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动画色彩

在动画作品中,色彩是视觉传达的另一项重要因素,相比较一些视觉的细节因素而言,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最直接,最彻底,也最富有冲击力。在一部动画作品中,色彩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动画画面的组成部分,更包含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对于情节和主题的象征与烘托作用。

6.2.1色彩的基本原理

首先,让我们对于色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色彩的分类

我们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依照创作时的作用区别,以及参照系数的不同,色彩包含了不同的分类系统。常见的分类包括三种系统:

●有色彩系和无色彩系的区分

在人们眼睛所能察觉到的不同颜色中,我们将众多颜色分成两个色彩系统,分别是无色彩(见图6-13)和有色彩两大类。如果按照色彩的明暗来区分,从黑色到白色不带其他色彩的颜色的集合一般称之为无色系,主要包括不同明暗的灰色,就如同黑白电影中的色彩。如按可见光的不同波长区分,也就是人眼可以观察到的众多色彩,例如,常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彩的集合,被称为有色彩系。

图6-13 无色彩

在动画中,从视听语言效果考虑,通常我们所应用的颜色都是有色彩系的。

●冷色系和暖色系的区分

此外,若按色彩的冷暖性质来区分,色彩也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冷色系列(见图6-14)、暖色系列(见图6-15)和中性色系列。冷色系列顾名思义,看上去就会让人直观地感觉到寒冷,如蓝色的湖水、青色的岩石;而暖色系列看上去则让人感觉到温暖,如黄色的鲜花、红色的太阳。至于中性色系列,则是让人看上去没有太明显感觉倾向的颜色,如绿色的森林。对于纯色和特征明显的颜色,很容易通过心理直觉判断出它的冷暖性质,但是一些成分复杂的颜色,就需要根据具体组成和外观来决定色性。例如,绿色,如果是荧光绿色那么就会让人感觉生机盎然,属于暖色系;而墨绿则让人联想到阴暗恐怖的森林,则属于冷色系。由于冷暖色系的区分是依靠人的主观感受得出的,因此也强烈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光线、物体的材质和邻近颜色的影响。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一种直觉感受,因此很难用科学的指标来认定,也就是说,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在同类色彩中,含暖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图6-14 冷色系

图6-15 暖色系

2.色彩认知的形成与三原色原理

●色彩形成

在人类文明的诞生之初,人类美术创作所应用的颜色,基本上都是选择了自然界存在的原料。例如,朱砂是一种矿石,藤黄则是植物提取的色彩。人们对于颜色的运用,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发现和使用阶段。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布列略发现了三原色原理。那就是如果把生活中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就会获得光谱中的任意色彩。这种依靠三种颜色调配其他颜色的科学规律,被人们称为三原色配色规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继续发现,光的配色原理和物体的配色原理不同。光的三原色应该是红、绿、蓝(见图6-16)。

图6-16 色彩构成

3.色环与补色

如果我们把两种原色进行混合,就会得到新的颜色,通常情况下,红色和黄色可以配出橙色;蓝色和黄色可以配出绿色;绿色和红色则配出了紫色,混合后的颜色称为二次复色。这些颜色加上原有的三原色,就占据了动画创作中常用颜色的绝大部分(见图6-17)。如果两种原色的比例发生变化,所得到的色彩也会不同。例如,黄色和红色的调色中,多加入红色,颜色则偏向橙红,而多加入黄色,则色彩偏向橙黄。把这些不同比例的颜色连贯地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了特定的色相环。如果任意选取两个颜色,它们的位置相近,就可以成为邻色或者相近色,如果两个颜色的位置相对或者较远,两个颜色就被称为补色和对比色。邻色的搭配较为容易,容易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构成统一的色调。对比色相互相配起来,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对比效果强烈,可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图6-17 色环

图6-18 色彩的三属性

4.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

同任何视听语言的概念一样,在研究色彩的搭配之前,先了解一下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它们分别以色相、纯度、明度命名。在色彩学上,被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见图6-18)。

