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与感悟

梁艳

真的感到很荣幸,能参加名师工作室,近距离地感受名师的风采。这次刘占兰老师又给我们提供了和国老师面对面对话的机会。通过这次对话使我感受到了名师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从名师成长的生动感人的事例里,感悟到自身的差距,为我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仔细回顾国老师的成长历程,给我深深的震撼。国老师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战。她的起点并不比别人高,甚至可以说在有些方面还略逊一筹,但国老师凭借着自己对幼教事业执着的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中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一、充实自我,终身学习

从国老师的成长经历中不难看出,“勤于读书、终身学习”这种思想一直伴随着她。要想成为名师,首先要多读书、会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教育的智慧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教育的窍门,它应该是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的。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而浸润和孕育的土壤就是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这没有捷径可走。“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想为什么有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教育底气不足,就是平时看的书、学的理论太少,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很难游刃有余。我最大的弱点就是读书不能坚持,总是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觉得自己书读得少。当务之急我必须扎扎实实地多读书,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克服浮躁情绪,才能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想要获得专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二、善于动笔,善于思考

国老师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我想很多都是她在教学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既有典型的案例,也不乏自己点滴的感悟。这些在平时看起来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天长日久积累起来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不太记得有谁曾经这样说过:教师的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的确,每天写一些,虽然有时只是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星星点点的思考,但是只要坚持动笔,相信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就不难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

我很清楚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我的弱项。读书少是一方面,缺少主动性才是主要原因。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及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形成习惯。由要我写到我要写,变被动为主动。

三、确定目标,不断超越

国老师已经是名师了,但是她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在工作中不断给自己确定新的定位和目标,勇于挑战自己,敢于否定和超越自己,这种精神太值得我学习了。有时自己总是满足于现有的,不敢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同时由于虚荣心作怪,不敢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怕说错了,这样就造成了自己停滞不前。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临摹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我想学习名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也不能简单地临摹,重要的是要领悟名师的精神,认识教育的真谛。在和名师的交流中,我重新审视自己:自己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没有注意学习和总结?工作中有没有勤思考?为什么和名师比起来,自己差这么多?我想我不是没有用心,而是工作中有太多惰性,有时也有付出,但和国老师比起来,缺的是奋斗精神。国老师刻苦学习的精神,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索、勇敢的探索,为幼教事业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都令我折服。通过和国老师的交流,我寻找到努力的方向,深刻地领会到:我要把幼儿教育看作是事业,而不是职业,要为她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同时,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要用心、刻苦的钻研;幼儿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