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关于苏轼的十个关键词02

六 佛老

宋代的佛教思想很盛行,苏轼的母亲程氏就信佛,苏轼本人对佛家思想也有一定程度的接受。当时的士人、诗人多有僧人朋友,所谓“宰宦多结空门友”(杨亿语),苏轼的朋友中比如佛印、惠崇、参寥子等都是出家人,他们在苏轼的人格构建上也起了一定影响。

在黄州半监禁的时候,苏轼开始深入地钻研佛学,作为排遣苦闷的精神武器,以后的作品也就比较多地染上了佛家思想的色彩。

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中自白:到黄州后“归诚佛僧”,“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当然他这并不是真的“痛改前非”,“归诚佛僧”,事实上,苏轼一生都没有陷入宗教迷狂,一直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宗教。他焚香安国寺,主要是将“佛为我用”,是为了达到“期于静”,“物我相忘”,“解烦释懑”和修炼自身道德品性的目的。

道,有两重含义,一为道家思想,一为道教,二者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是颇为复杂的问题,简单说,道教是宗教,追求长生、成仙;道家是哲学思想。苏轼八岁入小学时即以道士张易简为师;自幼喜读《老子》《庄子》,曾云:“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有人统计过,苏轼的文集中引用《庄子》的地方有1000多处。苏轼从道家这种讲全生避害的哲学中汲取了养料,但并不消极逃避,同对待佛家思想一样,只是为我所用,而不拘牵。

在贬谪黄州期间,佛老思想成为苏轼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佛老思想是中国的士大夫们应对贬谪的哲学武器,大凡士大夫遭贬,都用以排遣。佛老思想以清静无为、超然物外为旨归,但在苏轼身上起了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他把生死、是非、毁誉、得失看作毫无差别的东西;另一方面佛老思想又帮助他把问题观察得更通达了,在一种旷达的态度背后,他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这一年,他64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据说,最后陪伴苏轼的,除了他的家人之外,还有他的好朋友维琳方丈。大和尚建议他在不多的日子里,多念念佛经。苏轼笑了,这些年,他见过了太多的大德高僧,但是,他们最后都不免一死的结局。鸠摩罗什也不免一死,对吗?公元4世纪,鸠摩罗什从印度来到中国,将三百本佛经译为中文,然而,他也不免一死。

——想想来世吧!(“端明宜勿忘西方”)维琳方丈建议苏轼说。

——西天也许存在,不过到了那里又能怎么样呢?苏轼说。

——这个时候,你不妨试试看。维琳方丈建议。

——试,就不对了。

这是苏轼留给维琳方丈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在他看来,西方的极乐世界跟自己的现状不是脱节的。两周前,他写信给维琳方丈说:“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尔,无足道者。”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现在,我们重读苏轼的这句词,是否心中有别样的感伤、忧思?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季。三年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三月七日,苏轼与友人出游,在沙湖道上,风雨忽至。拿着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同行的友人都因进退困难深感狼狈,只有苏轼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于是写下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公元1101年3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此时,他仿佛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尾声,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作《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样一份萧瑟之中的云淡风轻,风雨之中的光明朗照,不为世事所累的大从容、大自由,只有那些纵使整个世界被放逐,也永远不自我放逐的人,才能够领悟。

七 手足

苏轼和苏辙关系很好,两兄弟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挂念着对方。兄弟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诗文酬唱寄赠很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不包括文章书信的话,两人仅诗词唱和就近两百首。

苏轼中秋怀人之作,大多是为苏辙所作,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手足之怜念,离别之伤感,人生宇宙之哲理写成极品。更有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这首词的第二年,兄弟二人在徐州相聚,苏辙也作了《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回赠其兄,写欢聚的喜悦和即将离别的伤感。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座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兄弟二人志趣相投,都以文章名天下。苏辙说:“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题东坡遗墨卷后一首》)苏轼则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

在仕途上,兄弟二人大道相同,进退一致。苏轼恃才傲物,不合时宜。苏辙恭谨内敛,深沉稳重。苏轼一生数迁,一次牢狱之灾,数次贬官远地。苏辙多次为兄补台,一生基本平稳,曾官至副宰相。

