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通过环境系统认知老年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不同环境系统中老年人的分类。

能力目标:区分不同类型的老年人。

工作任务描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乌镇的老年人口也逐年增加,老龄化尤为严重:截至2014年年底,乌镇常住人口总数57212人,60岁以上老年人14501人,占总人口的25.35%;80及以上高龄老人2111人;失能老人269人;空巢老人908人。

问题思考:

1.乌镇人口中有哪些类型的老年人?

2.如何区分各类型的老年人?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人生经历等的不同,老人在老年期之前都过着不同的人生。进入老年期后因为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健康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老年生活。中国社区老年人60岁后,进入退休生活阶段,从原先的社会生活圈中渐渐脱离,并尝试融入新的生活圈,从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到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是个既可大又可小的转变。这个转变对老年人的冲击主要受其进入老年生活前的社会地位、社会人际圈的直接影响。老人进入老年生活前社会地位越高、人际圈越广,对自己老年生活的抵触、不适应性越大。以下就从环境的角度简单了解下老年人。

一、社会环境

社会是人类群居生活的载体,是人类各项资源整合的集中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型系统环境。对老年人社会环境的狭义定义是:老年人生活中除家庭、亲属之外出现的各类社会环境系统。国外有案例指出,人类在婴儿时期离开社会,进入狼群,由狼群养大,长大后,当人类找到狼孩,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还只是停留在狼的智能范围内,狼孩虽然是人类,但是他完全没有人的社会功能,与动物没有太多的区别。因此,社会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老年人从原有的工作环境中抽身退休,自身周围的社会环境将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老年人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二、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社区整体的文化构建,直接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部分老年人尤其是城市社区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由于与子女分开居住等原因,生活相对单一、无兴趣爱好。退休后虽然有非常充足的时间,但却失去了老年生活的目标,对晚年生活无所适从。出于面子问题,老人又不愿意主动找社区内其他老年人沟通交流,这部分老年人内心孤独,无法找到归属感。老年人文化层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融入老年群体,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从社会环境中抽离,形成自我保护。此为大家普遍意义上的孤僻的老人。

三、健康环境

健康环境即为老年人内在生理、心理健康系统环境,直接影响着老年人每天的饮食起居。进入老年期的老人随着各项身体机能的衰退与老化,对周边生活的控制能力相对减弱,故在健康环境维度对老年人又做了以下简单分类。

1.健康老人

社区中绝大部分老年人,他们有规律的老年生活,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自然转换到老年角色。虽然部分老年人因为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长期处于服药状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健康的生活。

2.半失能老人

老年人无论男女,在进入老年期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基本上都会患有5种以上的大小疾病,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能力。还有老年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因事故或者残疾等原因造成的行动障碍,失去部分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基本的生活功能。

3.失能老人

因疾病或者重大事故,造成老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前或者进入老年期之后,某项或者几项身体重大机能出现障碍,导致完全失去行为能力,只能常年卧病在床,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完全依靠他人照顾才能维系生命。

4.失智老人

由于重大事故对身体尤其是对脑部器官产生的影响,或者老年人自身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包括感觉、语言、思维等各项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丧失,经常会出现行动能力完好,但是心智完全丧失的情况,比如老年痴呆等现象。

四、生活环境

老年人生活环境中,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也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成员中互相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子女是家庭中最直接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因素。随着家庭子女的成年、结婚,与老年人同住的现象越来越少,部分老年人只能通过电话与自己的子女联系,长时间无法做到面对面的亲切交流。研究指出,老人长时间处于孤独状态,极易变得性格孤僻。国外研究结果证实,子女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父母亲的生活品质。

配偶是老年人生活环境中最主要的伴侣,老年配偶的关系更多体现在双方的归属感上。归属感即为老年夫妻彼此间得到认同,相互分享价值观念和处事观念。和谐的互动也是归属感的来源。归属感建立在认同的观念上,老年夫妻之所以有长期的婚姻关系,相互接纳彼此的行为及想法十分重要。老年夫妻间缺乏认同感,直接影响到他们归属感的形成。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身心孤独的老人,这类老人出现孤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进入老年期后,人的社会地位、交际范围等发生巨大的改变,很多老人因为无法适应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或者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态度的转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整日沉浸在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中,无意识间构筑了一堵内心屏障,将自身与外界隔离。长此以往,外界与老人的交流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难融入外界环境,形成恶性的封闭循环。

五、任务解决

任务中提到老年人的类型区分,从健康角度出发,除了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健康老人之外,还有半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

拓展训练

社区李先生今年65岁,配偶离异,无儿无女,近期在买菜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医生诊断为下肢瘫痪,今后生活需要有人照顾。

问题思考:

1.从健康环境维度分析,李先生属于哪类老人?

2.从生活环境维度分析,李先生属于哪类老人?

推荐阅读

1.邬沧萍.老年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