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02
变化延伸
1.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入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2.可由几名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比较适宜的人数是3人。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表的量,师幼互动中的反馈,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形象计算的过程。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小数字卡片;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金色串珠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1.书写题卡时,要注意使不同位数的颜色和字卡的规律保持一致。
2.教师所举的例子要和生活接近。
3.金色串珠在工作毯上摆放时是个位在右、千位在左。
4.用小数字卡片代表加数,用大数字卡片代表得数。
5.计算的得数不能大于9999,教师在为幼儿制作题卡时要考虑加数的大小。
第三次展示:进位的加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不进位加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
操作材料
木质空托盘1个,小碟1个,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加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掌握加法进位计算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概念。
2.间接目的:为幼儿学习代数做准备。
工作步骤
以题卡“1452+3129=”为例:
1.编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小卡1452,请幼儿去银行取相等的量,放置在工作毯上;从高位检查,卡片放在量珠下方,依次取3、1、2、9小卡与量合并检查,“现在我们把两次取来的量合在一起”,重叠小卡置右,将量珠从个位至千位合在一起,出示红线放在下面,从个位开始点数,量珠放红线下方;每点数一位取对应的大卡放量珠下方,点数个位时数到10就去银行用10颗1换一串10,放在十位;依次点数完后重叠大卡置右,出示“+”号,放竖式里,指念算式,拿出题卡写计算结果,根据题卡背面的答案进行订正。
3.收教具:收小卡、大卡、金色串珠、符号和红线。
变化延伸
1.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2.可由几名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比较适宜的人数是3。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表的量,师幼互动中的反馈,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形象化计算的过程。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小数字卡片;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金色串珠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的金色串珠满10了,我们用这10个1去银行换1个1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1.教师所举的例子要贴近生活。
2.金色串珠在工作毯上摆放时是个位在右、千位在左。
3.用小数字卡片代表加数,用大数字卡片代表得数。
4.计算的得数不能大于9999,教师在为幼儿制作题卡时要考虑加数的大小。
第四次展示:连续数的加法(相同的数字)
工作前经验
已有加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掌握多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法的概念。
2.间接目的:为幼儿学习代数计算做准备。
工作步骤
以题卡“1111+1111+1111=”为例:
1.编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小卡1111,请幼儿去银行取相等的量,放置工作毯上,从高位检查,卡片放在量珠下方,取3次,依次竖向排列;“现在我们把3次取来的量合在一起”,重叠小卡置右,将量珠从个位至千位合在一起,出示红线放在下面,从个位开始点数量珠并放在红线下方;每点数一位取对应的大卡放量珠下方,重叠大卡置右,出示“+”号,放竖式里,指念算式,拿出题卡写计算结果,根据题卡背面的答案进行订正。
3.收教具:收小卡、大卡、金色串珠、符号和红线。
变化延伸
可进行连续的不相同数字的加法。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小数字卡片;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金色串珠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的金色串珠满10了,我们用这10个1去银行换1个1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与第三次展示相同。
(二)工作名称:乘法银行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进位的乘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加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木质空托盘1个,小碟1个,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乘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接触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概念。
2.间接目的:
(1)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专注力;
