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园的任务

【头脑风暴】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早早为孩子的“第一学堂”开动脑筋,距离远近、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都成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茵茵小朋友已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家人对茵茵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妈妈想让女儿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考虑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想从小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爸爸因为工作比较忙,主要考虑接送方便。奶奶觉得选择幼儿园主要看伙食,孩子小,营养最重要。许多家长和茵茵一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你会如何选择呢?你认为幼教机构该给幼儿和家长提供哪些学前教育服务呢?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幼儿园任务是幼儿教育目标向操作性方向的转化,是幼儿教育目标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幼儿教育具有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其任务是为学前儿童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幼儿入小学打基础。

我国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制的起始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幼儿园又是社会保教机构,具有公益性,因此,它还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体现了幼儿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因此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来体现自身的教育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幼儿园保护和照顾幼儿有助于解决家长参加工作、学习而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幼儿园显示出其他教育机构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社会价值。

二、当前幼儿园双重任务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一)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1.提供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满足家长需求

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规模世界第一,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成为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带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大幅度增加,学前教育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教育机构类型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机制不灵活的现状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长要求办园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全日制之外,还应有半日制、计时制、机动的寄宿制等形式;要求增加节假日服务、甚至晚间服务、护理病孩、特殊儿童等。总之,要求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在办园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时间、保育范围、运作机制等各方面更灵活、更方便,以适应不同家长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特点和需要。

2.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凸显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我国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普及,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

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要在城乡公办资源短缺的地区尽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鼓励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面向社区、面向社会,承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二是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

三是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是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3.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0]405号),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强调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地方先行建立资助制度,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予以资助,具体资助方式和标准由省级政府自行制定。

幼儿园要把学前教育资助作为重要工作,从事业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各地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捐资,确保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顺利实施。

4.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只有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香港某幼儿园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园方与家长一起拟定活动方案,使家长明白如何配合活动需要,具体做些什么、怎么做等。于是,除了幼儿园的活动之外,家长也同步在家里进行孩子小时候的“物品展览”,让孩子看婴儿时的照片、用具、玩具、衣服等,和孩子一起回忆小时候的趣事,然后把东西带到幼儿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类、整理,和班上其他家长、幼儿一起办展览。爸爸妈妈还兴冲冲地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当解说员。活动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更密切。孩子具体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更加感到父母的爱,他们也更爱自己的父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效果也因此而倍增。(案例选自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二)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依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强调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必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强调幼儿园教师要保教结合,适宜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积极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将教育灵活地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2.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突出表现是: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模式小学化、评比表彰小学化等。这样做的主要弊端有:按小学教材提前让幼儿学习拼音、写字、做算术等,以此超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养成不专心上课的习惯;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小学的知识,养成了不爱动脑筋、不愿思考的习惯;孩子在读写算方面形成的错误或不规范做法,纠正起来比较困难。

幼儿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幼儿认知、探究兴趣。教学内容应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和谐的个性和心理。教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开展科学保教,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3.加强教研,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系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对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进行科学调查,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研究,探索科学保教方法,一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快乐成长为重。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强调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发展的联系,倡导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注重幼儿潜能开发、创新精神和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加强幼儿园课程与家庭教育、社会生活联系,多方采集评价信息,正确分析评价结果与信息,逐步形成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保教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形成与幼儿园课程相适应的保教质量评价体系。

(三)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目前,家长送孩子入园有了选择余地,但是“入好园难”的呼声日趋强烈。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幼儿园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不仅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长得好,更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同时也渴望从幼儿园学到科学育儿的知识,以便孩子在园里、在家里,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总之,幼儿园要更好地完成双重任务,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必须关心、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运行机制,深入地进行课程改革,把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才会生源充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以致用】

1.下面是日本东京都保教服务评价项目表,请结合此表内容分析评价某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情况。

表4-1 东京都保教服务评价项目(调查家长满意度)

续表

2.讨论:小明的父母因工作加班,没能按时来接孩子。你如果是孩子的老师,该怎么办?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