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拔与聘用教师的实施原则
园长在选拔与聘用教师的过程中,既要有高站位的理念引领,又要在实践中坚守一定的实施原则,这些原则是园长进行整体思考时需要考虑的,也是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坚持的,体现的是园长在教师队伍培养中的理念与思考,同时也传递着幼儿园的一种文化氛围。
一、理念层面:以德为先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关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也在接受着大众的监督,而大众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的师德,且不说社会上关于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负面报道对我们提出的警示,单就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历史责任来讲,德,历来是园长们在选拔教师过程中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这是考察教师“愿不愿”的问题。
(一)师德为先
1.思想道德/品德
从历史角度来看,“有德之人流芳百年,无德之人平平庸庸,失德之人遗臭万年”,具体到幼儿教师行业,一位教师是否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直接影响其所在班级幼儿的发展,影响其所在幼儿园的发展,并且影响着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看法。因此,园长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要重视品德测试,通过具有目的性的面试问题、情景讨论、实习观察等,全面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品德。
2.社会责任感
园长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一名幼儿教师,纵然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因为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或原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强的人,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传递的是正能量,面临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屈不挠,不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在一个团队中犹如星星之火,可以让团队永葆活力,形成积极、乐观、坚韧的团队文化。
(二)理念认同
在选拔与聘用教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才“总开关”:选拔具有共同世界观的人才,选拔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才,选拔具有合理价值观的人才。具体到幼儿教师的选拔方面,园长要坚持以德为先,涵养情怀,选拔具有高尚师德的,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选拔具有教育情怀、爱孩子、爱事业、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充满期待与工作热情的教师。在选拔教师人才的时候,对于那些品德优良、有耐心、不焦不躁、踏实稳重的人应该优先进行聘用。
二、专业层面:结构合理
(一)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这是考察一个教师“会不会”的问题。关于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参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提到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每个方面具体包括的专业知识见表1-1。
表1-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
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园长还要关注到一个人专业知识对其职后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帮助并支持教师逐渐丰富专业知识。
(二)具有适宜的专业能力
这是考察一个教师“能不能”的问题。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七个方面的专业能力,每个专业能力包括的具体能力见表1-2。
表1-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
续表
(三)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这是考察一个教师“学不学”的问题。园长要考察教师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考察其在工作之后的可塑性和上升空间。一个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教师,经过幼儿园的培养,能够较快地适应并胜任幼儿教师工作,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地接收最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学习最新、最适宜的教学方法,积累适合自己发展且适合幼儿发展的实践智慧。因此,园长要优先选择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教师。
三、方法层面:秉持原则
(一)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选拔与聘用教师的时候,园长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用人方面,透明、公开、平等,选拔最适宜在本园工作的教师。园长要通过多种途径选拔新入职教师或有工作经验的教师。
公平公正是管理者在选拔聘用教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基本前提,只有保证公平、公正,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后续的工作。
(二)择优聘用的原则
园长坚持择优录取,一方面要注重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为先,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选择与本园价值观、发展观相一致的教师,重点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员。
四、全局层面:可持续发展
园长要着眼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提前谋划,看到教师的发展潜质,为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园长要充分把握选拔与聘用教师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坚持择优聘用,坚持可持续发展,选拔具有思考精神、批判精神、思想独立、有自己的个性的人才;选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才;选拔具有扎实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受过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选拔具有勤勉、严谨、认真的专业态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