(3)为幼儿学习代数计算做准备。
工作步骤
以题卡“1231×2=”为例:
1.编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请幼儿取1231小卡,取相同的量,取回检查;“请你再取一次1231的小卡与量”,检查;“我们把两次取来的量合在一起”,方法同加法,最后重叠大卡置右;“1231我们取了几次”,出示小卡2,替换一组1231,将其扣放;出示乘号介绍,“这个符号是乘号,表示相同的数取了几次”,指念算式,出示题卡,检查订正。
3.收教具。
变化延伸
1.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用生活中的场景。
2.可由几名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比较适宜的人数是3。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表的量,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形象计算的魅力。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小数字卡片;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金色串珠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1.教师所举的例子要贴近生活。
2.金色串珠在工作毯上摆放时是个位在右、千位在左。
3.用小数字卡片代表加数,用大数字卡片代表得数。
4.计算的得数不能大于9999,教师在为幼儿制作题目卡时要考虑被乘数和乘数的大小。
第二次展示:进位的乘法
本展示在操作材料、工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等方面与第一次展示十分接近,有所区别的是引入了进位的概念。进位的操作方法同加法进位。
(三)工作名称:减法银行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退位的减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木质空托盘1个,小碟1个,题目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减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接触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减法的概念。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以题卡“3421-2119=”为例:
1.编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3421大卡与量珠,检查,“我要从3421里拿走一部分但不都拿走,我拿走2119”,出示2119小卡放托盘里(如图8-2-8-1),从个位开始拿量(金色串珠)放托盘中,从高位检查,重叠大卡置右,2119放算式里,出示红线放好;“我们数数还剩下多少量”,从个位开始点数放红线下方,每数完一位取对应小卡,重叠答案置右,出示减号,“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被拿走,减去”,指念算式,题卡订正,写计算结果(如图8-2-8-2)。
图8-2-8-1
图8-2-8-2
3.收教具。
变化延伸
1.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2.可由几名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比较适宜的人数是3。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表的量,题卡背面得数。
兴趣点
形象计算的过程。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用个位的×减去×,还剩下×;个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用大数字卡片代表被减数,用小数字卡片代表减数和得数。
第二次展示:退位的减法
工作步骤
以题卡“3152-1357=”为例:
1.编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3152大卡与量珠,检查,“我要从3152里拿走一部分但不都拿走,我拿走1357”,出示1357小卡放托盘里,从个位开始拿量放托盘中,从高位检查,重叠大卡置右,1357放算式里,出示红线放好;“我们数数还剩下多少量”,从个位开始点数放红线下方,从2个里面拿走7个不够拿,从前面的十位借一串10,去银行换10颗1,和原来的2颗放在一起,拿走7颗,还剩下5颗;每数完一位取对应小卡,重叠答案置右,出示减号,指念算式,写计算结果,题卡订正。
3.收教具。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用个位的×减去×,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10,我们去银行把这1个10换成10个1;我们继续减,个位还剩下×;个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同第一次展示。
(四)工作名称:除法银行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退位且整除的除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除号卡片1张,红线1根,若干套托盘和小碟(除数是几即有几套,用来盛放得数)。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接触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除法的概念。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以题卡“2846÷2=”为例:
1.设计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2846大卡、量珠,“我要把2846的量平均分给两个人,我要分得很公平”;请幼儿拿好托盘,从高位开始分,“你1000,你1000……千位分完了”,像这样依次将量珠分给幼儿;“请你们数数托盘里分到了多少金色串珠,取对应的小数字卡片放好”,重叠大卡,小卡放横式中;“老师将2846分给了几个人”,出示小卡2放横式里,出示除号介绍,“这个符号是除号,表示平均分配”,指念算式订正。
