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水和喝奶环节

饮水和喝奶环节主要包括幼儿喝白开水、喝奶及喝营养水环节,在一日生活中,有定时定量地为幼儿补充水分的环节,也有因幼儿的不同个体需要自主饮水的环节。

(一)工作内容

1.幼儿饮水、喝奶前的准备工作。

2.关注并指导幼儿饮水、喝奶。

3.饮水后的清洁工作。

(二)操作方法及步骤

1.在桌子上喝奶时要按餐前消毒常规消毒桌子,准备好奶杯、奶壶、鲜奶、足量的温水,自助奶杯、剪奶袋的剪子用前均要清洗干净,用后消毒。

2.关注并指导幼儿自主倒奶或饮水,培养幼儿自主饮水的好习惯。

3.幼儿喝奶或喝水时,提示幼儿两手拿水杯,一手握杯把,一手握杯身。

4.指导幼儿喝奶后自主将杯子洗干净,再喝少量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5.幼儿喝奶后要及时清洗奶壶、水壶及牛奶剪,要求清洁干净、无味、无奶迹,壶内无水碱、外无痕迹,壶嘴干净无垢、无脏迹。

(三)注意事项

1.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饮水情况,尤其是生病和不爱饮水的孩子,及时提示幼儿自主饮水。

2.为幼儿准备饮水和牛奶前都要先洗手。

3.取牛奶报人数时根据前一天到的实际人数做参考,不能报太多或太少。

4.冬天牛奶要注意保温,夏季幼儿喝奶后要及时冲洗水杯,防止残留在水杯上的牛奶发酵。

5.夏季幼儿户外活动时可以带水壶,自由饮水,水壶每天清洗。

6.备足温度适宜的饮水,供幼儿全天随时饮用。

(四)小窍门

●小窍门一 通过创设环境提高幼儿喝奶的兴趣

教师要创设与喝奶相适应的环境,提高幼儿对喝奶的兴趣。3~4岁的幼儿喜欢把事物拟人化,可在班级的某一互动墙呈现“今天我喝奶了”。比如,可以让大家在角色扮演中喝奶,场景是一棵树上有很多瓢虫,每一只瓢虫代表一个孩子,每喝一次奶就在瓢虫身上贴个黑点。教师在旁边引导说:“你的瓢虫穿上漂亮衣服了吗?”“看谁的衣服最好看?”等等,这些鼓励的语言让喝奶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使他们喜欢喝奶,主动喝奶。

●小窍门二 防止幼儿洒水洒奶

在幼儿喝水喝奶时,应在桌上或盘上粘贴放杯子的标志;幼儿倒水的杯子和幼儿喝水杯的距离摆放要适度;再准备一块毛巾,以便幼儿倒水时滴洒能及时擦拭。

(五)案例

案例一

咱们也去给自己浇浇水

近期我们班正在开展有关种植的主题活动,在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三个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开始了种植活动。孩子们开始每天积极地给种子浇水。看着孩子们认真地给种子浇水,想到有些孩子喝水经常不够量需要老师不断提醒,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打算试一试,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于是,在孩子们给种子浇水的时候,我说:“小种子要每天喝足够的水才能长大而且不生病,那我们小朋友也像种子一样每天都喝够水,才不容易生病,长得壮壮的,是不是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从那以后,只要给种子浇水,孩子们就会给自己接一杯水喝。几天后,种子渐渐冒出小芽,孩子们看后兴致大涨,对喝水这件事更有兴趣了。到最后,柏林和家齐两个好朋友对喝水这件事都换了种表达方式,他们会说:“走,咱们也去给自己浇浇水。”

(董旭)

【分析和提示】

幼儿常常由于急于玩耍而忘了喝水或将这件事“偷工减料”,幼儿喝不够水就更容易生病。因此,教师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常常需要不断提醒幼儿喝够水。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孩子们活动的兴趣(给种子浇水),运用游戏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形成自觉喝水的意识和习惯,可以看出教师的用心。所以,保育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孩子是否喝够水了,更要不断地积累好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自觉饮水的习惯。

案例二

通过故事和道理引导幼儿多喝水

最近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喝水时会使点小“伎俩”。在一次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我悄悄地观察了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有的孩子只打了一口水,喝完润润嗓子;很多孩子只喝了两三口水;少数孩子能喝半杯水;个别孩子能喝满满一杯水;还有的小班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了一两口就悄悄倒了。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老师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喝,老师或大班幼儿来检查,效果很好,但一旦没有外力督促,孩子们又“不自觉”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喝水的重要性,自己主动喝水呢?我自编了一个小故事——“我的尿不黄了”。故事大意:一个小朋友的尿非常黄,而且很臭,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上厕所,他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的尿黄?后来终于找到了原因,是因为喝水太少,身体中的毒素排不出来,所以尿会很黄,还容易生病。通过故事,孩子们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同时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等健康小常识。渐渐地,孩子们喝水的次数比以前增加了,每次都能喝一满杯水,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要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

(张铃)

【分析和提示】

教师通过运用一个故事引出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有切实感受,对孩子的触动更强烈,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深刻地知道喝水的重要意义,改变孩子对饮水可多可少的不正确观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见,在一日生活环节的常规培养中,故事的利用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