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环境特征
一、煤炭资源枯竭,新能源开发加快
辽西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曾经是我国东北重要的能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出产了约5×108t煤炭,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虽然辽西地区的煤炭生产还在继续,但辽西能源基地的地位已被打破,寻找替代能源成为辽西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21世纪以来,辽西地区结合地区优势,不断发掘新能源。
1.风力资源
辽宁省是风能资源丰富的省份。锦州、葫芦岛濒临渤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风带上,本区10 m 高处的平均风速一般在4.5 m/s 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一般大于150 W/m2,年有效风力小时数为6 000 h左右。辽西海拔相对高的丘陵山地,局地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有利于气流加速,适合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而且,这些地区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则以偏南或西南风为主,偏北和偏南风是各地的主要风向,也是能量集中的方位,有利于风电机的排列布局和风能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葫芦岛兴城市海滨乡台子里村属辽东丘陵地带,地域广阔平缓,平均海拔为10~50 m,风力资源丰富。2004年,中国与荷兰共同投资兴建兴城台子里50×106W风力发电场。
2.太阳能资源
辽西地区太阳辐射强,气候干旱少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该区年均总辐射量处于(5 000~5 200)MJ/m2,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 600 h,可在该区域推广应用太阳能采暖、农业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其中,朝阳市的建平县年均总辐射量大于5 200 MJ/m2,年日照时数一般超过2 700 h,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发电。锦州市光照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全年有效光照时间超过1 500 h,是我国两大单晶硅生产基地之一。
3.煤层气资源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与天然气混输混用,且燃烧后洁净,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辽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阜新盆地煤田区。其中,刘家区煤层气探获资源量51×108m3,东梁煤层气探获资源量32×108m3,将成为阜新、沈阳民用天然气的产地,开发前景可观。2003年,阜新市煤气公司完成了气源转换,正式向市民供用煤层气,并逐渐建成煤层气综合利用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向市民和工业用户供气及在煤矿井口利用煤层气发电的产业模式。
4.油页岩资源
油页岩是一种潜在的储量巨大的低碳新兴能源,它同石油一样,是由生物的残体混同泥沙演化而来的,可用来炼油。我国油页岩资源储量预计超过4 800×108t,所含油页岩资源量290×108t,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广东等地。2007年,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承担的辽宁省朝阳市九佛堂地区油页岩矿详查及其外围地质预查取得新成果。该项目先后完成了朝阳地区朝阳、梅勒—大平房营子、大城子、四官营子四个凹陷地质调查,见矿点17处。通过勘查,查明辽西地区的油页岩分布于朝阳、阜新、建昌等地的盆地或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地层内常见有1~4组油页岩矿,每组矿系有多个矿层,单层厚多为0.3~0.8 m,最厚10 m以上,矿床平均焦油率在4%~6%。辽西地区已发现的七个矿点按最低工业指标含油率3%计算,已勘明油页岩总储量近10×108t。辽西地区目前仍有大面积是勘察空白区,其勘查潜力巨大,资源优势明显。
二、矿产资源丰富
1.玛瑙之都——阜新
玛瑙是玉的一种,它质地细腻、色泽光艳缤纷、纹理瑰丽、晶莹剔透,是很好的艺术雕刻材料。阜新原生玛瑙矿产于侏罗系上统义县组安山凝灰岩及建昌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属火山热液充填型矿床。阜新市玛瑙石储藏量大,品种繁多。原生矿主要分布在阜新县的老河土、十家子、苍土、泡子、清河门、七家子,彰武县的五峰、苇子沟等地,其中老河土乡和十家子乡的储量尤多。而不同地方出产的玛瑙也各具特色:老河土乡主产红玛瑙,苍土乡多出产黑红花、白红花和水草玛瑙,泡子乡则主产蜚声中外的紫云玛瑙。阜新地区还出产水胆玛瑙——中心空洞中含有水液,数量稀少,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观赏石。
早在8 000年前,阜新玛瑙就已被开采、加工和使用。阜新的玛瑙采掘与加工业在辽代出现过繁荣时期,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而清代宫廷摆设的雕件及所用的玛瑙饰物大多取材和加工于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是阜新市玛瑙第一镇,2009年全镇有3 200户、近万人从事玛瑙加工业,带动周边地区近3×104人就业,有6个村形成了玛瑙专业生产。现开发出的玛瑙产品有6大系列、120多个品种,数千种样式。阜新玛瑙产品遍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各大中城市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阜新玛瑙制成品产值达6.25×108元,玛瑙从业人员逾5×104人,并有逐渐发展壮大之势。