3.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2.可由几名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此项工作,比较适宜的人数是3。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表的量,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减法计算的过程。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金色串珠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每个小朋友分到了×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分到××,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1.教师所举的例子要贴近幼儿生活。
2.金色串珠在工作毯上摆放时是个位在右、千位在左。
3.用大数字卡片代表被除数,用小数字卡片代表除数和得数。
第二次展示:退位且整除的除法
工作步骤
略,不够分时借位方法同减法的借位。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金色串珠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一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还剩下1000不够分,我们去银行用这1个1000换成10个100;每个小朋友分到×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现在让我们分百位上的金色串珠……;每个小朋友分到××,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与第一次展示相同。
第三次展示:不退位且有余数的除法
操作材料
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除号卡片1张,红线1根,若干套托盘和小碟(除数是几即有几套,用来盛放得数),另准备1个小碟用来盛放余数。
工作步骤
略,参照退位且有余数的除法。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金色串珠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一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每个小朋友分到了×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个位还剩×个不够分,这是多余的,放在这个小碟子里;每个小朋友分到××,还余下×,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用大数字卡片代表被除数,用小数字卡片代表除数、得数和余数。
说明:其余内容与第一次展示相同。
第四次展示:退位且有余数的除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金色串珠及数字卡片若干,除号卡片1张,红线1根,若干套托盘和小碟(除数是几即有几套,用来盛放得数和余数)。
工作步骤
以题卡“1445÷2=”为例:
1.设计情境,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取1445大卡和量珠(如图8-2-9-1),“我要把1445的量平均分给两个人,我要分得很公平”;请幼儿拿好托盘摆好(如图8-2-9-2),从高位开始分,“你1000,你1000……千位分完了”,像这样依次将量珠分给幼儿;“请你们数数托盘里分到了多少金色串珠,取对应的小数字卡片放好”,重叠大卡,小卡放横式中;“老师将1445分给了几个人”,出示小卡2放横式里,出示除号介绍,“这个符号是除号,表示平均分配”,指念算式(如图8-2-9-3),写计算结果,订正。
3.收教具,结束。
图8-2-9-1
图8-2-9-2
图8-2-9-3
指导用语
银行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金色串珠和大数字卡片;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金色串珠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一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还剩下1000不够分,我们去银行用这一个1000换成10个100;每个小朋友分到×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现在让我们分百位上的金色串珠……;个位还剩×个不够分,这是多余的,放在这个小碟子里,每个小朋友分到××,还余下×,最后的得数是××余×。
注意事项
用大数字卡代表被除数,用小数字卡代表除数、得数和余数。
说明:其余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五)工作名称:加法邮票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进位的加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加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邮票游戏盒,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大数字卡片若干,加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用较抽象的材料加深幼儿对加法概念的理解,提高幼儿计算的能力。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以题卡“2132+3241=”为例:
1.出示题卡。
2.放定位图片与小人。
3.取2132的邮票总数,再取3241的邮票与2132邮票保持距离,把两次取来的邮票合起来从个位开始数,出示红线,从个位开始点数邮票放到杯子里,数完直接写答案,拿出题卡订正。
4.送回邮票、定位小人、圆片和红线。
变化延伸
教师启发幼儿解题时可引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错误控制