●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最为基本和直观的属性,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同时也表示了这种颜色的独特构成。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从光学上讲,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的特性决定的。我们选定了一种色相,也就决定了作品具体是以什么颜色呈现给观众的。色相的称呼通常能明确地让人想到某种颜色,如玫瑰红、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

●纯度

顾名思义,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越大,则色彩的纯度越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越小,则色彩的纯度也越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渗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简言之,纯度越高的颜色,看上去色彩越强烈,纯度低的色彩,看上去颜色也较浅。

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色彩纯度还与物体的表面材质有关系。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6.2.2 色彩的功能

在动画画面中,色彩的功能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既包括了表层的视觉传达,同时也体现在深层次的创作思想领域,综合起来,色彩在动画中主要体现出以下功能。

1.画面组成的基本元素

在动画作品中,色彩的最基本功能是组成美术画面,色彩是动画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没有了色彩,动画带给观众的趣味性将大幅度降低,视听语言也会变得单调和乏味。

2.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色彩可以将角色的心理活动直接地在视觉上得以体现,我们在创作一部动画作品的时候,不仅可以依靠情节以及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心理活动以及角色性格,同样可以通过色彩的运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3.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

色彩本身还是一个思想表达的途径,通过创作者有意识地运用不同色彩,包括对于场景的色彩运用,以及模拟角色的主观视点,从而传达出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和生活体验(见图6-19)。

图6-19 色彩的情感与气氛

4.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

色彩还是营造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气氛和情景的描绘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环境中通常所应用的色彩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环境,不同的色彩也可以让氛围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一切都让动画作品中的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5.构成作品的总体视觉基调

在整部作品的角度,影片的基调同样可以通过色彩来表现(见图6-20)。例如,怀旧感的作品,其色彩偏向黄色,而展现科幻的动画,颜色却更偏向绿色和黑色。例如,《黑客帝国》所应用的颜色,就直观地为影片渲染出数字时代的烙印。

图6-20 色彩的整体基调

6.色彩起到独特的象征作用

象征是艺术作品创作中经常使用的创作技巧,色彩象征是一种独特的象征手段,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即便是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作品之中,所象征的寓意也不同。

6.2.3 动画作品色彩的意义

在动画作品中,动画的色彩不仅仅是观众所看到的颜色的组合,更是在视听语言角度有着众多意义。

1.认识色彩是人类特有的生理本能

不同生物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非人类的一些生物之中,某些动物对于色彩的敏锐程度就要比人类逊色,对于一些颜色就无法识别。而在另一些生物中,对于色彩的感觉要比人类更加鲜活。因此,我们学习的色彩,首先是一种生理角度的视觉现象,是观众和创作者通过眼睛和大脑感觉到事物的天然本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时候,最基本的任务是不能违背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

2.色彩是心理情感和自然存在的有机结合

色彩同时是一种人类性感的心理外化表现。例如,我们创作一个“身穿红衣的活泼的少女”,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她身穿红衣,我们更因为红色的衣服,带给了我们情感角度的反映,才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热情以及活泼。

3.色彩是动画视听语言最强的视觉表现力元素之一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色彩是观众最直观最迅速可以感受到的视觉元素。一部动画作品的色彩视觉效果越强,越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人们对于画面的心理投入也越深刻。

总之,色彩既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视觉元素,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创作方面,更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外化表现。

6.2.4 色彩心理效应的三个层面

在动画作品的色彩运用中,色彩对于观众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色彩具有写实作用

动画的创作尽管是动画创作者再现出的画面,但是毫无疑问,都是有着真实世界的依据。在动画作品中的色彩,首先就是对于真实世界中的色彩的复制和再现。起到了写实的作用(见图6-21)。这也是动画色彩中最为基础的作用。例如,生活中的向日葵是黄色的,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着写实原则,在动画中同样用黄色来创作一朵向日葵,观众才能认识到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是向日葵而并非一支玫瑰。换一个说法,在动画的色彩创作中,必须要尊重自然世界的色彩规律。例如,金黄色的秋天,蓝色的大海,绿色的原野。这些色彩与景物的搭配运用,都是色彩的写实作用。

