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活动管理
幼儿园生活活动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1]作为幼儿园各项管理的一部分,幼儿园生活活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满足幼儿物质生活需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及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的生活需要成人的支持,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饮食、睡眠、如厕等方面。生活管理为幼儿提供食品,休息、活动场地,生活设施和用品等物质条件,为幼儿提供了合理膳食、优质睡眠、安全卫生等身体成长的需要。此外,最为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有规律的生活常规管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幼儿园生活活动管理是顺利开展教育管理的必要条件。幼儿只有在规范的生活管理中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种正式的和随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最后,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管理亦是社会的需要。从家长方面看,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得到幼儿教师精心的养育,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客观要求。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幼儿成长为有独立生活能力、善于竞争合作及奋发向上的人。为此,幼儿需要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为日后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基础。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各种不同的活动类型,按其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生活活动四种类型。具体来讲,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晨间入园、如厕和盥洗、进餐、午睡和起床、饮水、户外活动、离园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涉及幼儿在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例如:晨间接待是幼儿一天入园的开始,接待的好坏关系到幼儿在园一天的情绪,尤其是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可以有效缓解其入园焦虑并能缩短其焦虑期。晨间接待的教师要做好接待幼儿、与家长交接手续、观察幼儿来园精神状况的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与保健医生取得联系、提醒幼儿进行正确的活动、清点人数、做好点名记录等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晨间接待作为幼儿在园一天的开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能在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幼儿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合理营养的膳食。幼儿教师应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洗手、吃饭时不与同伴打闹、不挑食等。另外,还要重视幼儿的饮水,因为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保证供给幼儿饮水,为幼儿饮水提供便利条件。”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饮水,及时为幼儿机体补充水分十分重要。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喝水的时间及喝水的量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用不合理的方式指导幼儿饮水,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便利的饮水条件,培养幼儿形成主动饮水的良好习惯。午睡对于幼儿来说也很重要,高质量的午睡能有效缓解幼儿的身体疲劳,为幼儿参加下午的活动提供精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养成午睡的习惯,并为幼儿午睡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教师把室内的窗帘拉上、保证室内通风、温度适宜。在幼儿园里还常常可以见到幼儿尿裤子或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因此幼儿如厕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教师除了要培养幼儿养成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外,还要多留心观察孩子,发现幼儿有想上厕所的迹象就及时引导其上厕所。教师要切记不要限制幼儿大小便的次数和时间,更不能嘲笑和呵斥尿裤子的幼儿。
幼儿园里无小事,幼儿教师要认真对待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每一环节都努力做好,为幼儿提供一个成长的乐园。
本章主要从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科学管理幼儿饮水、进餐、午睡等几方面入手,希望对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陈佳敏.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EB/OL].[2009-06-0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b51f20100dd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