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根据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述,我国幼儿园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幼儿园同时又是幼儿公育的专门社会机构,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带有福利性。即是说,它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社会、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幼儿园的这一特性体现了幼儿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幼儿园为家长服务

幼儿园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为社会民生服务的责任。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其服务主要体现在“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规程》总则第三条),并通过完成这一任务显示出其他教育机构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特殊价值。

二、新时期幼儿园实现自身任务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自身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

(一)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了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这一切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担负着为培养人才奠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其保教质量的高低成为事关国家兴旺的大事;另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入园难”的问题基本上得到缓解,但是“入好园难”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大多数家长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够进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够吃得好、长得壮,更希望孩子从小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于是,幼儿园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为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这样的形势下,幼儿园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遵循《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方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幼儿园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努力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无愧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才能让家长满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对幼儿园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空前多样化,工作节奏加快,地区流动性增大,城市中远离家乡的年轻双职工家长越来越多,携子女进城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服务性职业种类的增加,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家长越来越多……面对不同社会群体对幼儿园的日趋复杂化的需求,幼儿教育机构在面对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时,如何根据家长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空余时间等进行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有实际效果的教育服务,对幼儿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幼儿园的类型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方式陈旧、机制不灵活的现状不可避免地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社会要求幼儿教育机构,在办园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时间、保育范围、服务方式、运作机制等各方面更灵活、更方便、更多样化,能适合家长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特点和需要。如希望办园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全日制之外,还增加半日制、计时制、机动的寄宿制等;服务时间更加弹性、灵活,增加节假日服务、早晚延时服务等;招生对象更加广泛,如能够招收有自闭症、智力障碍、身体残疾的幼儿等;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加强对幼儿家长的教育、培训工作等。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幼儿园只有全方位地深化改革,大胆地探索和试验,“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规划纲要》),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让幼儿园教育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