图6-21 色彩的写实作用

2.色彩具有写意的作用

图6-22 《攻壳机动队》中色彩表现出神秘的气氛

动画作品中,色彩在写实的基础上,同样具有写意的作用(见图6-22)。在很多特定场景和特定画面中的色彩搭配,不仅仅是对于场景的单纯描绘,更结合了人们的主观情感而体现出一种写意的特殊效果。例如,白色的雪原象征了纯洁的友谊,红色的火焰象征了革命的热情,黑色的建筑象征了秩序的稳固,这些色彩的运用,可以反映出已经得到了观众和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对色彩的基本感知。当然,这种写意是需要在一定被大众认可的范围之内的创作,同时也受到了时空环境的局限性。例如,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象征的意义也不同,阿拉伯世界中对于黄色是抵触的,黄色象征着死亡,而在非洲或者南美洲的一些国家,黄色则是最受欢迎的色彩。

图6-23 《Eva》中红色表现了痛苦和愤怒

色彩的写意通常是以对景物的展现为基础的。很少有人的参与,景物中的人仅仅是作为一个元素,并不太具有主观化的个体心情的展示。

3.色彩还具有写情的功效

如果说写意是依靠景象和色彩自然的搭配和组合来营造某些特殊意境,那么写情则是更加个人化和主观化的创作方法。它通常是以人物的视角来进行创作的,色彩的运用也更加随性和反常,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较为抽象,有时候仅仅是扭曲的画面而缺少实物。例如,当表现一个人内心的极度混乱时,我们在画面中运用不断跳跃的色彩背景,所产生的迷幻感觉要比写实地画上事情经过更富有感染力(见图6-23)。

6.2.5 色彩的含义与选择

1.不同色彩的含义与选择

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原理,那么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又应该如何选择色彩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中,色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2.色彩含义的辩证性认识

在生活中,无论是心理学还是服装界,色彩含义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一个概念,可见色彩确实是有着一些特定含义被人们所认识的。然而,色彩的含义却并不是简简单单保持不变的,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更何况,谈论颜色含义不仅仅是围绕这个色彩本身,还要考虑一部作品整体的色彩基调、剧情的因果联系以及创作者本人的主观倾向。因此,色彩的含义在不同的时刻经常发生质的变化。

但是,如果我们不针对某一部作品的某一个画面,而是站在数十部甚至上百部影视动画作品面前共同比较研究,对于色彩的典型的含义研究,我们还是可以作出一些描述。

●红色(Red)

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地利用,大红色一般用来醒目,如红旗、万绿丛中一点红;浅红色一般较为温柔、幼嫩,如新房的布置、孩童的衣饰等;深红色一般可以作衬托,有比较深沉热烈的感觉。红色与浅黄色最为匹配,大红色与绿色、橙色、蓝色(尤其是深一点的蓝色)相斥,与奶黄色、灰色为中性搭配。

●橙色(Orange)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橙色一般可作为喜庆的颜色,同时也可作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橙色可作餐厅的布置色,据说在餐厅里多用橙色可以增加食欲。

橙色与浅绿色和浅蓝色相配,可以构成最响亮、最欢乐的色彩。橙色与淡黄色相配有一种很舒服的过渡感。橙色一般不能与紫色或深蓝色相配,这将给人一种不干净、晦涩的感觉。

●黄色(Yellow)

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又象征着财富和权利,它是骄傲的色彩。黄色与绿色相配,显得很有朝气,有活力;黄色与蓝色相配,显得美丽、清新;淡黄色与深黄色相配显得最为高雅。

淡黄色几乎能与所有的颜色相配,但如果要醒目,不能放在其他的浅色上,尤其是白色,因为它将使你什么也看不见。深黄色一般不能与深红色及深紫色相配,也不适合与黑色相配,因为它会使人感到晦涩和垃圾箱的感觉。