2.化石之都——辽西
辽西是我国古生物化石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北票、朝阳、凌源和义县等地,发现了古生物化石群,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保存之精及科研价值之高,堪称世界之最。以“热河生物群”为典型代表,这里是世界上特有的陆相中生代生物化石群。经发掘在辽西发现了由20多个门类、千余物种组成的古生物种群,包括动物界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哺乳类、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类、介形类和昆虫类;植物界的楔叶类、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和被子植物类等,几乎涵盖了现今所有生物门类的祖先。
木化石是指亿万年前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后,经过硅化、钙化或矿化等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化石。辽西是我国中生代蕴藏木化石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尤其是锦州市义县的红墙子、九道岭和朝阳市北票的巴图营子等地。其地下埋藏着一个与恐龙同时代的大森林,木化石基本保留着树木原来的形态。从化石来看,当时辽西的树木种类丰富,枝繁叶茂,树龄高达上千年。此外,由于埋藏条件不同,一些树木演化为玛瑙,称为“树化玉”,密度大、硬度强,有些甚至能划破玻璃,科学研究价值不菲。
根据化石的蕴藏地域和多少,辽西化石群的分布情况可划分为以下区域:义县大定堡乡金刚山、刘龙沟乡西北沟;北票市上园镇炒米店子、尖山沟和横道子;凌源县王杖子、宋杖子、大新房子、小城子等:朝阳县波罗赤乡大西沟和朝阳县胜利乡梅勒营子;凌海市余积镇茶山;建昌县一些山区。此外,辽西古生物化石赋存层位和产地具有面广点多的特点,从凌源向东到朝阳、北票、义县长达170 km,面积约6 000 km2的范围内有多处化石集中产地。
3.世界钼都——葫芦岛
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研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在冶金工业中,钼作为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制成的含钼合金钢材具有很高的工业经济价值。辽西南部的葫芦岛市是中国最重要的钼矿基地,占全世界九分之一、全中国三分之一的钼储量。葫芦岛市最大的钼矿场坐落在连山区杨钢地区(杨家杖子镇和钢屯镇),矿床总面积200多平方千米。钼矿资源主要分布在36 km2范围内,现已探明的钼矿石保有储量为1 322×104t,金属量19 443×104t。葫芦岛市通过对杨钢地区的钼矿资源进行整合和规范,现杨钢地区由原有的53家钼矿矿山企业缩减至12家,限量有序开采,保证钼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创造最大价值。
三、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辽西地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区,比较干燥,多风沙,年平均降雨量为400~600 m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年平均蒸发量为1 600~1 800 mm。辽西大部分区域处于大、小凌河流域和辽西沿海诸河流域中,区内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该区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属季风区。虽依山临海,但由于受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夹峙和东部山地的阻隔,切断了与太平洋的联系,大大削减了海洋的作用,大陆性气候越往内陆越明显。辽西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7×108m3,按2008年年末的人口数来算,该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18 m3,为辽宁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9%。
辽西地区水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降水年际变化大,丰水年降水量是枯水年的3倍以上。第二,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其间降水量为全年的70%~80%。第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第四,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灌溉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第五,水资源污染严重。
辽西各城市中,锦州、葫芦岛地区沿海,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而朝阳和阜新则地处辽西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紧缺(表8.2)。尤其是辽西的阜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480 mm。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42×108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37 m3,不足全省的1/2,属于绝对贫水区。辽西地区水资源缺乏,是辽西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表8.2 2008年辽西四市降水量(单位:mm)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