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秘书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秘书学的学科属性和特点。
2.了解秘书学的学科体系。
3.了解秘书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秘书学的学科属性和特点
关于秘书学的学科属性,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将秘书学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置于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专业代码为050107T。
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和政治性三个特点。
(一)应用性
应用性是秘书学最基本的学科特征。也就是说,它是直接指导工作实践的理论,是一种工作学。这是由秘书学的根本性质和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八大部类、四大台阶”说,即把科学技术从横向上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系统科学等八大部类,从纵向上分为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哲学四个台阶。后来,学者陈昌曙又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认为介于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还应有一个工程科学,它是对某一类工程技术的理论概括和规律性的认识。工程科学既是一种技术理论,又是直接的工程技术。秘书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部类,这是毫无疑义的。从纵向上看,它既是秘书工作的规律性抽象,又对秘书工作具有工程技术的直接应用性,因而,它是一种工程科学。我们认为,一切社会工作学,都应归入这一部类。
工程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直接应用性。基础学科对于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指导作用具有间接性的特点;而应用学科对实践的指导和服务作用是直接的、现实的。秘书学研究的是秘书工作,它直接服务于秘书工作实践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切应用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照搬基础学科的模式,认为“讲实际工作的不是科学”,是不正确的。因此,秘书学的研究必须从总结秘书工作的实践经验中去抽象、概括秘书工作的理论、规律、方针、原则、程序和规范。离开秘书工作的实践,秘书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不应陷入经验主义,只停留在经验和外部描述的水平上,要着力于揭示秘书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秘书学的应用性还要求秘书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要与秘书工作同步发展并力争超前,研究秘书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服务于秘书工作实践。如果秘书学研究不能回答秘书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就会脱离实际,失去存在的价值。
认定秘书学属于应用学科,并不否定秘书学也有基础理论部分,更不意味着否定秘书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很难想象,一门没有基础理论的学科,何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研究现状看,秘书学的基础研究仍然落后于应用研究。
(二)综合性
科书学的综合性,是由它是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说,应用学科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任何一门应用学科,总是要综合吸收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特别是在当代,各门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倾向日益增强,高度综合已成为当代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综合性更强。另一方面,秘书工作是一种综合性辅助工作,反映秘书工作本质和规律及其应用的秘书学,必然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秘书学的综合性,要求秘书学研究应当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知识,按照秘书学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具有自己个性的知识体系。从纵向上看,它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收有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特别是管理科学的成果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从横向上看,它应吸收相关的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如决策学、调研学、信息学、文书学、档案学、会议学、写作学、信访学以及现代办公技术等,以构建自己的工程技术的知识体系。综合性学科绝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或拼凑,而是要紧紧掌握秘书学的本质,融会消化、综合应用,形成自己的体系。封闭主义是不正确的,简单拼凑也是不正确的。把综合性学科视为“大杂烩”是错误的,认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可以代替秘书学的观点也是不对的。应当看到,办公室各门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只会加强而不会代替综合性的秘书学这一门研究秘书工作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三)政治性
秘书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秘书学的政治性,也是由秘书工作的性质决定的。秘书工作总是为一定政治集团和组织领导服务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组织、不同服务对象的秘书工作虽然在专业上具有共同之处,但是具有不同的性质。由于领导集团的政治性质不同,公务秘书工作与非公秘书工作有很大不同,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不同,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也不相同。秘书学不是一种纯知识、纯理论的研究,也不能把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社会制度下秘书工作的规律奉为经典,乱加套用。中国秘书学界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秘书学”的口号是正确的,反映了秘书学鲜明的政治性。当前中国的秘书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秘书学。借鉴国外秘书学经验是必要的,但必须为我所用,批判吸收。如果离开中国国情,企图建立超越时代、超越社会制度的秘书学理论体系,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二、秘书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形成,是一门学科由“潜”而“显”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检验与之相关的专业教育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秘书学界以较大的精力对秘书学学科体系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图1-1和图1-2所示的两种秘书学学科体系框架图,基本上反映了秘书学界关于构建秘书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
图1-1 董继超构建的秘书学学科体系框架图[9]
图1-2 钱世荣构建的秘书学学科体系框架图[10]
三、秘书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秘书学专业的课程可以开设很多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以下几门。
(一)秘书学概论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秘书学科基本知识和秘书工作基本理论,对秘书学专业其他课程起着领衔和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秘书学的学科对象、特点和体系,秘书角色特征,秘书工作要素,秘书工作任务,秘书工作本质,秘书工作方法,秘书工作制度,秘书工作效率,秘书工作关系,秘书工作组织,秘书人才,秘书职业。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秘书学基本理论知识,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其做好秘书工作的自觉性和从事秘书职业的自信心。
(二)中国秘书史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中国秘书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经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先秦时期的秘书工作,历代封建社会的秘书工作,近代秘书工作,民国时期的秘书工作,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秘书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继承和发扬秘书工作优良传统,为现代秘书工作服务。
(三)秘书实务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秘书业务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程序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办公环境与办公资源,秘书日常事务,秘书综合协调,秘书公关与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会务工作,商务活动,信息与调研,信访与督查,沟通与协调,参谋辅助。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秘书部门各项业务和事务工作的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提高秘书的业务能力。
(四)秘书应用写作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秘书写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秘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党政机关公文的写作,事务文书的写作,商务文书的写作,公关文书的写作,私务文书的写作。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秘书写作理论和技巧,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五)秘书文档管理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秘书文书档案管理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文书工作,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办毕文件处置,档案工作,文件归档,文件移交与档案收集,档案鉴定、保管、检索、编研与利用,几种专门档案的管理,声像档案管理,文档管理系统。目的是使学生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专业能力。
(六)秘书文化导论
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秘书文化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秘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秘书文化的要素和功能,秘书物质文化,秘书制度文化,秘书精神文化,以及秘书形象、秘书精神、秘书价值、秘书道德、秘书思想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秘书文化的基本理论,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