公元1079年,因“乌台诗案”,苏东坡罹祸下狱,被关入御史台的监狱,走出已是漫天飞雪,在这里他被关押了130天。这期间,苏辙倾其所有,上下打点。苏辙呈上去的《为兄轼下狱上书》这份奏折,不断地为兄长做无罪辩护。这篇文章,字字惨淡经营,堪比李密的《陈情表》。苏辙说:“子瞻何罪?独以名太高。”也因为这一文章,苏东坡幸运地保住了性命,最终被发配黄州,这是心高气盛的苏东坡在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如此大的落差。在黄州,没有人理解他,他给朋友写信,但是都石沉大海。苏辙与兄同遭惩治,被贬官外放。之后,苏辙升官至尚书右丞,而苏轼又遭人排挤,心灰意冷,乞求外任。苏辙因此也连上四札,同乞外任,以追陪兄长左右。

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谪到广东雷州。五月十一日,两人相约于广西滕州见面,这一年,苏轼六十岁,苏辙五十八岁。相处一个月后,六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分手,从此作别,直至苏轼五年后病殁常州,再无缘相见。苏轼去世前,因为见不到苏辙而大憾大恸,苏辙接到噩耗则“号乎不闻,泣血至地”。苏轼去世后,苏辙安葬兄嫂,照顾两家家小,史称“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

苏轼去世后,苏辙满怀深情地怀念兄长:“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宋史·苏辙传》中也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兄弟二人就是这样互相推重,互引为知己。

在御史台的监狱里,苏轼给苏辙写了一首诗,在这里真实地表达了他对苏辙的手足之情: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如此深情,令人感伤不已。

八 涅槃

苏东坡是一个生活家,他爱玩、爱吃、爱旅游、爱交友,无所不爱,纵使在最艰难、潦倒之时。

他一次次遭遇劫难,却一次次在劫难中涅槃重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热爱生活,他的身边有一群与他一样热爱生活但又同生共死的朋友和家人。

他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在《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中说:“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他在注脚里说:“仆文章虽不逮冯衍,而慷慨大节乃不愧此翁。衍逢世祖英容好士而独不遇,流离摈逐,与仆相似,而其妻妒悍甚。仆少此一事,故有胜敬通之句。”

苏轼最有名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他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十年后的一个夜晚梦到她,想到两人的隔绝,内心十分悲伤,而写下的。他写出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千古名句,写出了自己的深情。

公元1093年8月,苏轼第二任妻子病逝,苏轼悲恸万分地写下《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表达了对妻子的万千情感,言“泪尽目干”,“惟有同穴”。苏轼死后,苏辙满足了他的这一心愿,将他与第二任妻子同穴安葬。

正室贤德,小妾贴心。朝云说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足见二人心意相通。苏轼在杭州三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又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期间,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布衣荆钗,无怨无悔。

在苏轼61岁的时候,朝云去世了。苏轼很是感到悲伤,同样写了一首悼亡词: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

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这首词的题目是《西江月·咏梅》,是一首回文词,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样,只不过改变了汉字的顺序。

苏轼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林语堂说,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轼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们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把肉煮熟之后,再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这就是东坡肉。

苏轼做鱼的方法,是今日中国人所熟知的。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快要好时,放上几片橘子皮,趁热端到桌上吃。

苏轼还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作东坡羹。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饭菜同时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在中国古时,汤里照例要放进些生米。在青菜已经煮得没有生味道之后,蒸的米饭就放入另一个漏锅里,但要留心莫使汤碰到米饭,这样蒸汽才能进得均匀。

你看,苏轼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经他之手,普通的肉变成东坡肉,普通的汤变成东坡羹,普通的烧饼变成东坡饼,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光是以他的名字冠名的菜肴就可以摆满一桌宴席。甚至,原本普通的帽子变成了子瞻帽(“乌台诗案”后,苏轼把乌纱缝在帽子上,以与他人区别),原本普通的竹笠变成了东坡笠,原本普通的西湖变成了西子湖。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是苏轼的过人之处,同时,这也更显示了人们对他的喜爱。苏轼是一个感伤的人,又是一个能够化解悲伤的人,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始终能超越苦难、保持着快乐。

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喝姜茶,吃瓜子,炒蚕豆。中年的时候,他写过一篇《老饕赋》,大意是说:世上顶级的一顿饭,要最好的刀具、餐具、水源、柴火;最新鲜的肉、螃蟹、樱桃蜜、杏仁糕、半熟蛤蜊;最美的美女弹琴悟道;最精酿的葡萄美酒和雪花茶。这样一篇通篇讲吃的文章,我们不妨称之为《美食家赋》,然而,在文章末尾,苏轼写道:“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那么,你现在还认为苏轼所写,仅仅是简单的美食吗?