●绿色(Green)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鲜艳的绿色是一种非常美丽、优雅的颜色,它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绿色宽容、大度,几乎能容纳所有的颜色。绿色的用途极为广阔,无论是童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使用绿色决不失其活泼、大方。在各种绘画、装饰中都离不开绿色,绿色还可以作为一种休闲的颜色。绿色中掺入黄色为黄绿色,它单纯、年轻;绿色中掺入蓝色为蓝绿色,它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配有一种和谐、安宁的感觉;绿色与白色相配,显得很年轻;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美丽、大方。绿色与浅红色相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深绿色一般不与深红色及紫红色相配,那样会有杂乱、不洁之感。

●蓝色(Blue)

蓝色是博大的色彩,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最冷的色彩。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详与洁净。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被运用于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不同的蓝色与白色相配,表现出明朗、清爽与洁净;蓝色与黄色相配,对比度大,较为明快;大块的蓝色一般不与绿色相配,它们只能互相掺入,变成蓝绿色、湖蓝色或青色,这也是令人陶醉的颜色;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庄重、老成、有修养。深蓝色不能与深红色、紫红色、深棕色与黑色相配,因为这样既无对比度,也无明快度,只有一种脏兮兮、乱糟糟的感觉。

●紫色(Purple)

紫色是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波。紫色是非知觉的色,它美丽而又神秘,给人深刻的印象,它既富有威胁性,又富有鼓舞性。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光明与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就会使人心醉!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紫红色表现神圣的爱与精神的统辖领域,这就是紫色带来的表现价值。

紫色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质,构成了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极感。与黄色不同,紫色不能容纳许多色彩,但它可以容纳许多淡化的层次,一个暗的纯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会成为一种十分优美、柔和的色彩。随着白色的不断加入,产生出许多层次的淡紫色,而每一层次的淡紫色,都显得那样柔美、动人。

●褐色(Brown)

褐色通常用来表现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软木等,或用来传达某些饮品原料的色泽即味感,如咖啡、茶、麦类等,或强调格调古典优雅的企业或商品形象。

●白色(White)

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杂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黑色(Black)

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许多科技产品的用色,如电视、跑车、摄影机、音响、仪器的色彩,大多采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严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场合的空间设计,生活用品和服饰设计大多利用黑色来塑造高贵的形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

●灰色(Gray)

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属于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黑色与白色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代表色彩世界的阴极和阳极。太极图案就是以黑、白两色的循环形式来表现宇宙永恒的运动的。黑色意味着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而白色的沉默是有无穷的可能。黑白两色是极端对立的色,它们又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它们似乎是整个色彩世界的主宰。在色彩体系中灰色恐怕是最被动的色彩了,它是彻底的中性色,依靠邻近的色彩获得生命。灰色意味着一切色彩对比的消失,是视觉最安稳的休息点。然而,人眼不能长久地、无限地注视着灰色,因为无休止的休息意味着死亡。

6.2.6 色彩创作时的注意事项

1.色彩的主题与基调

除了在画面局部的色彩选择有着一定特定规律之外,不同局部的色彩搭配,以及画面整体的色彩感觉同样重要,这就是色彩的主题与基调(见图6-24)。

图6-24 《地狱男爵》色彩所展示出的神秘主义基调

色彩的基调是指在一部影片或者一个段落之中,一种颜色所主导的画面整体的色彩倾向。通常色彩的倾向是通过一种主体颜色的运用来体现的,并与场景的设计以及场景的时空环境有关。例如,沙漠的黄色、海滨的蓝色、日出时的红色、午夜的幽蓝等。在实际的摄影拍摄中,颜色基调可以通过选景、布景、灯光或者色彩滤镜予以实现。色彩的基调首先与情节的整体氛围有直接关系,可以起到烘托故事情景的重要作用,也是动画画面中重要的抒情手段。

通常,色彩的基调通常与冷暖色有关,最为常见的基调表现为画面偏红黄或者画面偏蓝。在确定色彩基调的时候,具体由三个因素主导和影响,分别是:(1)场景本身的环境特点。例如,冬天的时候色调偏冷,夏天的时候色彩温暖。(2)影片情节的需要。例如,表现恐怖故事色彩较为阴暗,表现青春和恋爱题材画面色彩鲜活。(3)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例如,作者想让观众感受到哪种情感,就会自觉地选择可以烘托气氛的色彩。

