环节规范、安全。
“您才来呀?你们班都接完了。”
“都接完了?其实我不愿意早来,这儿地方太小,早来了还碍其他班的事儿,只是为了孩子不得不早来。今天路上稍微有点儿堵,这不就晚了嘛,看来明天我还得早来会儿。”
“真是,这儿太窄了,如果不停着几辆车还能宽敞点儿。”
说话的是两个奶奶,看来狭窄的场地给家长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老人,他们家里没事,都愿意早点儿出来到园门口等着,可是场地确实有限,门口还被车占着位置。这里能不能不停车呢?
于是后勤管理者找到了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小区车位也不是特别紧张,晚上他们值班时还发现一些地方有停车的空位。经过居委会的同意,后勤工作人员开始动工,去掉了门口的停车标识。为了让早来的老人有地方等待,后勤工作人员还购买了长椅,并进行了合理摆放。原来停车的位置变成了家长们等待的休息区,老年人可以坐在长椅上休息,这样既保证了接园的秩序,又照顾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家长的问题解决了,家园其乐融融。
案例中园所做的改变源自对家长心声的倾听与理解。在幼儿园外经常会听到家长一些发自内心的“抱怨”,面对这些抱怨,后勤工作人员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是责怪家长,还是反思自己呢?其实后勤工作人员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帮助家长解决一些顾虑,把家长当作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抱着一颗真心去服务家长,最终和家长携手共育幼儿。
3.服务教师——讲同心
在幼儿园中,幼儿和教师是重要的人员构成。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发展。教师在幼儿园中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也会影响教师的教育心态和教育水平。怎样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呢?一般大家都会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但既然是在论述后勤的服务功能,那么也要思考一下后勤工作人员对提升教师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的作用。
试想一下,每天教师走进幼儿园大门,听到保安师傅真诚的问候,看到保洁员刚刚打扫过的干净整洁的环境,吃到食堂工作人员精心制作的营养热乎的早点……心情会怎样?从与每一个人的接触中感受到的温暖和亲切就是快乐工作的开始。后勤工作人员为教师服务时要体现一个同心,即同理心,站在幼儿园发展的高度,站在教师快乐工作的角度,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意识来服务每一位教师。加班时送去一碗莲子银耳汤,初秋送去一袋去火茶,下雨天撑起一把伞……这些都能让教师心里暖乎乎的,他们工作的热情自然就会变得更高。
案例 温暖舒适的妈咪屋
“这个小屋真温馨!”
“这不是我家宝宝的百天照吗?”
“这个小沙发特别舒服!”
“我喜欢这儿,都不想走了。”
“明天天儿好,可以让我婆婆带孩子来这里待会儿吗?”
产后教师在这个小屋里兴奋地聊着。这个小屋就是后勤工作人员给产后教师的一个惊喜,她们都叫它“妈咪屋”。在这里,产后教师可以和宝宝进行肌肤的接触,可以舒舒服服地给宝宝吸奶,可以和姐妹们聊一聊怀孕时的酸甜苦辣。这里有香香的妈妈的味道,有浓浓的亲子温情。妈咪屋的创意是从何而来呢?这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近几年幼儿园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她们工作两三年后便开始陆续结婚生子。对于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说,怀着对宝宝的思念上班真的是一种煎熬。上下午和班中的孩子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玩玩乐乐,时间过得还挺快,可是中午,短暂的时光里就充满了想念,除了想念自己的宝宝,还有一件大事要做——给宝宝吸奶!在哪儿给宝宝吸奶呢?当然需要避开午睡的孩子,可是到活动室又觉得空间太大,不安全,于是很多妈妈都选择躲到厕所吸奶。
一天中午,负责维修的李老师到小二班修厕所,还没有进去就听说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厕所里吸奶呢。虽然李老师是一位年长的男同志,但是他已做了父亲,了解父母的不易,所以听到年轻的妈妈在厕所吸奶,非常心疼。于是他找到了后勤主任,提出为这些年轻的妈妈找一个能吸奶的地方的建议,后勤主任听后非常高兴地采纳了。
幼儿园里的年轻教师逐渐增多,从去年开始她们都在陆续办喜事,也相继成为人母,给宝宝吸奶确实是一个问题。综合考虑,后勤工作人员就为年轻的女教师创设了这样一间温暖舒适的妈咪屋。
从妈咪屋的案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家人的情感。后勤李老师知道年轻妈妈在厕所吸奶时为什么会心疼?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心他人的意识,并主动向领导提出幼儿园的问题和自己的建议?为什么后勤主任乐于采纳李老师的建议?这些问题表明,幼儿园是一个和谐、平等、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可以关心幼儿园的发展,不是只有园长或者管理者才有管理幼儿园的资格,实际上在幼儿园的发展中人人都是管理者。让每个人想着她、念着她、感悟她、享受她,这样的幼儿园一定是一所人人喜爱的幼儿园,当然也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才能堪称好园、名园,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追求——为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中的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都在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体是每个教师美好的目标,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同心协力、共同奋进才能实现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发展方向,后勤工作人员在为教师服务时也应该有一份“同心”,以教师的心为心。
4.服务社会——有暖心
新时代的幼儿园应该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幼儿园要牵手社区做好亲子教育、早期教育工作;在后勤服务方面,幼儿园要牵手社会,做好幼儿园的教育辐射、惠民利民工作。
幼儿园为社会服务时要体现一个“暖”字,要通过所做的事情温暖幼儿园周边的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让关注幼儿园发展的人感受到真情与温情。后勤工作人员既是幼儿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因此,要尽自己所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这样才能体现出后勤的社会功能。
案例 社区美女志愿者