金色串珠本身所代替的量,师幼互动中的反馈,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形象计算的过程。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取××的邮票;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邮票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1.教师所举例子要贴近幼儿生活。
2.邮票在工作毯上摆放时是个位在右、千位在左。
3.用大数字卡代表得数。
4.计算的得数不能大于9999,教师在为幼儿制作题卡时要考虑加数的大小。
第二次展示:进位的加法
工作步骤
以题卡“2346+3125=”为例:
1.出示题卡,请幼儿抄题。
2.放定位图片与小人(如图8-2-10-1)。
图8-2-10-1
图8-2-10-2
3.取2346的邮票总数,再取3125的邮票与之保持距离,把两次取来的邮票合起来从个位开始数,出示红线(如图8-2-10-2);从个位开始点数邮票放到杯子里,数完直接写答案,若超过10直接拿杯子去换;换回的邮票放在红线上,数前位时先数红线上的邮票,拿出题卡订正。
4.送回邮票、小人、圆片和红线。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取××的邮票;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邮票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的邮票满10了,我们用这10个1去银行换1个1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1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第三次展示:连续数的加法
工作步骤
略,将取的量竖向排列,其他方法同前两次展示。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取××的邮票;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邮票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的邮票满10了,我们用这10个1去银行换1个1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1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六)工作名称:乘法邮票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进位的乘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加法邮票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邮票游戏盒,题目若干,小袋子1个,大数字卡片若干,加号卡片1张。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用较抽象的材料加深幼儿对乘法概念的理解,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略,同连续数的加法。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取××的邮票,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我们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邮票合在一起数数是多少;个位的邮票满10了,我们用这10个1去银行换1个10;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1张××的大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余内容同“加法邮票游戏”。
第二次展示:进位的乘法
本展示内容同第一次展示。
(七)工作名称:减法邮票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退位的减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减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邮票游戏盒,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大数字卡片若干,减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用较抽象的材料加深幼儿对减法概念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以题卡“4357-2132=”为例:
1.介绍工作名称,出示题卡。
2.放定位图片与小人。
3.取4357的邮票总数,然后从4357中拿走2132个,先从个位拿,依次放到准备好的杯子里,出示红线;从个位开始点数邮票放到红线下面的杯子里,数完直接写答案,拿出题卡订正。
4.送回邮票、定位小人、圆片、红线。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用个位的×减去×,还剩下×;个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用小数字卡片代表减数和得数。
第二次展示:退位的减法
工作步骤
略,借位方法同银行游戏。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用个位的×减去×,不够减向个位借1个10;我们去银行把1个10换成10个1;我们继续减,个位上的还剩下×,个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八)工作名称:除法邮票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退位且整除的除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除法银行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邮票游戏盒,小碟子1个,题卡若干,小袋子1个,小数字卡片若干,除号卡片1张,红线1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用较抽象的材料加深幼儿对除法概念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以题卡“3366÷3=”为例:
1.介绍工作名称,出示题卡。
2.放定位图片与小人。
3.取3366的邮票总数,平均分成3份,并将其排列在红线下方,点数,写计算结果,然后检验。
