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与反思
蔡涛
在刘老师的精心安排之下,我有幸聆听了国老师“走专业发展之路,感受幸福职业人生”的报告。既领略到幼教名师的风范,开阔了教育的新思路,又感受到了国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感悟到提高自身修养的新方法。报告让我的思想和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留下了诸多值得回味与思考的问题。我深感在学习中得到了专业提高,在感悟中得到了人生成长。
一、感悟
(一)坚持不懈的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
这次报告给我最大的体会与感受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国老师娓娓道来的畅谈、深入浅出的阐述,显示了她坚实的实践积累、丰实的知识积淀,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个人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扩大自己的眼界,才能拓展自己工作的思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让自己拥有智慧和洞察力,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修身养性,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拥有“开阔的心怀,开放的心态”。开阔眼界的学习,可以是外出参观、实地考察;还可以是潜心读书,以书为友。要想成为一名有学识、有能力、素养高的教师,必须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书籍陪伴自己的生活,让书籍促进自己的成长。
(二)将勤能补拙的信念作为前进的动力
在国老师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她“勤能补拙”的信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她在教育生涯中始终做到“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愿意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从国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股不认输、不服输的劲头,这股劲头完全由一个“勤”字在支撑着。在我看来这个“勤”字包含着深刻的内涵:“眼勤”,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捕捉身边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线索;“脑勤”,善于思考,不断反思、评价,提升工作中的经验;“嘴勤”,放平心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周围的人去交流、讨论,在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鞭策自己深入地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手勤”,积极地去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取得新经验、获得新提升。
(三)将“静心”“爱心”“责任心”作为追求的心境
国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国老师的朴实、真诚、奉献和创新,她那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怀,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行为,深深启发了我。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静心” “爱心”与“责任心”。
静下心来反思工作中的得失,静下心来钻研自己的业务,静下心来阅读启迪智慧的书籍,只有真正的“静心”,我们才会思考、工作才有收效、思路才会创新、能力才会提高。作为教师,对事业、对学生要拥有“爱心”,真心地爱着身边的每一名幼儿;因为爱心,会让我们尊重、相信每一位幼儿;因为爱心,会让我们公平地善待每一位幼儿;因为爱心,能够使自己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因为爱心,才能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是谁都需要有工作的“责任心”,尤其是教师。我们要把自己的岗位当成责任,有了责任心,凡事就会尽心尽力而为;有了责任心,工作就一定会主动、踏实、勤奋地完成;有了责任心,就一定会处处、事事以工作为重;有了责任心,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有了责任心,就一定能取得教育成果。
二、反思
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刘老师名师工作室中的成员。说到 “名师”一词,不由得让我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什么是名师?名师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什么?刘老师曾这样说过:“名师是‘出色’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知名’的教师。因为一个人出名的方式很多,而出色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名师应该具有深刻内涵,有高尚的情操和品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程度。做到了会思考而不浮躁;能够与同伴合作而不自私自傲;会研究并能体会到教育科学的严谨与实事求是;保持纯洁而美好的心灵。”现在的我,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头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这一切,向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真正做到“胜任”,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成长,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出色的教师。
(一)多学习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21世纪,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人类社会现有的知识,只代表过去的认识水平,可能将由于新的发现而更新。因此我要不断地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多种业务知识和多项教学技能的复合型教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给学生一杯水,我不仅有一桶水,而且有长流水。
(二)多读书
读书可以帮助我转变教育理念,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这样我才可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从平凡中感受为人类自身发展的教育事业之伟大,也唯有如此,才能具备真正自觉而高尚的师德”。读书可以帮助我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读书建立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结构。读书,可以帮助我分享当代的教育成果,从而获得教育的智慧与灵感。因此我要扎扎实实多读一些好书,做到深读和研讨读。通过读书克服自己浮躁的心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总之要从书中获得收益,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养。
(三)多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幼儿发展出发,优化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中反思,及时主动地在行动中反思,培养过程中反思和自我监控的习惯;教学后反思,即时审视和修正,提高教育的效果。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使我真正的成长、成熟和发展,实现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获得不断的成功,实现不断的超越。
(四)多实践
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力争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幼儿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让每个活动都精彩。
(五)多总结
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有所沉淀,不断积累。及时的动笔记录、总结、分析是帮助我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文字所体现出来的真挚、清新、深刻、精准,能够慢慢地影响我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所以我要坚持写教育随笔,写读书笔记,在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