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要为园所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何切实做好社区的服务工作?社区志愿活动的开展,让我这个普通的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我们草桥园的活动场地有限,所以有时候我们的活动会在社区花园进行,而每每这时,都会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观看。
一次,我们在社区花园进行体操比赛,又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观看。活动结束时,几个家长围到我身边,问:“你们是哪个幼儿园的?怎么把孩子们教育得这么好?”“你们从哪里学习的这样的体操啊?我们能不能买到光盘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做啊?我们孩子可喜欢了,一直跟着一块儿做呢。”针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笑着说:“别着急,您的孩子还小呢,这体操都是我们老师自己创编的,等您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天都能跟着老师们一块做体操。”家长听后说:“嗯,只能等着上幼儿园了。”
回去后,我跟其他班的老师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大家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听到我们的谈话,后勤齐老师说:“那咱们组织一次社区亲子活动怎么样?”大家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个主意好,这样既能将咱们的精彩活动带到社区,又能让社区家长了解咱们老师,还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于是,几天后我们组织了一场社区亲子运动会,没想到参加活动的家庭有三十多个,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
有位阿姨说:“姑娘,这是你们组织的活动呀?有没有组织我们老人的活动啊?”我说:“这是我们了解到小区的孩子们喜欢跟老师们一起做体操后组织的活动。您希望我们组织什么活动呀?”阿姨说:“跳广场舞就行。上次看你们带家长跳得挺好的。这边没人组织,想跳都得去别的小区。”我说:“那我们商量商量,如果我们组织,您来吗?”阿姨说:“来啊,肯定有不少人来参加呢,这里离我们近,主要还有美女老师陪伴啊。”
回去的路上,我把和阿姨的对话跟老师们说了,老师们都兴奋地说:“可以呀,这是好事,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与社区的人沟通感情,咱们跟齐老师说说吧”。齐老师听后,高兴地说:“当然好了,只要你们愿意,我大力支持。”
于是,社区舞蹈队成立了。居民们都称我们为社区美女志愿者呢!我们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美好的称呼。活动两周后,当问到阿姨们有什么感受时,有的阿姨说:“通过健身,我现在睡眠特别好。”有的阿姨说:“这个体操真的太好了,动作简单、好学,容易做到位。”有的阿姨说:“天天跳这个,浑身都有劲儿了。”有的阿姨说:“我是真高兴,一听到音乐,心情就特别好。”阿姨们朴实的话语让我体会到了这个活动的价值,懂得了何为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更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幸福。
园长总对我们说:“要做好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工作。”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并不难理解,而服务社会,过去还真没有思考过。通过组织的这些社区服务活动,我们明白了要想服务好社会,就要心系社会,深入社区,并付诸行动。
这是一个一名一线教师成为社区志愿者的案例。这个案例记录了幼儿园服务社会的起因、过程和参与者的感受。正如案例中教师的内心独白,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是日常工作,并不难理解,而服务社会,却是她们极少参与的,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她们才真正明白了要想服务好社会,就要心系社会,深入社区,并付诸行动。
后勤服务社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因地制宜。美食文化节、社区文化节、亲子服务队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服务的载体。既要请进来,让社会上的人感受幼儿园的文化环境,了解学前教育理念;也要走出去,让社会上的人获得幼儿园的帮助,感受到幼儿园团队的爱心与温暖。
(二)细化服务标准
确定了服务对象,下面来讨论服务标准。什么样的服务能够得到被服务者的肯定和赞赏呢?某一级一类幼儿园对教职工和家长做了一个调查。
调查问题:①您对本园的后勤工作满意吗?为什么?②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后勤工作人员呢?
调查结果:调查70人(其中教职工30人、家长40人),满意度为86%。
关于喜欢的原因,家长回答的关键词有热情、素质高、像一家人、朴实;教职工回答的关键词有周到、工作不拖沓、热情、贴心、解决困难及时等。从大家的回答中能够得到一个结果:家长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态度的关注度最高。而态度就是指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因此,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工作量大小、服务时间长短,后勤工作人员都要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热情周到,优质高效地进行服务,讲求服务的及时性,追求服务的实效性,让幼儿、家长、教师、社会真正感受到爱心、真心、同心和暖心,不断提高大家的信任度与满意度。结合大家的意愿可以给后勤工作人员提出以下标准:
文明服务:接触每一个人时都能使用文明用语,坐立行走时都能做到文明有礼、温文尔雅。
亲情服务:换位思考,以服务亲人的真心来服务他人,给人以温暖,给人以亲情。
诚信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做的必须做,答应的必须做,不拖沓,不推诿。
创新服务:多观察,多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困难,化难为简。
人的态度来自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有多高,行为就有多远。因为在后勤工作人员中临时职工占80%以上,所以做好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园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多元化学习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座谈,引导他们分析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鼓励他们多听教师、家长的反馈意见,强调经常巡视班级,观察幼儿的实际情况,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责任感和成就感。园长和教师也要理解后勤工作人员的艰辛,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之中,进而增强其服务育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