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应用文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应用文结构的含义和安排原则。
2.掌握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应用文结构的含义
结构又称谋篇布局,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旨的需求,对材料和观点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我们往往把主旨称为文章的灵魂,把材料称为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文章骨肉丰富,充满生命力。
应用文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的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等的具体设计。
二、应用文结构的安排原则
1.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作者写作目的、意图的集中表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求,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2.完整匀称
指文章各部分要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如文章一般都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三部分都必须协调,主体内容一定要充实,不能虎头蛇尾;对并列内容的处理也要注意处理得当,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匀称性,使文章浑然一体。
3.清晰醒目
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起伏,而是要求纲举目张、清晰醒目,以便读者把握要领或贯彻执行,所以常采用加小标题、写段首撮要、条目式等形式。这在一些法规性应用文中尤为明显。
4.要适应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
文体不同,结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其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1.标题
应用文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文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公务种类组成,或采用部分省略形式。如《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等。
另一种是文章式标题,即在标题中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小商品也要高质量》、《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等。
2.开头与结尾
开头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可以起到统领全篇、展开全文的作用。结尾是全文的结束,有助于读者加深认识,把握全篇,以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常见的应用文开头方式有:
(1)目的式。就是在文章开头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将写作的目的和文章的主旨直接写出来。很多公文都用这种方式,常用“为”、“为了”等引领下文。
(2)根据式。就是在文章开头阐明撰文的根据,或引据政策法令和规定指示,或引据事实和道理,常用“根据”、“按照”、“遵照”等领起下文。
(3)原因式。就是以交代行文的缘由作为开头,常用“由于”、“因”、“鉴于”等引出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
(4)概述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对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基本情况、主要内容等加以概括式叙述。这种方式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体常用此种开头方式。
(5)提问式。就是开篇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的写作。
(6)引述式。常用于有具体规定格式的文体中,如“合同”,或者引述下级来文、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政策法规,以此作为撰文的依据。批复、函等常采用这种方式写作。
常见的应用文结尾方式有:
(1)自然收尾式。就是在主体部分写完之后,事尽言止,自然收尾。
(2)总结归纳式。指在主体部分写完后,对全文的主旨进行简单扼要的归纳总结。
(3)强调说明式。在应用文的结尾处,对全文的主旨、重要性进行强调,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
(4)希望号召式。在结尾部分提出希望,或者发出号召,或者展望未来,用鼓舞斗志的语句激发读者的热情。
(5)专门结尾用语式。就是在应用文的结尾处,采用特定的用语来结束全文,如书信中的“此致敬礼”等。
3.层次与段落
层次是文章中作者表达主题的阶段和次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层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是问题的各个侧面和作者思维的过程,又称为“意义段”、“逻辑段”、“章”、“节”等。段落,又称“自然段”,是组成文章、表述思想最基本而又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
段落的形式是层次的再次分割,是文章意思的间歇或转换。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层次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形式的表现。有时一个段落恰好是一个层次,有时要几个段落表现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内有好几个层次。层次安排通常有两种模式:
(1)纵式结构,即思路纵向伸展的结构方式。具体有两种类型:时间顺序式和逻辑顺序式。
前者是按照事物的产生流程、事情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或者时间的先后次序安排层次。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时间顺序式结构方式,不能事无巨细地逐一记录,而是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逻辑顺序关系则是按照事理内在的逻辑次序安排层次。这种逻辑关系表现为: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宏观——微观,个别——一般等。按照这样的先后次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安排结构,就是逻辑顺序式。
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诉讼状中对案件事实的陈述等常用纵式结构来表述。
(2)横式结构,即用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方式来表现文章层次。在形式上它是把整体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层次,各层次之间互不交织、平行并列,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共同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和主旨,或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或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按照问题的不同侧面等。这种结构形式,在应用文中运用很广泛,述职报告、总结等都经常采用横式结构。
4.过渡与照应
过渡是指层次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思维连贯,还能使某些关键性内容得到强调,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当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思想转变或表达方式变换时,需要安排过渡。过渡的形式有段落、句子或词语。如上下文转折很大,常用过渡段联结。上下文空隙小,多用提示性的句子,如公文中,常用“特此如下通告”、“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为此,特制定本条例”等作过渡。在意思转变不大或上下文较连贯的情况下,多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作为过渡。
在应用文中,常用的对应方法有:
(1)首尾对应,即在文章的结尾处,把开头交代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再次提出来,有的文章还常进一步加强概括、归纳、补充,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文题对应,即指在行文中时时呼应标题,对主题加以强调、提示。如大多数公文标题中都包含着基本观点,文章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对应。
(3)文中对应,即文章自身前后内容间的对应,首先,内容上不能前后矛盾;其次,如某些细节和问题在行文中多次被提及,可以增加读者印象,更好地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总之,应用文写作的结构要根据文章主旨及文体的需要,正确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练习题
1.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具有哪些特点?
