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老年人的界定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的界定。
能力目标:掌握世界及中国当前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
工作任务描述
社区工作者小王在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普查统计时,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对老年人的界定是以65岁为年龄划分界线,但我国的老年人划分规定是以60岁为标准界线。他不知道该如何区分,只能机械性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
问题思考:
1.老年人界定的依据?
2.国际社会对老年人如何界定?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根据年代年龄界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发展中国家规定男子55岁,女子50岁为老年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1964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中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1980年亚太地区第一届老年学学术会议也规定,60岁以上的人群为老年人。
二、根据生理年龄界定老年人
根据生理年龄界定老年人,即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因此,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三、根据心理年龄界定老年人
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程度来确定个体年龄。心理年龄以意识和个性为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四、根据社会年龄界定老年人
社会年龄即根据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来确定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社会年龄在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社会年龄和前面三种年龄并不一致。
五、世界卫生组织新提出的年龄划分法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年青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六、任务解决
任务中提到的老年人界定主要是依据以上介绍的四种年龄: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而且这四种年龄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在人类无法改变的生命年龄的基础上,人们的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行为能力都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对“老年期”的界定在不同的年龄背景下应该区别对待。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这四种年龄都以60岁为起始年龄。因此,我们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老年期”概括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处的生命周期,而60岁以上的人则被称为“老年人”。
必备知识
老年期是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其特点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衰老现象逐渐明显。
拓展训练
王老伯今年75岁,是社区中最长寿的老人。他每天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身体非常健康。
问题思考:
1.从年龄维度考虑,王老伯处于哪一个阶段?
2.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中,王老伯属于哪一个阶段?
推荐阅读
1.范明林.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恺悌.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