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1]

——康德历史理念的基本精神和最高目标

以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的理念审视和思考世界历史与人类命运,规定了康德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动机和核心秘密。

马克思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2]。康德在哥尼斯堡的课堂和书房中度过了全部的人生,他的整个外部生活平静而自然,没有留下多少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但是他的文字、思想和著作却深刻地思考和表达了他那个动**、矛盾、革命的伟大时代,他的哲学和思想蕴涵着那个时代的深刻秘密和巨大变迁,世界历史的潮流和大势成为他哲学思考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兴奋点所在,并因此推动了一场伟大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康德以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的历史—政治理念,深刻地洞察、透视、理解和阐释了现代世界的变革逻辑和发展趋势,并由此镌刻了自己的深刻的哲学个性和思想印记。[3]

康德以德国人特有的深邃思辨,围绕着人及其自由这一永恒的哲学主题,把现代西方尤其是德国的启蒙哲学升华到全新的哲学深度和思想高度,深刻而又规范地探索、研究和论证了作为现代性基本原则和重大成果的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并从哲学上奠基了人性、人的自由即现代人如何获得生存尊严的价值理念,规定了现代人文世界的普遍的立法原理和行为法则,展望了以人类永久和平为理想远景和最高目标的世界公民社会,从而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康德哲学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这一经典哲学时代的伟大开端。

[1] 本章在“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解读《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一文的基础上修改、加工、扩展而成。

[2] 马克思:《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33页。

[3] “康德很早对社会政治问题有兴趣,六十年代他读卢梭,写了有关的笔记。‘批判时期’和晚年,他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论文,对宗教、历史、法律、国家、世界和平种种问题作了论述。康德哲学的一些研究者经常忽视或避开不谈这些论著,特别是不把康德在这些论著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康德作为哲学体系的自觉构造者,他的政治观点是其整个世界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他的哲学(例如伦理学)密切相关”。上述观点在康德哲学研究中“是占支配地位的主要倾向。另一种倾向是把康德哲学予以政治漫画化。如汉斯·萨讷(Hans Saner)《康德的政治思想》(1967)一书认为:‘从一开始,康德的哲学作为整体也就是政治哲学’;康德的政治思想是他的形而上学的内核,是他哲学化的主题,他的形而上学不过是其政治思想的预备而已,政治(由对抗走向和平)弥漫了康德所有作品。康德的哲学被说成只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索引。”(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6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