4.收回,结束。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邮票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每个小朋友分到了×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分到××,最后的得数是××。
注意事项
用小数字卡片代表除数和得数。
说明:其他内容同“加法游戏”。
第二次展示:退位且整除的除法
工作步骤
略,借位方法同银行游戏除法借位。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邮票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还剩下1000不够分,我们去银行用这1个1000换成10个100;每个小朋友分到了×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现在让我们分百位上的邮票……;每个小朋友分到××,最后的得数是××。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第三次展示:不退位且有余数的除法
工作步骤
略,方法同除法银行游戏。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邮票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每个小朋友分到了×个10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个位还剩×个不够分,这是多余的,放在这个小碟子里;每个小朋友分到××,还余下×,最后的得数是××余×。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第四次展示:退位且有余数的除法
工作步骤
略,方法同除法银行游戏。
指导用语
邮票游戏;我现在要去取××的邮票;我现在要去取×的小数字卡片;我们将千位的邮票分给这×个小朋友,记住每个小朋友要一样多;分给你1000,分给你1000……;还剩下1000不够分,我们去银行用这1个1000换成10个100;千位的得数是×,我们取一张×的小数字卡片;现在让我们分百位上的邮票……;个位还剩×个不够分,这是多余的,放在这个小碟子里;每个小朋友分到××,还余下×,最后的得数是××余×。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扫码看视频
(九)工作名称:加法板
教具构成
包括加法板、蓝色定规、红色定规。
加法板:是一块印有12×18方格的长方形白色木板,最上面印有1~18的数字(1~10是红色数字,11~18是蓝色数字),数字10之后有一条红色的线(如图8-2-11)。
蓝色定规:9块蓝色由短至长的长方形木板。
红色定规:9块红色由短至长的长方形木板。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和邮票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工作目的
图8-2-11
1.直接目的:练习1~9任意两个数的加法。
2.间接目的:
(1)帮助幼儿发现并总结加法的计算规律;
(2)为幼儿将来学习抽象数学做准备。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将红色、蓝色定规排好,蓝在左,红在右,读出“9+4=”,将蓝色9放板上,取红色4放9的后面,引导幼儿说出答案,“9+4=13”,定规指值,收回结束。
变化延伸
1.做加法板的10的合成的工作(9的合成、8的合成等)。
2.可为加法板配上题卡(最开始时不要让幼儿做过多的题目,保持在3~5题为宜,逐渐增至9道题目)。
错误控制 加法板本身的格子,加法订正板。
兴趣点 计算形式的变化。
指导用语
我们来做一道加法题,题目是×加上×,得数是×。
注意事项
1.蓝色定规和红色定规是加数,加法板上印刷的1~18的数字是得数。
2.此项工作可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
(十)工作名称:减法板
教具构成
包括减法板、蓝色定规、红色定规、原色定规(如图8-2-12-1)。
减法板:一块印有12×18方格的白色长方形木板,最上面印有1~18的数字(1~10是蓝色数字、11~18是红色数字),数字10之后有一条红色的线。
蓝色定规:9块蓝色由短至长的长方形木板。
红色定规:9块红色由短至长的长方形木板。
原色定规:17块原木色由短至长的长方形木板。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邮票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图8-2-12-1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练习得数在0~9的减法。
2.间接目的:
帮助幼儿发现并总结减法的计算规律。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散放红色和蓝色定规。
2.红色定规在左、蓝色定规在右摆好,原色定规放在右下方(如图8-2-12-1),读题“15-8=”,左手指15,右手数15后面的数字,取原色定规第3根,盖住15后面的数,取蓝色定规8放在15的下面(如图8-2-12-2),引导幼儿数前面的量,取对应的红色定规,引导幼儿说出得数7(如图8-2-12-3),定规尺归位。
图8-2-12-2
图8-2-12-3
3.收回,结束。
变化延伸
1.做减法板的10的减法工作(9的减法、8的减法等)。
2.可为减法板配上题卡。
错误控制
减法板本身的格子,减法订正板。
兴趣点 计算形式的变化。
指导用语
我们来做一道减法题,题目是×减去×,得数是×。
注意事项
1.减法板上印刷的1~18的数字是被减数,蓝色定规是减数,红色定规是得数。
2.17根原木色定规起遮盖多余被减数的作用,并不参与实际计算。
3.此项工作可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
(十一)工作名称:乘法板
教具构成
包括乘法板、数字板、珠子、定位筹码。
乘法板:1块中间有10×10的100个圆穴的原木色长方形木板,正上方有1~10的数字,木板左侧有一个凹槽,可插入数字板。
数字板:10块白色长方形木板,分别印有1~10的数字。
珠子:100粒红色圆形塑料珠粒。
定位筹码:红色、木质,呈圆形。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邮票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乘法板,小碟1个。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练习1~9的任意两个数字的乘法。
2.间接目的:帮助幼儿发现并总结乘法的计算规律。