苏轼请客,会自告奋勇去取他自己酿制的酒。有一次,客人饭都吃完了,他还没回来,大家都去找他,最后发现他直接醉倒在了酒窖里。

苏轼晚年,被仇人章惇放逐到海南儋州。原因是章惇听说苏轼在惠州待得还挺惬意,气急败坏地说,那就让他去儋州吧,据说苏子瞻的“瞻”和儋州的“儋”更搭配。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满门抄斩仅轻一等的处罚。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62岁的苏轼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生离死别,于是把身后之事,向长子苏迈做了托付,只带着小儿子苏过一人,前往儋州。朝廷对贬谪后的苏轼还有如下三条禁令:一不得食官粮,二不得住官舍,三不得签书公事。儋州市市长(军使张中)看他可怜,悄悄违抗宰相的命令,给了他一间漏水的官舍。但还是被人告发,赶了出来。没有房子,就自己盖。于是他白手起家,在山上修了一栋草屋,取名叫“槟榔庵”。

儋州古称儋耳,在北宋时期,是极为荒蛮凶险之地,古称“南荒”,“非人所居”。两父子经常热得面面相觑,像两个苦行僧。苏轼呼气吐气呼气吐气,没有吃的,他就在山里采摘苍耳和青菜熬汤。然后,他张开嘴巴朝着阳光的方向,说能解饿。

吃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件大事,苏轼无事可做,无书可读,便与儿子苏过抄书。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他说道: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

多么超前的苏轼!我们今天在微信里常用“呵呵”这样一个词,表示开心,也表示无奈,“呵呵”,其实,这个词的发明权在苏轼,他在儋州给朋友们写信,据说用了四十多个“呵呵”。

如此“呵呵”,其实是人生的达观和幽默。苏轼到处都能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有一种达观和幽默的态度。

“乌台诗案”中,妻子和儿女送苏轼出门,都大哭。苏轼回头对妻子说:“你难道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作一首诗送给我?”

原来杨朴是位草根诗人。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士,得知杞地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

杨朴说:“没有。只有臣的妻子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皇上大笑,放他回家,并赐给他的儿子一个官职来奉养双亲。

后来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岛,当地无医无药,他还不忘自我调侃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眼花缭乱地贬谪,马不停蹄地迁移。宋代士大夫多有过贬谪的经历,而且多能以较坦然的态度来面对。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遭横逆机,当如醉人之受骂辱。”但苏轼无疑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真正做到了“扬弃悲哀”(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语)。

苏轼在漫长而又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深刻品味到了命运的诡谲、官场的蹭蹬。他在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的巨大落差间,仍然能够“扬弃悲哀”,构建超然自适的精神家园。恰恰是这种适情适性的达观精神、随遇而安的襟怀,让他一次次如凤凰一般,在火中涅槃,死而复生,甚至是永远在路上,永远在人间。

九 为官

有人将苏轼一生的活动足迹做成了地图,发现他竟然走出了一个“中”字。换成城市分布图,可以看出苏轼去过大概90座城市,可以说一生都在路上。

除了出生地,苏轼走过的主要的地方有18个:栾城(祖籍地)——眉山——开封——凤翔(今宝鸡附近)——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宜兴——金陵(南京)——登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常州——郏县(归葬地)。

在这些地方中,杭州给苏轼带去了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光。苏轼曾于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又于元祐四年(1089年)知杭州,共到杭州两次,前后加起来五六年,做了如下事:

——清理运河淤泥。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钱塘江的水带进许多淤泥,杭州城内运河里的淤泥每隔四五年就要挖一次,否则河床升高,影响船运。淤泥一挖出来就被堆在居民门口,脏乱不堪。

苏轼想办法把钱塘江的水先引入周边人口稀少的茅山运河,经茅山运河流过三四里地,淤泥沉淀下来,再流到市中心的运河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市中心运河的河位比茅山运河低四尺,苏轼又在余杭那里开了一条新运河,让它与西湖的水相通,这样就永久性地保证了运河的水位。这套办法使得运河的水深到八尺,老百姓说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解决吃水问题。杭州人民的供水是个主要问题,在此之前,历代也想过很多办法,如修建水库,把西湖的水引入城中,但是管道损坏严重,居民们只能吃带咸味的水,西湖的淡水则需要花钱买。苏轼新建两个水库,用陶瓷管代替以前的竹子管道,淡水由一个水库引向另外一个水库,这个工程建成以后,杭州居民家家都有淡水吃。

