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七 卧床老年人压疮预防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

领会预防压疮发生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评估易发生压疮的高危老人、高危因素。

熟练掌握预防发生压疮的常用方法。

工作任务描述

宋奶奶68岁,体态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病史多年,未系统治疗,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2年前患“高血压脑出血”,现左侧肢体瘫痪,住进某护理养老院。

问题思考:

1.宋奶奶易发生压疮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做才能预防宋奶奶不发生压疮?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评估

1.照护者自身准备:照护者本身是否具备预防压疮发生的相关知识,照护者要有真城对待老人的责任心。

2.老人的评估:老人的年龄、体重、卧床时间、**活动能力;老人的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使皮肤经常受到污物、潮湿的刺激;老人是否因某一部位疼痛使其强迫体位;老人出汗情况,因发烧或室内温度较高引起出汗较多,汗液可刺激皮肤。

二、预防措施

控制压疮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措施落实即可避免压疮的发生,减少老人的痛苦。因此要求照护人员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经常更换体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实验证明,压迫毛细血管如超过2.13kPa(16mmHg),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超过2.67kPa(20mmHg),持续2~34小时即可引起压疮。因此,应鼓励和协助长期卧床的老人常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尽量将老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老人体位安置妥当后,可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或海绵垫,酌情在骨隆突处和易受压部位垫橡胶气圈、棉圈,使受压部位悬空,必要时可用护架抬高被褥,以避免局部受压。使用气圈时,应充气1/2~2/3满度,套上布套,布套应平整无折,气门向下放于**,以免压迫局部组织。水肿和肥胖者不宜使用气圈。因局部压力重,用气圈反而影响血液循环,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也可选其他支持物。羊皮垫具有减小剪切力及吸收水蒸气的性能,可使用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充气式床垫、水褥、翻身床等可以交替应用。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1)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皱褶,干燥、无碎屑。

(2)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衣服、被单随湿随换;伤口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不可让老人直接卧于橡皮单上。

(3)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老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3.促进血液循环: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1)手法按摩

①全背按摩:协助老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将药液少许倒入手掌内作按摩。按摩者斜站于老人右侧,左腿弯曲在前,右腿伸直在后,从老人臀部上方开始,沿脊柱旁向上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此时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如此反复有节奏地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5颈椎处。

②局部按摩: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肌部分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如局部已出现压疮的早期症状,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力,可用拇指指腹以环形状动作由近压疮处向外按摩。

(2)电动按摩器按摩:电动按摩器是依靠电磁作用,引导治疗器按摩头振动,以代替各种手法按摩。操作者持按摩器,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适用的按摩头,紧贴皮肤,进行按摩。

4.改善营养状况:长期卧床或病重者,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需加支持疗法,如补液、输血、静脉滴注高营养物质等,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必备知识

一、什么是压疮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是一种长时间不活动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引起疼痛难忍,而且细菌容易从伤口处入侵,造成伤口的感染,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

1.局部长期受压,经久不改变体位,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见于不正确的半坐卧位或坐位、瘫痪、昏迷、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及手术后不能自己移动体位者。

2.皮肤经常受潮湿及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呕吐物、衣服不平整、床单皱折有碎屑、翻身时拖拉、使用脱漆便器等,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抵抗力降低。

3.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致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

4.全身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都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如长期发热及卧床等老人。

三、压疮的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耳郭、肩胛、肘部、脊椎体隆重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俯卧时还可发生于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部等处。易发部位与老人卧位有关。

图3-7-1 各种体位时易受压的部位

四、压疮的分期及处理

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有的无肿热反应。

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

2.炎性浸润期:如果红肿部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受压表面皮色转为紫红,皮肤因水肿变薄而出现水疱,此时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不剪表面)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每次15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3.溃疡期: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引起败血症。

此时应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1)药物治疗

①碘酊: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构的作用。将碘酊涂于创面,加烤灯照射10分钟(或电吹风吹干),每日2次。

②多抗甲素:它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对创面较大者,先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创面干燥后用多抗甲素液湿敷,再用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最后用灭菌紫草油纱布覆盖,对渗出液多者,每日换药3次。

③甲硝唑: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并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用此药冲洗后,湿敷创面,加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每日3~4次。

(2)物理疗法

①鸡蛋内膜覆盖:新鲜鸡蛋内膜含有一种溶菌酶,能分解异种生物的细胞壁,杀灭活体,起消炎、杀菌的作用。将鸡蛋内膜平整紧贴于创面上,加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每日更换1次。

②白糖覆盖:在高渗环境下可破坏细菌生长,减轻伤口水肿,有利于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清创后,将食用白糖散于创面上,用无菌纱布敷盖。

(3)氧疗: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5~6L/分钟,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治疗完毕,创面盖以无菌纱布或暴露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在湿化瓶内放75%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4)中药:将桉树叶制成的烧伤粉,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加地塞米松5mg涂于压疮创面,每日2次。

(5)外科手术:对大面积、深达骨质的压疮,上述保守治疗不理想时,可采用外科治疗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压疮,因战伤老人失血多,机体抵抗力差,压疮迁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压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

五、节力翻身法

1.目的:使老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不能自理的老人。

2.操作方法:

要领: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轻又稳亦省力。

(1)一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左侧卧位)。

①照护人员立于老人右侧,两腿距离10~15cm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将老人左右手交叉置于腹部。

②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将老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右手移至对侧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老人上身移向近侧。

③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老人腘窝,右手扶于足背,屈膝双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达尾骶部,左手移至对侧左臀部用合力抬起老人下身移向近侧。

④调整体位。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老人,抬起老人右腿,拉平裤子,托膝使老人屈髋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裤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软垫支持老人背部和双腿,取舒适卧位。

⑤侧卧翻平卧,照护人员立于老人左侧,步骤同上,两手动作相互调整。

2.两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侧卧位)对于身体胖重且不能活动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老人则宜采用两人协助翻身。

两位照护人员站在病床的同侧,一个托老人两手放于腹部,托其颈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窝部,两人同时将老人抬起移向床缘,分别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轻推翻身。

拓展训练

赵奶奶78岁,10年前诊断“高血压病”,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未规律用药,既往11年内有3次“脑梗死”病史,发病时不能言语,问话不答,表情呆滞,四肢活动少。遗留左侧肢体肌力减弱,走路画圈。3年前因如厕时不慎摔倒,右侧胫骨骨折,现不能下床。

请问:

1.应如何评估赵奶奶在护理养老院的自理能力?

2.赵奶奶的生活卫生照料有哪些特殊要求?

推荐阅读

1.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规范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能力建设中心组织编写.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