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课题的来源
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概括地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课题。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
(一)从教育实践中提出课题
“适合国家形势特点和幼教质量提高需要,确立研究课题,是我国幼教工作者早已明确的一项科研行动准则。”[1]对于教育实践中提出的课题,又可以分为两类:
1.宏观领域的课题——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课题
这类课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变革与发展而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对教育的全局产生着巨大影响的问题。这类课题研究对象比较广,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涉及内容广、资料量大,持续时间较长,因而通常由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育研究工作者选题研究。
例如,2006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发布的本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就是根据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制而成,遵循的编制原则之一就是“关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尤其是关注学前教育实践中一些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便使研究成果能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科学依据乃至可行方案……”[2]提供的相关课题包括: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3](摘录)
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机构的构成(类型、职能、比例等)及其社会适应状况研究;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农村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幼儿园分级分类管理与质量监控问题研究;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研究;幼儿园课程管理政策研究;幼儿园教师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策的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
2.微观领域的课题——个人在教育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等产生的课题
这类课题一般是针对教育某一具体方面或者一定范围内的问题。例如,2006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发布的本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中的相关课题包括: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4](摘录)
民办幼儿园管理问题研究;处境不利幼儿(流动人口,留守儿童,贫困、单亲家庭儿童及残障儿童等)的生存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小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小课程衔接问题研究;幼儿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与指导策略研究;幼儿园玩教具基本配置的研究;游戏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家、园、社区协同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幼儿园教科研的目的、任务、特点、方式的研究;多级教研网对教师专业成长作用的研究;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问题的研究;……
对学前教师来说,除了可以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选择宏观与微观领域课题之外,还可以通过个人在教育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工作中的困惑、各种信息的交流、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及有争议的教育焦点或热点探究中产生研究课题,它们往往是教师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的直接来源。
例如,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幼儿说话、举止、着装大胆成熟,呈现小大人的模样,甚至让成人吃惊;有些幼儿沉迷于网络,甚至表现出网络成瘾的前兆;有些幼儿与人交往表现出较强的暴力倾向……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幼儿开展相应的教育引导?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由此展开思考,可以形成许多研究课题:网络游戏与幼儿心理发展、幼儿与人交往暴力倾向个案研究,等等。
再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在与学生(幼儿)、家长、同事、朋友等的交谈、会议交流中,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的报道中,会涉及许多教育问题——孩子压岁钱、课外辅导班、家长到学校帮孩子做值日……,若能以专业的敏感对其留意并加以记录与思考,也有可能形成教育研究的课题。
(二)从教育及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课题
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研究应丰富、促进教育理论。教育研究课题与教育及相关学科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教育及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课题是教育研究课题又一重要来源。研究者可通过对教育及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思考,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或发现别人尚未注意到的问题、尚有争论的问题、仍可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将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由此形成研究课题。
例如,档案袋评价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现在西方许多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评定方法,20世纪末被介绍到我国,现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档案袋评价如果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师评价,效果会怎么样呢?幼儿园教育、教师评价中运用档案袋评价,内容、方法、模式又该有什么特色呢?对此展开思考与研究,就形成了教育研究的相关课题;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平台,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是否可以开展电子成长档案袋评价呢?如若可以,又该如何构建与开发呢?由此,又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再如,围绕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可以形成一系列研究课题:学前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外延、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学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学前教师专业成长评价、园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等。
总之,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构成了教育研究课题的两大来源,从实践中发现课题与从理论中产生课题是相辅相成的: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如果有研究价值,往往是理论尚未解决的问题;实践研究所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往往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