——清理西湖。苏轼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上杂草丛生,淤泥阻塞的面积已经有十分之三,第二次来杭州,西湖上的淤塞已经有一半了。

苏轼非常伤心,他上表高太后,说如果再不治理,20年以后西湖就会被野草遮蔽,而城中的居民再没有淡水可以吃。高太后一直非常支持苏轼,她立马批准并且拨钱与他。苏轼和工人费时4个月,将西湖的杂草淤泥清理干净。为了让西湖不再杂草丛生,苏轼让居民在西湖种菱角,从而发挥了西湖的食用价值。

——筑造苏堤。但是这么多的草和淤泥要运到哪里去?苏轼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这些水草和淤泥在湖面上筑了一道长堤,这样既解决了垃圾的问题,又缩短了湖岸南北之间的距离,更留给后世一道杨柳阴阴、风景如画的苏堤。后来苏轼的政敌还因为此事弹劾他,说他为了观赏美景,劳民伤财。

——兴建三潭印月。准确地说,如今的“三潭印月”并非苏轼修建的,却是因他而起。当年苏轼让居民在西湖种菱角,划分了一些区域,有些地方可以种,有些地方不能种。苏轼在西湖里修了三个石塔,塔以内的区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为种菱角会形成淤泥,淤泥会再次阻塞西湖。明代一位县令仿苏轼把西湖的淤泥捞出来筑了一个环形堤,专门用来放生,又在湖中原苏轼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个石塔。这就是“三潭印月”。

——赈济灾民。苏轼来杭州的第一年,收成不好,米价开始猛涨。苏轼颇有远见地筹米存放在仓库,以抑制米价或应付荒年。第二年五月份,暴雨开始倾泻,且没有停止的意思。苏轼到处买米,并且写信奏请朝廷拨米给杭州,还请求朝廷同意他们用绸缎来代替大米完成每年的进贡。

苏轼深信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救济,所以他不停地呼吁买米、存米,甚至七次上表朝廷请求拨款。朝廷的款是拨下来了,只是在下方官僚执行的过程中,被层层剥夺。苏轼痛心疾首、忧思甚重,他曾写信给好朋友倾诉:“谁可以帮帮我?”

——建医院。苏轼在杭州当太守时,会把一些药方贴出来,让老百姓用。他吩咐搭建粥棚,为穷苦的病人煮粥;派医生一个坊一个坊地跑,给人治病;还给无钱治病的人免费熬药。后来他在众安桥那里建了一个医院,名字叫“安乐坊”。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三年之内治疗了一千多个病人。他还亲自主持配制了“圣散子”这味药方,价格便宜,疗效显著,救了不少传染病人。后世也用于临床。

爱民如子,视民如伤。

苏轼在任时,经常会帮助老百姓做一些实事。有一次,有人控告一个卖扇子的欠钱不还。苏轼把这个人带回来询问。卖扇子的诉苦说:“不是我不还钱,是我真的还不起,今年天老下雨,人们不需要扇子,我的扇子都卖不出去呀!”

苏轼让卖扇子的给他拿一些扇子过来,提起笔就在扇子上题字作画,花了一个小时,画了20把扇子。然后丢给卖扇子的:“拿去卖吧!”卖扇子的还没走出官衙,扇子就已经被闻讯赶来的人抢购一空了。

十 担当

苏轼一生,不是被贬官,就是奔走在被贬官的路上。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我品评: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写过一首《咏桧》诗:“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有人到皇帝那里告状,说这是暗喻皇帝昏庸,皇帝分明是真龙,他到地下求真龙,这不是谋逆吗?好在神宗还很明白,说这分明写的就是桧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每次,他写一首诗、一阕词,世间便争相传颂,同时也有人争相注解,总有人从里面看出他的皮里阳秋、暗度陈仓、皮笑肉不笑的反动言论。

他到底会做官吗?如果按照官场规则来看,我认为他不会,但是如果按照爱民如子、造福一方来说,我认为他是一个好官。

不能否认,苏轼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高智商”天才。他是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最为杰出的“学者型官员”之一。在北宋,知识被视为获取权力的关键,成功和威信往往通过高级职务得以实现。根据我们的考证,他在20岁的时候在当时京城开封参加了最难的考试(即举人考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随后,苏轼在四百名举人中名列第二。

