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应用文的主旨

学习目标

1.了解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3.掌握应用文表现主题的方法。

一、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和特点

主旨,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意图。

应用文的主旨,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判断、评价和意见。在这一点上,应用文是与其他类型的文章一致的,但应用文的主旨又有某些特别之处。

其一,从作者来看,大多数应用文都是以“法定作者”的名义拟写并用来反映“法定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故所以主旨不能掺杂撰写者的个人主观色彩。

其二,从目的看,应用文的撰写是为了应对、处理实际事务,故其主旨亦当以“事”为本,不可本末倒置或“立异标新”。

其三,从表达意思方式来看,应用文应直截了当地显示或直接陈述主旨,读者只需“接受”,而无须“揣摩”。

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材料根据主旨而决定取舍,结构依据主旨而序伦次,语言依主旨而进行推敲。主旨是判断应用文的效用和价值的根本依据,所以,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应用文的写作应围绕主旨来进行。

二、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根据应用文的特点,对其主旨有以下几项要求。

1.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实际,不可主观臆断;必须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能自开“绿灯”;必须以人为本,从大局出发,不能以公谋私。

2.鲜明

所谓鲜明,是指应用文主旨包含的基本态度、基本思想需要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旗帜鲜明地表示出来,而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3.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不能孤立、片面地“就事论事”,而是要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探究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集中

所谓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能围绕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即“一事一文”。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只有主旨突出、集中,围绕一个问题去说深说透,才利于掌握重点,抓住要害,提高办事效率。

5.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主旨要有新意,有创造性。它所依据的不是“心血**”,也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和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

三、应用文表现主题的方法

应用文表现主题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标题显旨

顾名思义,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点明主旨,点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北京南航地服公司行李运输专项治理效果显著》,就在标题中点明了主旨,平实精当,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2.篇(段)首点旨

这种方式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点明主题。前者如《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一开头就指出:“本文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物价涨幅趋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左右。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可保持在9%左右,全年物价涨幅有望控制在4%以内。”后者如《靠品牌赢得市场——关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调查》一文的四个部分,围绕全篇主旨而逐层展开,即:“创新服务丰富品牌影响力”; “经营战略强化品牌影响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撑品牌影响力”;“企业文化促进品牌影响力”。各段分合有致,使主旨不断丰富和深化。

3.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归纳出主旨,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没有应用科学就没有生产科学,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如论文《探矿权与中外合作中的探矿权投入》的结尾:“从以上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确地界定探矿权的法律属性,理清楚行政许可和探矿权属性的关系,将极大地促进矿业体制,特别是探矿体制的现代化,对于矿业经济的发展,使地下矿产资源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将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卒章显旨”。

以上三种方法是应用文写作中最常用的表现主题的方法。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有的应用文中,常常是开头点题,结尾重复强调,以使首尾呼应,增强读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