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报告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的概念。

2.了解报告的特点与分类。

3.提高对报告的认识。

4.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一种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所用的陈述性公文。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一般不需要上级答复。

二、报告的特点与分类

(一)报告的特点

1.汇报性

汇报性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本机关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设想等,以使上级机关很好地掌握基本情况,及时对工作进行指导。

2.陈述性

报告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它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和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上级机关收到下级机关的报告后,一般不需要批复。行文主要运用叙述的方式,概括地叙述工作进程与有关动态、建议,直陈其事。

(二)报告的分类

1.工作报告

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机关写的汇报材料。工作报告要把前一阶段某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阐述清楚,并做出恰当的分析和判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2.情况报告

就某一问题或某一偶发事件,向上级写的情况汇报。情况报告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工作反省方面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故或失误,进行认真检查并总结经验教训;二是公务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写成的书面报告,提供给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

3.呈转报告

呈转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工作安排、设想和建议,期望得到上级的认可和采纳,转有关单位执行的报告。其结束语多是“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准转有关单位执行”。

4.答复报告

答复报告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报告。这种报告简单明了,其内容主要是写明答复的依据及答复事项即可。

5.报送报告

报送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物件时,随文随物写的报告。这种报告的正文内容比较简单,所报送的文件都是报告的附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

报告的标题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是完全式标题,是由制发机关、事由、文体构成;二是由报告事由和文体构成。有的报告内容比较紧急,可以在标题前面加上“紧急”字样。

(二)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应写清楚主送的人领导机关名称,在标题的正下方前顶格书写。

(三)正文

正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报告的事由

直接陈述其事,把实事情况的前因、后果写清楚,或提示报告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情况发生报告如下”之类的承启语,转入报告主体。

2.报告的具体情况

这部分主要是报告的核心、主体内容,重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等进展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还有存在的问题、不足,再就是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3.结语

一般结语有两种:一是根据报告的事实或问题提出几点意见或建议来,供领导参考;另一种可以写“特此报告”或“请指正”等结束语,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这里注意概述事实真实,重点突出,中心意思明确,要具有针对性。

(四)落款

写在正文后面,与其他行政应用文一样。撰写报告时必须掌握真实材料,让事实说话,还要及时报告,不能失去时机。另外,在报告中不能带有请求的事项。

四、报告的写作要点

1.注意材料的真实性,要及时,不失良机。

2.内容不可多而杂,应掌握一事一报的原则。

3.表达方式以概述为主,必要的议论要简短明确。

4.正确使用结尾用语。

【例文】

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

国务院: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彻底预防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一九九五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国家决定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高,发病率显著下降,取得了可喜的战绩。

二、在冬季,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能力最弱。为此,决定从现在起至一九九五年一月期间,每年的十二月五日和一月五日,对全国四岁以下儿童各加服一次疫苗。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卫生部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