然而,“低情商”让他一生注定不识时务、不懂世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两个极端里往复——飞黄腾达和倒霉透顶。在这两个极端里,他的气质、性格、才华、禀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他飞黄腾达的时候。

苏轼曾在密州当知府。知府乃一州之长,是可以直接进入朝廷当宰相的大官。但密州是穷乡僻壤,苏轼到这里工资就减少一半,家里粮食也不够吃,每年还要做四件事:消灭蝗虫,赈灾救灾,捉拿盗匪,绕城拾婴。“绕城拾婴”,就是每天带着衙役在城里走一圈,把穷人家丢在路边的婴儿拾回来,搁在衙门里养着。他为此颁布一条政令:凡愿意领养弃婴的人家,可以免除三年赋税。这是在密州当知府,和百姓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的苏轼!

徐州,本是繁华之地。可苏轼运气不好。他到这里当知府,就遇着黄河决堤,水困徐州,满城百姓,仓皇出逃。眼看徐州人的房屋等产业将被大水冲刷,等他们回来时,都将是一无所有的乞丐了,苏轼当即表示:愿与徐州共存亡。他动员百姓留下,和自己一起抗洪。他每天身披蓑衣、手执铁铲,和青壮男子一起,开河道引水,筑河堤挡水。洪水围困徐州,整整三个多月。三个多月里,苏轼没有一天离开过抗洪工地。最终,徐州秋毫无损地渡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这是在巨大灾难面前,甘与百姓共生死的苏轼!

苏轼还在定州当过知府。定州乃北宋的边陲重地。苏轼在这里整顿军务,组织民兵,加固城墙,重铸大炮,像一个地道的军事家,建起了一道抵抗外敌入侵的防线。

苏轼在杭州,大家都知道他疏浚运河、治理西湖等。但是,他在杭州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官办医院“安乐坊”,免费为穷人治病疗伤,这事可能有的人并不知道。

湖州,是个水患连年之地。苏轼到这里当知府仅仅四个月,就准备好了治水方案。但这时,朝廷派人来逮捕他。苏轼得到消息后抢在被捕之前,把治水工程布置了下去。这时的苏轼,是个大难当头首先想到百姓利益的苏轼!

以上时期,苏轼在各州当行政一把手,有时还兼任各路兵马钤辖(也就是军区司令),手握军政大权。这些时候,都是苏轼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不仅做到了自身的清正廉明,还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起,中国就有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言,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谓“达”,指的是仕途顺利、手中有权;或者说生意兴隆、手中有钱;或者说声名卓著、具有影响力。有权、有钱、有名,人处于顺境,就是“发达了”。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发达”的人要“兼善天下”。就是说,你的处境改善了,就要尽你所能,让别人、让社会、让国家和民族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仅掌权者应该“兼济天下”,每个具有某种条件的“达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兼济天下”。苏轼,不仅“达则兼济天下”,在他穷困潦倒、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依然不忘“兼济天下”。

苏轼在黄州当农民,不仅耕田种地养活了自己一家,还成立了“育儿会”(也就是“孤儿院”)。因黄州贫瘠,百姓穷苦,一家养活两个孩子都很困难。倘若还有第三、第四个孩子出生,这家人就会把婴儿摁在水里淹死。面对这样的残忍,苏轼带头出钱又向人募捐,让有钱人家每家每年捐出一千钱作为会费,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孤儿院”,挽救了许多的小生命。

苏轼被流放惠州,因其声名卓著而具有影响力,于是设法把闹水患的沼泽地改造为西湖,又在湖上架起两座桥以方便人们往来。帮助当地改革纳税制度,以利百姓。又教会农民使用新农具“秧马”种稻,以减轻辛苦、提高效率。苏轼还助当地严肃军纪、安定民居,解决长期存在的军民纠纷。其间,苏轼去广州待了几天,就发明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管“自来水”:他用竹筒连接法,把罗浮山清泉引入城中,让广州人的饮水再也没有苦涩味。

62岁高龄时,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儋州。这时他年老体衰,生活无着,语言不通,政敌们以为他必死无疑。可是,苏轼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在瘟疫来袭时,说动当地开办医院。这是继杭州的官办医院“安乐坊”之后,经苏轼努力而创办的、面向百姓的、中国医疗史上的第二个官办医院。

当时的海南,是所谓的蛮夷之地,除了黎人,很少有汉人踏足此地。然而,凭借自己的知识,苏轼在儋州讲学授课,传播中原文化,培养出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姜唐佐。

苏轼在诗中写道:

沧海何曾断地脉,

白袍端合破天荒。

身为“流放犯”的苏轼,可谓“穷”到极点。但这时他不但能“独善其身”,还能够“兼济天下”。这样的苏轼,怎不让人着迷?