图8-2-13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如图8-2-13)。
2.数字从1~9竖排于乘法板左侧,圆片放左上角凹槽里;出示题卡“3×2=”,请幼儿说出式子含义,“表示3被重复取2次”;将数字3插进乘法板中,红色圆片放在2上,开始排珠,“第一次1、2、3(竖排)”“第二次……”引导幼儿数出总数,说出结果。
3.归位,结束。
变化延伸 可为乘法板配上题卡。
错误控制 乘法板的珠子,乘法订正板。
兴趣点 计算形式的变化。
指导用语
我们来做一道乘法题,题目是×乘以×,得数是×。
注意事项
1.白色数字板上印刷的1~10的数字是被乘数,乘法板上方印刷的1~10的数字是乘数,100粒红色的珠子是得数。
2.此项工作可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
扫码看视频
(十二)工作名称:除法板
教具构成
包括除法板、除数小人、珠子。
除法板:1块原木色长方形木板,中间有9×9的81个圆穴,正上方有9个稍大的圆穴,可放入除数小人,木板左侧印有1~9的数字板。
除数小人:9个像跳棋样的绿色木质小人。
珠子:81粒圆形珠粒,绿色、塑料质地。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邮票游戏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除法板,小碟1个。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练习得数在1~9的除法。
2.间接目的:帮助幼儿发现并总结除法的计算规律。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出示题卡,问“9÷3=”的含义,“9粒珠分给3个人”;数9粒珠放碟中,分别取3个小人放在除法板上方(如图8-2-14-1),然后分珠(如图8-2-14-2),引导幼儿数每个小人分到几粒,说出结果。
3.收教具,结束。
图8-2-14-1
图8-2-14-2
变化延伸 可为除法板配上题目卡。
错误控制 除法板的珠子,除法订正板。
兴趣点 变化形式的计算。
指导用语
我们来做一道除法题,题目是×除以×,得数是×。
注意事项
1.81粒绿色的珠子是被除数,9个绿色的小人是除数,除法板左侧1~9的数字是得数。
2.此项工作可由两名幼儿合作完成。
(十三)工作名称:蛇形加法
第一次展示:整十的蛇形加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整十的蛇形加法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彩色串珠梯2套,黑白串珠梯2套,金色串珠10串10,小盒子3个,小桥1个,棉布(40cm×40cm)1块,托盘1个。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练习连加的计算。
2.间接目的:为幼儿做蛇形加法做准备。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用彩珠摆出小蛇“9+4+5+7+6=”。
2.拿小桥从左往右数彩珠到10停,拿金色串珠10换彩珠,小桥后面拿不走的取相等的黑珠代替,彩珠放右侧,拿小桥从黑珠开始切数,数到10停换金珠,黑珠送回原处。
3.用此法数出总数,整理答案,检查订正、验算:彩珠从长到短放好,用彩珠合十,若出现没有的彩珠可用其他彩珠替换回需要的彩珠。
4.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为幼儿制作蛇形加法小书。
2.让幼儿自己制作蛇形加法小书。
错误控制
彩色串珠本身的颜色和数量,幼儿对量的合成的理解。
兴趣点 数形结合的方式。
指导用语
蛇形加法;彩色串珠梯;所涉及的数名;彩色串珠满10了,我们用金色串珠10来替换,剩下的用黑白串珠来代替;彩色小蛇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小蛇,我们来数一数它一共有多少。
1.此次展示时的小蛇是特殊摆放的,每2或3串彩色串珠梯加起来的得数必须是10。
2.彩色串珠代表加数,金色串珠和留在小蛇最末尾的黑白串珠代表得数。
3.计算时在小蛇中间的黑白串珠是替代没有被小桥切数的彩色串珠,并不参与实际计算。
4.每页蛇形加法小书的背面要有得数。
扫码看视频
第二次展示:任意数的蛇形加法
工作步骤
以加法小蛇“1+7+8+2+9+3+4=”为例(如图8-2-15-1):
1.用彩珠摆出小蛇(如图8-2-15-2),拿小桥从左往右数彩珠到10停,拿金色串珠10换彩珠,小桥后面拿不走的取相等的黑珠代替,彩珠放右侧,拿小桥从黑珠开始切数,数到10停换金珠,黑珠送回原处。
2.用此法数出总数,整理答案,检查订正、验算:彩珠从长到短放好,用彩珠合十,若出现没有的彩珠可用其他彩珠替换回需要的彩珠。
3.收教具,结束。
图8-2-15-1
图8-2-15-2
指导用语
蛇形加法;彩色串珠梯;所涉及的数名;彩色串珠满10了,我们用金色串珠10来替换,剩下的用黑白串珠来代替;彩色小蛇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小蛇,我们来数一数它一共有多少。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十四)工作名称:蛇形减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蛇形加法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彩色串珠梯2套,黑白串珠梯2套,灰黑串珠梯2套,金色串珠10串10,小盒子4个,小桥1个,棉布1块,托盘1个。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让幼儿练习加减混合计算。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用彩色串珠与灰黑串珠摆一条小蛇“7+1-2+3-8+5-4=”,所有的减数用灰珠摆,拿小桥数,数到10用金色串珠10替换彩珠,拿不走的彩珠用黑白珠代替;数过的彩珠放右侧,再从黑珠开始点数,数到10停换金珠10,黑珠送回原处;遇到灰珠,“灰珠表示减去,我们折回去往回数”,把灰珠放前面数过的珠子上方同步往回数,剩下的珠子用黑珠代替,数过的灰珠放彩珠下方,像这样数出答案。
3.准备验算:灰珠放结果下方,彩珠从长到短排好,先验灰珠,再验结果。
4.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为幼儿制作蛇形减法小书。
2.让幼儿自己制作蛇形减法小书。
指导用语
蛇形加减法;彩色串珠梯;黑白串珠;灰黑串珠;所涉及的数名;彩色串珠满10了,我们用金色串珠10来替换,剩下的用黑白串珠来代替;小蛇生病了;彩色小蛇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小蛇,我们来数一数它一共有多少。