2.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尽管色彩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功效,那么是不是说,在色彩的构思上越下功夫,用色越灵活大胆,作品就一定能够成功呢?显然不是这样的,在创作动画用色的时候,色彩的选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要考虑到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以及在整体构图上所展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总结起来,体现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两个方面。

所谓色彩对比,就是差异较大的不同色彩,所构成的有差异性的视觉冲击,让动画画面可以突出重点,造成反差的效果。让观众的注意力可以因为色彩的对比而集中,例如,突出画面主体,强调特殊环境,产生象征联想的功效。

而色彩和谐是指在运用几种不同的色彩组成画面时,在整体上达到色彩基调的统一。从而让画面看上去让人产生舒适和愉悦的效果。例如,将场景的环境和人物融合到一起,使得镜头看上去不矫揉造作,或者让情节走向和画面色调相一致,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情节的同时,视觉神经也得到放松和愉悦。

色彩的和谐和对比尽管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但是实际上,二者又是不能分割的。没有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无法体现,没有色彩的整体和谐,则局部的对比也失去了意义。因此色彩运用的最难点就在于,有效地处理好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关系,当然这不是依靠教科书可以传授的,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由创作者自主思索。

3.色彩的渐变与分布

在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到的真实世界中,颜色的变化通常不是那么棱角分明的。大多数时候,几种颜色之间的变化是逐步、有序地体现出来的(见图6-25)。例如,我们创作日出,在离太阳位置较近的区域,颜色就会呈现出鲜艳的黄红色彩,而在离太阳较远的天边,则呈现出了紫色和蓝色。这种颜色的变化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逐渐完成的。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渐变在摄影专业是相当重要的知识。

图6-25 《风之谷》色彩的渐变和谐

在动画创作中。色彩的渐变尽管没有摄影机拍摄得那么细腻,但是同样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缺少色彩渐变的动画画面,看上去就容易缺少立体感,也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场景的深远。善于利用色彩渐变,可以更高程度地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色彩的分布是指在一幅动画画面中,不同颜色的色块是如何在画面构图中呈现的,它们处于画面的不同位置,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排列,都影响着一幅动画画面的美感和空间感。在处理色彩分布的时候,首先要分清画面主体和背景的差异,然后根据用色原则选择适当的色彩。应当避免出现呆板的,互为补色或者有矛盾的颜色相邻,还应该注意局部色彩与整体色调的统一,以及单幅画面色彩与整个场景色彩是否和谐。

4色彩与光的配合

在美术创作中,色彩的原理相对较为独立,而在动画制作的时候,色彩的运用和光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光照的亮度、色温以及环境光照,都影响着色彩的表现。因此在研究色彩运用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光线照明的意义。例如,斜射的光线让物体的色彩丰富,富有立体感,顺光则让色彩的颜色饱满,透明度较高,而逆光则让色彩看上去显得沉重,同时也不够鲜明。

5.色彩与动画体裁

色彩的运用和动画题材的差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见图6-26)。在不同的动画体裁中,色彩的运用守则有着很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在美式二维动画中,色彩较多是成块的鲜艳色块。而写实风格的二维动画中,色彩则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活经验,至于三维动画中,如何依靠色彩贴图以突出不同质感的物体则是色彩应用的重要任务。

图6-26 《海绵宝宝》鲜艳的色彩与喜剧相吻合

6.色彩与动画风格

在不同的风格中,动画作品的色彩运用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例如,给低龄儿童看的动画组品,色彩通常较为鲜艳;而一些偏向成人风格的动画,则色彩的运用就要谨慎和内敛许多。但是总体来说,除了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如《僵尸新娘》这种哥特思想的作品(见图6-27)之外,大多数的动画作品仍旧是较为鲜艳的色彩搭配。所以动画创作者必须铭记,在动画中,色彩运用的最基本原则就是鲜艳和活泼。