这位“学者型官员”表现出了实干和行动精神。在六十四年的人生中,苏轼经历了各种考验,他是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音乐家、文学家,而且是美食家、生活家,还是地方官、裁判官、工程师、水利专家、建筑师。

苏轼也是一千年之后我们认为的“有担当”的文学家。他的事业就是保卫贫苦人民的利益。他表达了对于平民,尤其受苦的人,以及由于欠债或者走私而在押人员的同情。他了解农民的艰难处境,了解蝗虫灾害,明白饥荒的威胁,明白国家垄断造成缺盐的现实。他主张延缓农民偿还债务的期限,并取得了成效。

无论身处何方,他总是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勇气,好交际,对他人仁慈,热情慷慨,冷静庄重而又幽默诙谐,热爱生活和家人。他对每件事都很认真。不寻求晋升,并且尽量避免晋升。

苏东坡的诗有时候也是悲情的,但同时也很巧妙地表达了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或者对故乡的眷念。

苏东坡将其父亲埋葬在眉山之后,于1069年回到了开封。那个时候他三十二岁,刚好度过人生一半的光阴。此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四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名度的提高,他不断感叹家乡四川,想念眉山。

西方人对他是什么印象呢?半个世纪以来,苏东坡的命运和作品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激起了专家和“学识渊博的读者”的兴趣,他们将苏东坡视为不仅推动中国,更推动世界进步的思想家。

法国最出名的汉学家成安妮(Anne Cheng)女士说,苏东坡体现了“文化和道义方面的人道精神”,而这正是“极具批判精神并富有渊博学识的、不再是苛刻的评论家而更是对万物都好奇的智者”的文人所追求的精神。

还有一位法国作家、著名汉学家帕特里克·卡雷(Patrick Carré),他很喜欢苏东坡,他将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时期的那段经历写成了小说,书名为《永垂不朽》。

正是因为这一点,苏东坡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结语

如果在古代的名人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朋友,我不会选择李白,他太自负;不会选择杜甫,他太凄苦。

我们还是把范围缩短,就在宋朝这三百年里——

——我不会选赵匡胤。他纵然霸气十足,开一代江山,但是他以一己之私度天下,泯灭了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我不会选范仲淹。他廉洁,勤政,自律,博学多才,有人情味儿,终生为“和谐”这个崇高事业操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慷慨激昂的出征诗,直接为数十年后苏轼“豪放”一脉指明了方向,连朱熹评价他时都满口地说:“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但是,他所有的事业还在等待比他小42岁的苏轼继承和发扬。

——我不会选择王安石。尽管他刚正峭拔,擅辩论,擅演讲,擅游说,或许他的改革计划于朝廷有功,但是他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他排斥异己,不容异见,他是个无趣的人。

——我不会选择程颐、程颢。他们存天理,灭人欲,灭绝了基本人性,灭绝了自由精神,从此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泥淖中跋涉。

——我不会选择黄庭坚。尽管他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写诗讲究学杜、学韩,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可正是这些他试图用来成就他的东西,反而阻碍了他,让他生硬晦涩,甚无趣味。

——我不会选择辛弃疾。他一生抗金,满纸诗歌皆是满腔忠愤。他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为人为文,气势凌厉,一言不合,就开始写。他的忠就是他的直,而他的正直就是他的脆弱,他的英明韬略就是他的穷途末路。辛弃疾无一遮拦,不留退路,只可惜他未逢其时,未得其主,纵然他把栏杆拍遍,纵然挑灯看剑,也依然守护不住大宋王朝的残山剩水,他的人生太多遗憾。

只选一人,我会选择苏东坡。

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常常爱用一句话:他的缺点是,他没有超越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毫无疑问,苏东坡超越了他的时代,而且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感觉得到他的超越、超迈、超拔。

(原载于《作家》2020年9期)

答袁宏道《别龙湖诗》

(明)李贽

多少无名死,

余特死有声。

只愁薄俗子,

误我不成名。