注意事项
1.此次展示时的小蛇是特殊摆放的,但要保证彩色串珠在总量上比灰黑串珠多;彩色串珠是被减数,灰黑串珠是减数,金色串珠是得数,如果有黑白串珠留在小蛇最末尾,则金色串珠与黑白串珠共同组成最后的得数。
3.每页蛇形减法小书的背面要有得数。
4.此次展示的形式最好是个别指导。
说明:其他内容同工作“蛇形加法”。
(十五)工作名称:点的游戏
第一次展示:不进位的加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的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5岁以上。
操作材料
点的游戏计算纸1张,绿色、蓝色、红色铅笔各1支,题卡若干。
图8-2-16 点的游戏计算纸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
(1)练习较大数目的加法;
(2)更为抽象地进行加法运算。
2.间接目的:
(1)提高幼儿数学计算的速度和精确性;
(2)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选题卡,如“2337+3212=”,在计算纸最右侧将该题卡的计算竖式写好(个位用绿色,十位用蓝色,百位用红色,千位用绿色,万位用蓝色)。
3.绘制2337的点,从右侧个位用绿色铅笔由上至下点7个点,十位用蓝色铅笔由上至下点3个点,依次点到千位。
4.同步骤3的方法绘制3212的点。
5.绘制完后从个位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点数总数,个位得数是9,十位得数是4,百位得数是5,千位得数是5,所以最后结果是5549,结果写在计算纸的最下面一行。
6.与题卡背面的得数进行比较检验,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加法进位的计算,进位表示的方法:以个位向十位进一为例,在计算纸个位的倒数第二行画一个向左的箭头到十位,“我们用这10个1换1个10”画掉个位满10的绿色点,在十位增加一个红色点。其他数位的进位方法与此相同。
2.乘法的计算即一个数重复画几遍,计算方法同加法。
错误控制 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计算的形式。
指导用语
计算中涉及的数名;个位得数是;十位得数是;百位得数是……
注意事项
1.循环变化的数字与点的颜色。
2.最好用个体指导的形式进行。
第二次展示:不借位的减法
工作前经验
已有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的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5岁以上。
操作材料
点的游戏计算纸1张,绿色、蓝色、红色铅笔各1支,题卡若干。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
(1)练习较大数目的减法;
(2)练习更为抽象的减法运算。
2.间接目的:
(1)提高幼儿数学计算的速度和精确性;
(2)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
2.选题卡,如“2337-1205=”,在计算纸最右侧将该题卡的计算竖式写好(个位用绿色,十位用蓝色,百位用红色,千位用绿色,万位用蓝色)。
4.画掉1205的点,个位上减去5,则个位由上至下画掉5个点,剩下2个点,则个位得数为2,十位上减去0,不用画掉点,十位得数是3,百位上减去2,百位画掉2个点,剩下1个点,百位得数是1,千位上减去1,千位画掉1个点,剩下1个点,千位得数是1,所以最后结果是1132。
5.与题卡背面的得数进行比较检验,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借位的减法,表示方法:以百位向十位借位为例,“十位上不够减向百位借1个100,我们把这1个100换成10个10”,用向右的箭头从百位画到十位,百位画掉1个红点,十位点上10个蓝点,其他数位借位同此法。
错误控制 题卡背面的得数。
兴趣点 计算的形式。
指导用语
计算中涉及的数名;我现在画……的点;个位上减去××。
注意事项
同点的游戏加法计算。
五、数学领域“分数和平方立方的导入”教具操作活动
(一)工作名称:分数小人
教具构成
1/1是原木色跳棋状,1/2是2个红色1/2跳棋状,1/3是3个黄色1/3跳棋状,1/4是4个蓝色1/4跳棋状,底座是1个带有4个凹槽的原木色长方形。
第一次展示:感官展示
工作前经验 4岁以上。
操作材料 分数小人。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视觉和触觉让幼儿感受一个整体可以被分解成几部分。
2.间接目的:为幼儿将来学习分数做准备。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小人竖放在工作毯上。
2.拿起1完整感知,请幼儿感知,“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老师把它分成两部分,比比看一样大吗?”
3.“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老师把它分成三部分,比比看一样大吗?”
4.“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老师把它分成四部分,比比看一样大吗?”
5.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重新展示建构三角形的三角形盒,让幼儿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
2.在生活中寻找有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物体。
错误控制
分数小人本身的颜色和大小。
兴趣点
将1分成几部分的操作过程。
指导用语
分数小人;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它可以被分成2/3/4个部分,它们是一样大的。
注意事项
尽量采取个别展示的方式。
第二次展示:与底座卡的配对
工作前经验 4岁以上。
操作材料
分数小人,与分数小人对应的1/1(1张)、1/2(2张)、1/3(3张)、1/4(4张)的底座卡。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能将分数小人和底座卡正确配对。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竖放分数小人。
2.触摸第一个小人,打开小人与底座形式卡配对,依次将剩下的配对。