2.应用文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3.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4.简述应用文的发展沿革情况。
5.根据你对应用文的理解,分析下面这份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三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
安委办〔2012〕3号
近期,全国连续发生了三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并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11年12月31日14时40分左右,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一辆号牌为贵JD3537的面包车(核载8人,实载13人),还不具备通车条件、正在建设的乡村道路从榕江县兴华乡开往该乡摆乔村。当行至距离摆乔村约1.5公里上坡处时,有乘客发现车尾箱门打开,有物品掉落。驾驶人停车并下车捡拾物品时,车辆向后滑动约4米至5米,坠入车辆右侧斜高约200米的悬崖下,造成10人死亡、2人重伤。据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操作不当。
2012年1月3日6时40分左右,河南省周口市路路发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一辆号牌为豫PY0210的重型半挂货车沿沪昆高速公路由西向东行驶至1431公里900米处湖南省境内时,失控撞断中央隔离护栏并横在对向超车道内。随后,河北省石家庄市鑫源旅游汽车有限公司一辆号牌为冀A61231的大型客车(核载55人,实载54人),在对向超车道由东向西行驶到此处,与豫PY0210号重型半挂货车相撞,造成13人死亡、41人受伤。据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重型半挂货车驾驶人疲劳驾驶,在道路弯道处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半挂货车撞断中央隔离带,妨碍对向车辆通行。
2012年1月4日18时30分,安徽省黄山市凯鸿旅游客运有限公司一辆号牌为皖J06318的大型客车(核载53人,实载57人, 其中包括4名幼儿和1名儿童),从浙江省义乌市沿沪昆高速公路由东向西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当车辆行驶至沪昆高速公路1765公里500米处贵州省境内时,失控撞断中央隔离护栏和对向车道外侧波形护栏,翻下道路左侧深8.8米的垂直边沟,造成18人死亡、39人受伤。据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大客车在长下坡湿滑路段车速过快,导致车辆失控翻车。
上述事故的发生,不仅暴露出非法营运、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问题,也暴露出部分地区在公路安全管理、驾驶员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旅游包车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上述三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安全。各地区要按照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1〕52号)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分析春运期间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针对冬季雾、雪等恶劣天气较多和节假日返乡、赶集、探亲等人流集中的特点,查找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事前督促和事后检查,务必把各项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二、加大公路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道路安全程度。各地区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针对部分农村公路等级低、安全设施不健全、标志标识缺失的情况,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予以整改。要针对正在修建、尚未完工、不具备通车条件的乡村公路,加大管理和宣传引导力度,禁止社会车辆通行,避免发生事故。要针对春运期间的交通特点,狠抓县乡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落实,充实一线路面巡查监控力量,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县乡公路及农村庙会、集市等场所的交通管控,强化交通秩序管理,严查超速超员、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
三、加强客运包车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地区要针对春运期间返乡务工人员集中、客运包车需求较多的特点,认真审查客运包车尤其是旅游客运包车的运营资质和申请路线,严格审批、发放包车证,严禁客运包车违规从事班线运输等与审批资质不相符的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客运包车市场的运营秩序,提高客运包车运营的安全程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客运包车尤其是旅游客运包车的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把好客运包车企业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和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强化源头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营造人人遵章守法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春运期间,要深入农村、集市、学校、家庭,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不乘坐超载车辆、货运车辆、拖拉机以及其他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出行,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安全出行。
五、严肃查处事故,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各有关地区要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对事故负有领导、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确保事故按期结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并跟踪督促事故责任和整改措施的落实。要通过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责任追究,教育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隐患堵漏洞,切实搞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