图6-27 《僵尸新娘》所营造出的哥特风格

6.2.7 动画画面的色彩象征

在动画作品之中,除去色彩本身所表现出的再现功能,色彩同样有着较深层写意的功效。其中,创作人员依靠色彩的自由运用,可以达到抒情的效果,色彩象征就是重要的方式。

1.色彩象征的概念

色彩象征不是随意定义的,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及应用的规范。通常情况下,能够完成色彩象征的前提是,所使用的色彩方法已经在创作者和观众间形成了一定共识的规则。换句话说,色彩象征需要符合人们不断积累的用色习惯。同时,色彩的运用也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了创作者的认真选择,产生于某种特定色彩的意义所指。色彩象征还要符合作品本身的文化背景,民族的习惯。而色彩象征之所以能够起到作用,是因为特殊的颜色让观众不自觉地联想到自身的观影经验,调动了观看者个人的头脑想象力。

符合了以上特点的视听语言画面,就可以被认为是作者所运用的色彩象征。值得说明的是,色彩象征既包括了色彩的含义的部分知识,同时也包含了色彩的作用,应当说色彩象征并不是独立的知识块,而是一种特点突出的用色方法的集合。

2.色彩象征的几种常见类型

色彩象征的手法并不单一,创作者有着较多种处理手法可供选择:

●独立象征

在一部作品中,通常会出现对某一颜色的强化和突出,让这种颜色成为独立的表意符号,构成对人物、特定主体和影视作品主题的深化。独立象征是站在整个作品角度的,在电影中经常用到,而动画作品中并不多见。

●反复象征

反复象征是在一部动画作品中,反复出现某种色彩,对表现的主体、任务和影视作品的主题起到情绪渲染和象征的目的。反复象征的色彩应用既有象征性,又有情绪性。通常是和道具的特殊指向性结合在一起的。例如,《穿越时空的少女》中的红色围巾,就象征了爱情的美好以及革命的热情。同时,反复象征也可以是非道具性的,而且是单纯地以出现某种色块为创作手法。

●对比象征

对比象征的色彩应用是指,在一部作品中被创作者有意选取了差别较大的两种颜色达到某种对比作用,造成视觉上的差异感和刺激,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对比象征通常不能单独地依靠色彩来实现,必须要让色彩结合着特定的情节发生作用。

●整体象征

整体象征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色彩的运用手法,而是一种作品本身所带的效果,指的是创作者选用了一种色调创作整部影片之后,色调结合着作品整体的意境所达到的效果。

6.2.8 动画作品的主观色彩

1.主观色彩的概念

在动画作品的创作中,色彩的选定带有着强烈的主观性。依照影片所传达出的情绪,让色彩有效地表达出某种主观的情绪或者观点。而由于动画作品的色彩是由创作人员所安排的,因此电影艺术中的色彩不存在客观性、绝对性、真实性,只存在假定性、相对性和主观性。

2.三种主观色彩的运用分析

●场景主观色彩的运用

在场景中,场景本身的色彩选择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象征性。在通常情况下,场景的基本色调以写实为主,但是势必要根据剧情进行有意的人为调整,进行一定的夸张、突出以及变化,达到某种特殊的色彩关系。

●主观情绪色彩运用

主观情绪色彩的运用从影视作品的情节出发,违背人眼的视觉规律,经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做出了较大的变化,用以强调出特定的色彩效果。

●作者主观色彩运用

作者主观色彩运用是指,在创作中,作者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观念通过色彩的运用,带给观众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色彩效果。通常情况下,作者主观色彩的运用与主题有关,而与局部的具体情节关系不大。

●剧中人物的主观色彩

剧中人物的主观色彩是指,当剧情情节进入到某些特定的情景中,剧中角色在梦游、失意、心灵扭曲的时候,一系列主观的色彩反映。剧中人物主观色彩最大的特点是紧扣情节和角色的状态,着重反映的是某一时刻人物的内心活动,而不是整个作品所包含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