3.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1.制作透明的底座卡。
2.让幼儿自制底座卡。
错误控制
分数小人与底座卡的一一对应。
兴趣点 配对的过程。
指导用语
分数小人;底座卡;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它可以被分成2/3/4个部分,它们是一样大的。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第三次展示:与分数卡的配对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让幼儿初步接触分数的书写和朗读,理解分数所代表的含义。
2.间接目的:略。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竖放分数小人。
2.触摸感知第一个小人,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它的名字叫1/1,放分数卡片。
3.依次分别命名,放分数卡片。
4.完整进行三阶段教学。
5.收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幼儿自制分数卡片。
错误控制 每个分数小人被分成的份数。
兴趣点 配对的过程。
指导用语
分数小人;底座卡;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数小人,它被分成两个部分,它们是一样大的,名字叫二分之一……
说明:其他内容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二)工作名称:平方珠链(认识5的平方)
工作前经验
已有100串珠链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5的平方珠链1条,5的平方片1片,小桥1个,自制数字卡片(1、2、3、4、5、10、15、20、25),小盒子1个(上有标签)。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认识数字5的群数。
2.间接目的:
(1)为幼儿学习十进位系统做准备;
(2)锻炼幼儿思维和肢体动作的精确性。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将5的平方珠链拉开并摆放在工作毯中间。
2.从1开始数珠片,数到5时,请幼儿将数字卡片5摆放到相对应的串珠旁边(摆放方法同100串珠链)。
3.依此方法数到25,放数字卡片25。
4.邀请幼儿按顺序指读数字卡片。
5.小心地将串珠链折成正方形,与5的平方珠片叠放比较,“1串5被重复了5次,也就是5×5,结果就是25,也叫作5的平方。”边说边把等式写下来:5×5=25=52。
6.分类收回教具,结束。
变化延伸
切数平方珠链上其他的平方链。
错误控制
5的平方链与数字卡片的对应,幼儿数数的能力。
兴趣点 数的多变性。
指导用语
5的平方链;5的平方片;所涉及的数名。
注意事项
1.要从右至左切数珠链。
(三)工作名称:立方珠架(认识5的立方)
工作前经验 已有100串珠链操作经验或年龄在5岁以上。
操作材料
5的立方链1条,5的平方片5片,5的立方块1块,小桥1个,自制数字卡片(1、2、3、4、5、10、15、…、125),小盒子1个(上有标签)。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认识数字5的群数。
2.间接目的:同“平方珠链(认识5的平方)”。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教具,将5的立方珠链摆放在工作毯中间。
2.切数,摆数字卡片,每当数到平方的位置会出现一个较大的铁环作为提醒,此时在铁环处放置1片5的平方珠片。
3.邀请幼儿按顺序指读数字卡片。
4.将串珠链由右至左推折,每到5串就形成一个5的平方珠片的形状,拿一块5的平方珠片进行对比,直到折叠完毕,形成一个平铺的长方形,将5块平方珠片平铺叠放至上比较,发现二者是相同的。
5.将5片平方珠片叠放,边叠边数:“1个5的平方,2个5的平方……”叠成立方体与5的立方珠块比较,“5个5的平方等于一个5的立方珠块,也叫5的立方”,边说边将等式写下来并解说:“5×5是5的平方,5个5的平方就是5的立方。也就是5×5×5=125=53。”
变化延伸
切数立方珠架上其他的立方链。
错误控制
5的立方链与数字卡片的对应,幼儿数数的能力。
兴趣点 数的多变性。
指导用语
5的立方链;5的平方片;5的立方块;所涉及的数名。
注意事项
1.从右至左切数珠链。
2.自制数字卡片的颜色要与珠链的颜色相同。
实训经验分享
自制蒙氏材料(自制蒙氏教具,以数学领域为例)
名称:魔法花朵(请你算一算)目的:10以内的加法运算练习
名称:青蛙过河(请你找一找)目的:数序的巩固和强化
名称:衣服上的花朵(请你画一画)目的:数与量的对应
名称:动物题卡(请你想一想)目的:自己设计题目计算
名称:钥匙不见了(请你找一找)目的:数与量的对应
名称:比比谁先到终点(请你跳一跳)目的:数概念的巩固和强化
实训目标
1.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规律及操作目标。
2.能自制蒙台梭利教具。
3.具有灵活地、个性化地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的素养。
实训准备
手工制作用品。
实训步骤
1.选择一项数学教具,根据蒙台梭利数学领域教具的规律及目标,制作延伸活动或自主操作环节使用的材料。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整展示操作过程,注意介绍自制教具的错误控制功能。
3.结合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5.教师从蒙台梭利自制教具的特点的角度进行评价总结,提出修改意见。
6.实训小组根据反馈意见继续修改提升,修改后在班级自制蒙氏教具展览区进行展览分享。
项目回顾
思考与练习
1.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2.蒙台梭利数学教具的特征是什么?
3.举例说明蒙台梭利数学领域教具操作使用的三阶段教学法。
4.蒙台梭利数学领域的学习与感官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
学习自评卡
请同学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填写下表。
[1] 林丽等.蒙台梭利数学教育[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2] 在以下工作介绍中,有时将彩色串珠梯简称为彩串,将彩色串珠简称为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